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18340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包括前板、侧板和后板,所述前板和后板均为矩形板,且前板和后板平行设置,所述前板的两端通过两个侧板分别连接后板的两端,所述前板靠近后板的表面上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对应后板的表面设有通孔,所述活动杆远离前板的一端贯穿通孔的内腔,所述后板远离前板的表面两端分别连接有变形盒,所述变形盒为正锥台状,且变形盒的各个侧面均设有溃缩槽,所述溃缩槽在变形盒的每个侧面上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溃缩槽均与后板平行,所述变形盒的截面积大的端面连接有安装板。该汽车前防撞梁结构简单,能减小撞击力对车体的损害,同时也有效的保护了乘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撞梁
,具体为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技术介绍
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使用越来越普及,但随之而来交通事故也在逐渐增加,安全性能已经成为现代汽车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如何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客安全、减少汽车重要部件的损坏成为各汽车公司努力的方向,汽车前防撞梁总成是汽车前部安全装置,是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发生低速碰撞时,前防撞梁总成吸收能量,可以避免撞击力对车身本体的损害,从而降低维修成本,在高速碰撞中,前防撞梁总成可以有效的将撞击力传递到整个车体上,尽可能让整个车体去吸收碰撞能量,从而保护乘员及行人,目前市场上很多前防撞梁总成只是徒有其表,在实际碰撞中,常常作用不大,有些前防撞梁总成的本体太弱,吸能盒还未变形,其本体已严重变形,同时容易损坏后面水箱、冷凝器等部件,有些吸能盒太弱,吸收能量有限,导致车体很容易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防撞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包括前板、侧板和后板,所述前板和后板均为矩形板,且前板和后板平行设置,所述前板的两端通过两个侧板分别连接后板的两端,所述前板靠近后板的表面上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对应后板的表面设有通孔,所述活动杆远离前板的一端贯穿通孔的内腔,所述后板远离前板的表面两端分别连接有变形盒,所述变形盒为正锥台状,且变形盒的各个侧面均设有溃缩槽,所述变形盒的截面积大的端面连接有安装板。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不少于三个,且活动杆沿前板的横向方向等距排列。优选的,所述溃缩槽在变形盒的每个侧面上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溃缩槽均与后板平行。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为矩形板,在安装板的四角分别设有安装孔。优选的,所述前板和后板上对应设有不少于两个的减重孔,所述侧板的外表面上设有凸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前防撞梁,在前板和后板之间设有活动杆,在活动杆上套接有弹簧,可以通过弹性形变产生缓冲先吸收一点动能,在后板的两端连接有变形盒,变形盒的侧面设有溃缩槽,设有溃缩槽使变形盒产生塑性形变来吸收动能,通过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最大限度的吸收汽车动能,避免撞击力对车体的损害,同时也有效的保护了乘员和行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中:1前板、2侧板、3弹簧、4活动杆、5后板、6变形盒、7溃缩槽、8通孔、9安装板、10减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包括前板1、侧板2和后板5,前板1和后板5均为矩形板,且前板1和后板5平行设置,前板1的两端通过两个侧板2分别连接后板5的两端,前板1和后板5上对应设有不少于两个的减重孔10,减轻防撞梁自身重量,侧板2的外表面上设有凸纹,可以增大摩擦,防止汽车与被撞物长距离产生滑动,避免更大损害,前板1靠近后板5的表面上设有活动杆4,活动杆4不少于三个,且活动杆4沿前板1的横向方向等距排列,活动杆4上套接有弹簧3,弹簧3对应后板5的表面设有通孔8,活动杆4远离前板1的一端贯穿通孔8的内腔,产生撞击时,前板1推动弹簧3产生弹性形变,降低汽车动能,后板5远离前板1的表面两端分别连接有变形盒6,变形盒6为正锥台状,且变形盒6的各个侧面均设有溃缩槽7,溃缩槽7在变形盒6的每个侧面上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溃缩槽7均与后板5平行,撞击时,变形盒6通过溃缩槽7产生塑性形变,降低汽车动能,变形盒6的截面积大的端面连接有安装板9,安装板9为矩形板,在安装板9的四角分别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可以将防撞梁安装在汽车竖梁上,且便于更换,该汽车前防撞梁,通过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最大限度的吸收汽车动能,避免撞击力对车体的损害,同时也有效的保护了乘员和行人。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包括前板(1)、侧板(2)和后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1)和后板(5)均为矩形板,且前板(1)和后板(5)平行设置,所述前板(1)的两端通过两个侧板(2)分别连接后板(5)的两端,所述前板(1)靠近后板(5)的表面上设有活动杆(4),所述活动杆(4)上套接有弹簧(3),所述弹簧(3)对应后板(5)的表面设有通孔(8),所述活动杆(4)远离前板(1)的一端贯穿通孔(8)的内腔,所述后板(5)远离前板(1)的表面两端分别连接有变形盒(6),所述变形盒(6)为正锥台状,且变形盒(6)的各个侧面均设有溃缩槽(7),所述变形盒(6)的截面积大的端面连接有安装板(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包括前板(1)、侧板(2)和后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1)和后板(5)均为矩形板,且前板(1)和后板(5)平行设置,所述前板(1)的两端通过两个侧板(2)分别连接后板(5)的两端,所述前板(1)靠近后板(5)的表面上设有活动杆(4),所述活动杆(4)上套接有弹簧(3),所述弹簧(3)对应后板(5)的表面设有通孔(8),所述活动杆(4)远离前板(1)的一端贯穿通孔(8)的内腔,所述后板(5)远离前板(1)的表面两端分别连接有变形盒(6),所述变形盒(6)为正锥台状,且变形盒(6)的各个侧面均设有溃缩槽(7),所述变形盒(6)的截面积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六边形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