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小功率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18341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功率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依次电联接的滤波整流电路、自激振荡电路、发射电路与接收电路,自激振荡电路包括4条并联支路,电阻R1与电阻R3串联形成第一条支路,电感L2与场效应管Q2串联形成第二条支路,电阻R2与电阻R4串联形成第三条支路,电感L1与场效应管Q1串联形成第四条支路,在电阻R1与电阻R3的公共端和电感L1与场效应管Q1的公共端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在电阻R2与电阻R4的公共端和电感L2与场效应管Q2的公共端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2,发射电路包括调谐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短距离传输效率高、对设备要求低、操作容易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功率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能传输
,尤其涉及一种小功率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线电能传输和有线电能传输是对应的,传统电气设备的接触式供电因触点接触摩擦产生火花、绝缘与导体消损的问题,严重缩短电气设备的使用。另外,有线电能传输也不能满足一些特殊应用场合的需要。现有技术中,设计电能传输的技术有电磁感应技术、谐振式强磁耦合技术和电磁波辐射技术。一般的电磁感应分为静电感应和动电感应两类。静电感应方案是利用容性耦合传输能量,系统通过产生高频、高压的交变电流产生电场,在两个或多个相互隔离的端点之间传递能量,但要实现高频、高压的交变电流存在一定难度。动电感应方案利用感性耦合传输能量,有时也成为疏松耦合式能量传输,在初级线圈中通上交流电,产生交变的电场,利用近场范围内线圈之间的互感来实现能量的传输。该方案的主要缺点是传输效率会随着的传输的距离迅速衰减。谐振式强磁耦合技术,系统由两个具有相同谐振频率的线圈回路组成,采用单层线圈.两端各放置一个平扳电容器.共同组成谐振回路。当发送端接通电源后,两个线圈都以相同的频率振动.从而产生强大的电磁场,通过“电振”传递电能。电磁波辐射方案在供电端将电能转化为电磁波的形式并向空间发射,在接收端收集并恢复成直流或交流电的形式。电磁辐射方案的原理较为成熟,但在大功率的情况下,对天线的设计要求较高。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小功率无线电能传输装置,使其更具有日常生活中电能输送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功率无线电能传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输效率低、对设备要求高、操作复杂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小功率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依次电联接的滤波整流电路、自激振荡电路、发射电路与接收电路,所述自激振荡电路包括4条并联支路,电阻R1与电阻R3串联形成第一条支路,电感L2与场效应管Q2串联形成第二条支路,场效应管Q2基极端连接在电阻R1与电阻R3的公共端,电阻R2与电阻R4串联形成第三条支路,电感L1与场效应管Q1串联形成第四条支路,场效应管Q1基极端连接在电阻R2与电阻R4的公共端,在电阻R1与电阻R3的公共端和电感L1与场效应管Q1的公共端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在电阻R2与电阻R4的公共端和电感L2与场效应管Q2的公共端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2,所述发射电路包括调谐回路,调谐回路的一端连接在电感L2与场效应管Q2的公共端,另一端连接在电感L1与场效应管Q1的公共端。进一步地,所述调谐回路由若干电容并联后与电感LA并联组成。进一步地,所述自激振荡电路还并联有第一发光电路,所述第一发光电路包括相串联的电阻R5、发光二极管LED1,以及与电阻R5及发光二极管LED1并联的电容C9。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电路由若干电容并联后与电感LB并联组成,所述接收电路输出端连接有相并联的全波整流电路与第二发光电路,所述第二发光电路包括相串联的电阻R6、发光二极管LED2,以及与电阻R6及发光二极管LED2并联的电容C18。进一步地,所述滤波整流电路采用RC型滤波整流电路。进一步地,所述场效应管Q1与所述场效应管Q2上均设置有散热片。进一步地,所述电感LA和所述电感LB为直径14-16cm的普通单线圈,面对面设置,中间磁耦合距离D可调节,调节距离为0-50cm。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设置自激振荡电路,能够产生高频正弦信号,通过设置有谐振回路,能够对高频正弦信号进行调谐,调谐后的中心频率等于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的固有频率,使得磁场耦合最强,传输效率最高,随着接收端电压增大,相应的能量传输距离越远;2、通过设置有散热片,能够保证在正常工作的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对场效应管进行散热,避免场效应管产生的大量热量烧坏元器件,保证整体装置的正常运行;3、通过设置有14-16cm普通单线圈的电感LA与电感LB,相对于一般的线圈直径更小,圈数更少,重量更轻,谐振时电磁能量大,整体结构更优化;4、整体装置不需要对现有插座进行改装,只需要插入发射端模块即可,接收端模块提供负载供电接口,设计合理,能够为现有的小型家电提供高效的无线充电功能,得到广泛地应用;5、无线传输是从电源到负载不经过电气直接接触的一种能力传输方式,安全方便。