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运东专利>正文

一种变力矩悬架及具有该悬架的减震装置和三轮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6052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9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力矩悬架及具有该悬架的减震装置和三轮车,所述变力矩悬架包括:摆臂,所述摆臂中部与外部设备相连,连接点为O点;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一端与所述摆臂的一端转动相连,连接点为B;支臂,所述支臂的一端与所述阻尼器的另一端转动相连,所述支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摆臂的另一端转动相连,连接点A;所述O点和B点之间连线与所述O点与A点之间的连线不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摆臂的O点可与外部设备相连,通过设置O点和B点之间连线与所述O点与A点之间的连线不重合,可使待缓冲的外部设备的承受力通过O点和A点承受的作用力的力臂变化均匀缓冲,减震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震
,具体涉及一种变力矩悬架及具有该悬架的减震装置和三轮车
技术介绍
目前,三轮车市场需求很大,根据市场反馈,现有的三轮车车体存在减震效果差,使用寿命短等很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力矩悬架及具有该悬架的减震装置和三轮车。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变力矩悬架,包括:摆臂,所述摆臂中部与外部设备相连,连接点为O点;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一端与所述摆臂的一端转动相连,连接点为B点;支臂,所述支臂的一端与所述阻尼器的另一端转动相连,所述支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摆臂的另一端转动相连,连接点为A点;所述O点和B点之间连线与所述O点与A点之间的连线不重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摆臂的O点可与外部设备相连,通过设置O点和B点之间连线与所述O点与A点之间的连线不重合,可使待缓冲的外部设备的承受力通过O点和A点承受的作用力的力臂变化均匀缓冲,减震效果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力矩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摆臂(1),所述摆臂(1)中部与外部设备相连,连接点为O点;阻尼器(2),所述阻尼器(2)的一端与所述摆臂(1)的一端转动相连,连接点为B点;支臂(3),所述支臂(3)的一端与所述阻尼器(2)的另一端转动相连,所述支臂(3)的另一端与所述摆臂(1)的另一端转动相连,连接点为A点;所述O点和B点之间连线与所述O点与A点之间的连线不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力矩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摆臂(1),所述摆臂(1)中部与外部设备相连,连接点为O点;
阻尼器(2),所述阻尼器(2)的一端与所述摆臂(1)的一端转动相
连,连接点为B点;
支臂(3),所述支臂(3)的一端与所述阻尼器(2)的另一端转动相
连,所述支臂(3)的另一端与所述摆臂(1)的另一端转动相连,连接点为
A点;
所述O点和B点之间连线与所述O点与A点之间的连线不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力矩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1)
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所述第一连接段(11)
呈弧形,所述第二连接段(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11)的一端相连;
所述支臂(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11)的端部转动相连,所述阻
尼器(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12)的端部转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变力矩悬架,其特征在于,弧形的所述第
一连接段(11)凸面位于远离所述支臂(3)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变力矩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
器(2)包括液压缸(21)、活塞杆(23)和弹簧(22),所述活塞杆(23)
插接在所述液压缸(21)内并可在所述液压缸(21)内做往复运动;
所述液压缸(21)的端部与所述摆臂(1)的一端转动相连,所述活塞
杆(23)的端部与所述支臂(3)的另一端转动相连;所述液压缸(21)外
壁上设有弹簧座(211),所述活塞杆(23)外壁上固定有弹簧盖(231),
所述弹簧(22)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弹簧座(211)和所述弹簧盖(231)
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变力矩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3)
包括依次一体连接的第一支臂(31)、第二支臂(32)和第三支臂(33),
所述第一支臂(31)与所述第三支臂(33)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支臂(31)
的端部与所述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运东
申请(专利权)人:邹运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