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悬架用互联式空气减震器模块和空气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00011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及其悬架用互联式空气减震器模块和空气减震器,互联式空气减震器模块包括左前减震器、右前减震器、左后减震器和右后减震器,各减震器均为对应具有上腔和下腔的空气减震器,四个减震器通过互联装置实现对应减震器的对应腔的互联,各减震器上分别设有与上腔连通的上气路开关和与下腔连通的下气路开关,各减震器的上腔通过上气路开关与所述互联装置连通、下腔通过下气路开关与所述互联装置连通。由于通过上、下气路开关与互联装置连通,当互联装置出现漏气时,可直接将相应的气路开关关闭,这样可以将空气减震器与互联装置隔开,避免空气减震器也随之出现漏气情况而影响空气减震器的阻尼减震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及其悬架用互联式空气减震器模块和空气减震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及其悬架用互联式空气减震器模块和空气减震器。
技术介绍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不平路面较多,加上减速带等颠簸路面经常出现,导致车辆在通过这些路况较差的路面时,容易产生冲击感大、颠簸严重等极其不舒服的问题,导致乘员抱怨,乘客乘坐极其不舒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解决方法之一为将悬架弹簧的刚度降低,减震器阻尼力调小,获得更舒适的悬架性能,但由于降低了悬架的刚度和阻尼,降低了车辆的操控性,车辆行驶时侧倾感觉较为明显,导致驾乘安全感降低。操纵稳定性及乘坐舒适性的平衡及兼顾提升,成为底盘技术中急需解决的疑难问题。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4786772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互联式空气悬架控制装置,其包括对应车辆的左前、右前、左后及右后的4个空气弹簧减震器,各空气弹簧减震器分别具有空气弹簧腔、空气弹簧减震器上腔和空气弹簧减震器下腔,四个空气减震器对应的通过互联装置实现相应上下腔的相互连通,此处的互联装置包括四个两位四通电磁阀和必要的连通管路,具体来说,左前的减震器的上腔、下腔通过一个两位四通电磁阀对应地与右前的减震器的下腔、上腔连通,左后的减震器的上腔、下腔通过一个两位四通电磁阀对应地与右后的减震器的下腔、上腔连通,而且,左前的减震器的上腔、下腔通过一个两位四通电磁阀对应地与左后的减震器的下腔、上腔连通,后前的减震器的上腔、下腔通过一个两位四通电磁阀对应地与右后的减震器的下腔、上腔连通,这种交叉互联的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相应减震器的阻尼力的大小,左前的减震器与右前的减震器及左后的减震器与右后的减震器的交叉互联可显著提高悬架系统的抗侧倾性能,左前的减震器与左后的减震器及右前的减震器与右后的减震器的交叉互联可显著提高悬架系统抵抗“加速抬头”“刹车点头”的特性。但上述的这种互联式空气悬架中直接依靠气体管路实现电磁阀与相应减震器的对应上、下腔的连通,是否启动互联完全依赖于ECU控制的各个电磁阀,相应减震器的对应上腔、下腔的连通,由于管路直接与减震器连通,一般电磁阀出现故障或管路出现破损而导致漏气故障时,会造成减震器也出现漏气问题,进而会影响空气减震器的正常的阻尼减震,进而影响整个空气悬架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减震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互联装置的相应管路直接与空气减震器连通导致在互联装置出现漏气故障时导致空气减震器也出现漏气的技术问题;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空气减震器的车辆悬架用互联式空气减震器模块和车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空气减震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减震器,包括具有上腔和下腔的减震器本体,减震器本体上设有与上腔连通的上气路开关和与下腔连通的下气路开关。所述减震器本体上设有与上腔连通的上气嘴和与下腔连通的下气嘴,上气路开关设置于所述上气嘴上,下气路开关设置于所述下气嘴上。本技术所提供的使用上述空气减震器的车辆悬架用互联式空气减震器模块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悬架用互联式空气减震器模块,包括左前减震器、右前减震器、左后减震器和右后减震器,各减震器均为对应具有上腔和下腔的空气减震器,四个减震器通过互联装置实现对应减震器的对应腔的互联,各减震器上分别设有与上腔连通的上气路开关和与下腔连通的下气路开关,各减震器的上腔通过上气路开关与所述互联装置连通、下腔通过下气路开关与所述互联装置连通。所述各减震器上设有与上腔连通的上气嘴和与下腔连通的下气嘴,上气路开关设置于所述上气嘴上,下气路开关设置于所述下气嘴上。所述互联装置包括第一直通管路~第八直通管路,左前减震器的上气路开关通过第一直通管路与右前减震器的下气路开关连通,左前减震器的下气路开关通过第二直通管路与右前减震器的上气路开关连通,左后减震器的上气路开关通过第三直通管路与右后减震器的下气路开关连通,左后减震器的下气路开关通过第四直通管路与右后减震器的上气路开关连通,左前减震器的上气路开关通过第五直通管路与左后减震器的下气路开关连通,左前减震器的下气路开关通过第六直通管路与左后减震器的上气路开关连通,右前减震器的上气路开关通过第七直通管路与右后减震器的下气路开关连通,右前减震器的下气路开关通过第八直通管路与右后减震器的上气路开关连通。