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发射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的接收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结合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包括依次电联接的滤波整流电路、自激振荡电路、发射电路、接收电路与负载。所述滤波整流电路输入端连接有家庭所用的交流电,所述交流电通过RC滤波整流电路为自激振荡电路提供可调节的0-15V的直流电,所述RC滤波整流电路输出端电性连接自激振荡电路输入端。所述自激振荡电路包括4条并联支路,100Ω、2W电阻R1与10KΩ、0.25W电阻R3串联形成第一条支路,10μH电感L2与INF244N场效应管Q2串联形成第二条支路,INF244N场效应管Q2基极端连接在100Ω、2W电阻R1与10KΩ、0.25W电阻R3的公共端,100Ω、2W电阻R2与10KΩ、0.25W电阻R4串联形成第三条支路,10μH电感L1与INF244N场效应管Q1串联形成第四条支路,INF244N场效应管Q1基极端连接在100Ω、2W电阻R2与10KΩ、0.25W电阻R4的公共端。在100Ω、2W电阻R1与10KΩ、0.25W电阻R3的公共端和10μH电感L1与INF244N场效应管Q1的公共端之间连接有IN4148二极管D1,在100Ω、2W电阻R2与10KΩ、0.25W电阻R4的公共端和10μH电感L2与INF244N场效应管Q2的公共端之间连接有IN4148二极管D2。所述100Ω、2W电阻R1与所述100Ω、2W电阻R2在电路中主要功能是限流作用,所述10KΩ、0.25W电阻R3与10KΩ、0.25W所述电阻R4在电路中分别是抬高所述INF244N场效应管Q1与所述INF244N场效应管Q2基级电压,避开场效应管Q1与Q2的死区工作点,使电路工作在最佳状态。所述INF244N场效应管Q1与所述INF244N场效应管Q2上均设置有散热片,能够保证在正常工作的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对场效应管Q1与Q2进行散热,避免场效应管Q1与Q2产生的大量热量烧坏元器件,保证整体装置的正常运行。所述发射电路包括调谐回路,调谐回路的一端连接在10μH电感L2与INF244N场效应管Q2的公共端,另一端连接在10μH电感L1与INF244N场效应管Q1的公共端。所述调谐回路由若干电容并联后与电感LA并联组成,在本传输装置中,所述调谐回路由电容C1-C9并联后与电感LA并联组成,所述电容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或减少数量。所述自激振荡电路还并联有第一发光电路,所述第一发光电路包括相串联的1KΩ、0.25W电阻R5、发光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小功率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功率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电联接的滤波整流电路、自激振荡电路、发射电路与接收电路,所述自激振荡电路包括4条并联支路,电阻R1与电阻R3串联形成第一条支路,电感L2与场效应管Q2串联形成第二条支路,场效应管Q2基极端连接在电阻R1与电阻R3的公共端,电阻R2与电阻R4串联形成第三条支路,电感L1与场效应管Q1串联形成第四条支路,场效应管Q1基极端连接在电阻R2与电阻R4的公共端,在电阻R1与电阻R3的公共端和电感L1与场效应管Q1的公共端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在电阻R2与电阻R4的公共端和电感L2与场效应管Q2的公共端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2,所述发射电路包括调谐回路,调谐回路的一端连接在电感L2与场效应管Q2的公共端,另一端连接在电感L1与场效应管Q1的公共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功率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电联接的滤波整流电路、自激振荡电路、发射电路与接收电路,所述自激振荡电路包括4条并联支路,电阻R1与电阻R3串联形成第一条支路,电感L2与场效应管Q2串联形成第二条支路,场效应管Q2基极端连接在电阻R1与电阻R3的公共端,电阻R2与电阻R4串联形成第三条支路,电感L1与场效应管Q1串联形成第四条支路,场效应管Q1基极端连接在电阻R2与电阻R4的公共端,在电阻R1与电阻R3的公共端和电感L1与场效应管Q1的公共端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在电阻R2与电阻R4的公共端和电感L2与场效应管Q2的公共端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2,所述发射电路包括调谐回路,调谐回路的一端连接在电感L2与场效应管Q2的公共端,另一端连接在电感L1与场效应管Q1的公共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功率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谐回路由若干电容并联后与电感LA并联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功率无线电能传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