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防撞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40190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30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包括一次性辊压成型的三段式梁体,梁体的断面呈B型结构,梁体前纵板与上层横板之间的夹角处斜切一45°斜角形成抗变形斜边,梁体其余夹角均为圆弧形结构;梁体的中层横板向内延伸至前纵板处向上形成抗挤压翻边;在梁体的上半部第一后纵板中部位置处沿梁体长度方向设置有一贯通梁体的弧形减力凹槽,在梁体的下半部第二后纵板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支架安装孔,与第一支架安装孔相对应的前纵板上开设有第二支架安装孔;在梁体两端处的上层横板上开设有相互对称的吸能盒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性能优越,碰撞强度高,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外车辆碰撞法规要求的逐步提高,前防撞梁已成为汽车必不可少的配置。现有大部分车型采用的均是传统的帽型冲压防撞梁或“口”字型管梁,其碰撞强度有限,且冲压工艺复杂,材料利用率低,直接导致工装投资大,产品的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碰撞强度高的汽车前防撞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前防撞梁,包括一次性辊压成型的三段式梁体,所述梁体的断面呈B型结构,所述梁体前纵板与上层横板之间的夹角处斜切一45°斜角形成抗变形斜边,梁体其余夹角均为圆弧形结构;所述梁体的中层横板向内延伸至前纵板处向上形成抗挤压翻边;在所述梁体的上半部第一后纵板中部位置处沿梁体长度方向设置有一贯通梁体的弧形减力凹槽,在所述梁体的下半部第二后纵板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支架安装孔,与所述第一支架安装孔相对应的前纵板上开设有第二支架安装孔;在所述梁体两端处的上层横板上开设有相互对称的梁体安装孔。本技术优点在于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性能优越,碰撞强度高,安全性好。汽车在发生碰撞时,往往前防撞梁靠上的部位碰撞力度较强,而靠下的部位碰撞力度相对较弱;因此B型结构梁体上半部的抗变形斜边、抗挤压翻边、以及弧形减力凹槽均能够有效提高梁体上半部分的碰撞强度,减小梁体变形,降低维修费用;而梁体的下半部分不采用任何工艺来增强其强度,使碰撞时能够最大限度的变形吸能,以起到缓冲作用,保护驾驶员及乘车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前防撞梁,包括安装于汽车前端的一次性辊压成型的三段式梁体1,三段式梁体1的弯折角度可随不同车型前端保险杠装饰件的造型而变化,通用程度高;梁体1的断面呈B型结构,在梁体1前纵板2与上层横板3之间的夹角处斜切一45°斜角形成抗变形斜边4,抗变形斜边4能够增强梁体1刚性,增大其上半部的碰撞强度,梁体1其余夹角均为圆弧形结构,能够在碰撞时有效吸能变形,防止梁体断裂;梁体1的中层横板5向内延伸至前纵板2处向上形成抗挤压翻边6,抗挤压翻边6紧贴梁体1前纵板2,进一步对梁体1上半部进行支撑,减小碰撞时的变形;在梁体1的上半部第一后纵板7中部位置处沿梁体1长度方向设置有一贯通梁体1的弧形减力凹槽8,弧形减力凹槽8也能够有效吸能减力,减小梁体1上半部的变形,提高其碰撞强度。在梁体1的下半部第二后纵板9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支架安装孔10,与第一支架安装孔10相对应的前纵板2上开设有第二支架安装孔11;在梁体1两端处的上层横板3上开设有相互对称的梁体安装孔12,通过第一支架安装孔10、第二支架安装孔11和梁体安装孔12能够轻松将梁体1安装于汽车前端模块骨架上,有效吸收碰撞时梁体1传导的纵向力,减少碰撞力传递至汽车本体上,增强车身的安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前防撞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性辊压成型的三段式梁体(1),所述梁体(1)的断面呈B型结构,所述梁体(1)前纵板(2)与上层横板(3)之间的夹角处斜切一45°斜角形成抗变形斜边(4),梁体(1)其余夹角均为圆弧形结构;所述梁体(1)的中层横板(5)向内延伸至前纵板(2)处向上形成抗挤压翻边(6);在所述梁体(1)的上半部第一后纵板(7)中部位置处沿梁体(1)长度方向设置有一贯通梁体(1)的弧形减力凹槽(8),在所述梁体(1)的下半部第二后纵板(9)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支架安装孔(10),与所述第一支架安装孔(10)相对应的前纵板(2)上开设有第二支架安装孔(11);在所述梁体(1)两端处的上层横板(3)上开设有相互对称的梁体安装孔(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性辊压成型的三段式梁体(1),所述梁体(1)的断面呈B型结构,所述梁体(1)前纵板(2)与上层横板(3)之间的夹角处斜切一45°斜角形成抗变形斜边(4),梁体(1)其余夹角均为圆弧形结构;所述梁体(1)的中层横板(5)向内延伸至前纵板(2)处向上形成抗挤压翻边(6);在所述梁体(1)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霄杨河洲朱天答金狮王春宇辛鑫李玮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