本技术所提供的使用上述空气减震器模块的车辆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包括悬架,悬架包括互联式空气减震器模块,互联式空气减震器模块包括左前减震器、右前减震器、左后减震器和右后减震器,各减震器均为对应具有上腔和下腔的空气减震器,四个减震器通过互联装置实现对应减震器的对应腔的互联,各减震器上分别设有与上腔连通的上气路开关和与下腔连通的下气路开关,各减震器的上腔通过上气路开关与所述互联装置连通、下腔通过下气路开关与所述互联装置连通。所述各减震器上设有与上腔连通的上气嘴和与下腔连通的下气嘴,上气路开关设置于所述上气嘴上,下气路开关设置于所述下气嘴上。所述互联装置包括第一直通管路~第八直通管路,左前减震器的上气路开关通过第一直通管路与右前减震器的下气路开关连通,左前减震器的下气路开关通过第二直通管路与右前减震器的上气路开关连通,左后减震器的上气路开关通过第三直通管路与右后减震器的下气路开关连通,左后减震器的下气路开关通过第四直通管路与右后减震器的上气路开关连通,左前减震器的上气路开关通过第五直通管路与左后减震器的下气路开关连通,左前减震器的下气路开关通过第六直通管路与左后减震器的上气路开关连通,右前减震器的上气路开关通过第七直通管路与右后减震器的下气路开关连通,右前减震器的下气路开关通过第八直通管路与右后减震器的上气路开关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空气减震器上设有与上腔连通的上气路开关、与下腔连通的下气路开关,当将这种空气减震器应用在车辆悬架用互联式空气减震器模块中时,各减震器的上腔通过上气路开关与互联装置连通、下腔通过下气路开关与互联装置连通,进而有效改善空气减震器模块的特性。而且,由于通过上、下气路开关与互联装置连通,当互联装置出现漏气时,可直接将相应的气路开关关闭,这样可以将空气减震器与互联装置隔开,避免空气减震器也随之出现漏气情况而影响空气减震器的阻尼减震作用。进一步地,互联装置包括第一直通管路~第八直通管路,这些直通管路实现相应两腔体的对应两气路开关的直接连通,省去相应的电磁阀,简化整个空气减震器模块的结构,降低空气减震器模块的成本,提高空气减震器模块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安装有互联式空气减震器模块的车辆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互联式空气减震器模块的管路连接示意图;图3为图2中空气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空气减震器的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所提供的安装有互联式空气减震器模块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车辆的主要改进之处在于设置于车体和车桥之间的悬架,具体在于车辆悬架所使用的互联式空气减震器模块,互联式空气减震器模块包括对应车体的前后左右分布的四个空气减震器,分别为左前减震器5、右前减震器1、左后减震器6和右后减震器7,各减震器均为对应具有上腔和下腔的空气减震器,而且,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车辆及其悬架用互联式空气减震器模块和空气减震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减震器,包括具有上腔和下腔的减震器本体,其特征在于:减震器本体上设有与上腔连通的上气路开关和与下腔连通的下气路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减震器,包括具有上腔和下腔的减震器本体,其特征在于:减震器本体上设有与上腔连通的上气路开关和与下腔连通的下气路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本体上设有与上腔连通的上气嘴和与下腔连通的下气嘴,上气路开关设置于所述上气嘴上,下气路开关设置于所述下气嘴上。3.一种车辆悬架用互联式空气减震器模块,包括左前减震器、右前减震器、左后减震器和右后减震器,各减震器均为对应具有上腔和下腔的空气减震器,四个减震器通过互联装置实现对应减震器的对应腔的互联,其特征在于:各减震器上分别设有与上腔连通的上气路开关和与下腔连通的下气路开关,各减震器的上腔通过上气路开关与所述互联装置连通、下腔通过下气路开关与所述互联装置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悬架用互联式空气减震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减震器上设有与上腔连通的上气嘴和与下腔连通的下气嘴,上气路开关设置于所述上气嘴上,下气路开关设置于所述下气嘴上。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悬架用互联式空气减震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装置包括第一直通管路~第八直通管路,左前减震器的上气路开关通过第一直通管路与右前减震器的下气路开关连通,左前减震器的下气路开关通过第二直通管路与右前减震器的上气路开关连通,左后减震器的上气路开关通过第三直通管路与右后减震器的下气路开关连通,左后减震器的下气路开关通过第四直通管路与右后减震器的上气路开关连通,左前减震器的上气路开关通过第五直通管路与左后减震器的下气路开关连通,左前减震器的下气路开关通过第六直通管路与左后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帅汪平和李师海辰光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