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侧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72394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4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能够良好地吸收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并能够抑制对储能器造成影响。该车身侧部构造具有:下纵梁(1),其在车身侧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后侧底板(20),其与车身的底板(2)的后部接合而延伸设置于车身后方,并且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而与下纵梁(1)接合;和后中底板(3),其设在后侧底板(20)的车宽方向内侧并覆盖储能器,在后中底板(3)的车宽方向外侧设有纵壁部(5),后侧底板(20)与纵壁部(5)的车宽方向外侧接合,并且具有脆弱部。

Body side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ide part structure of a vehicle body, which can well absorb the impact load when the vehicle side collision, and can restrain the influence of the energy storage device. The structure of the body side has a lower side rail (1), the body side extending along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body; the rear plate (20), and the body of the bottom plate (2) of the rear joint extends is arranged on the back of the body, and extends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and set lower side rail (1) joint after the floor; and (3), located in the rear side plate (20) inside the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and cover the accumulator, after the floor (3) in the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vertical wall section (5), posterior plate (20) and the vertical wall section (5) of the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lateral joint, and has a weak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身侧部构造,尤其涉及后侧底板周围的车身侧部构造。
技术介绍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延伸构件的车身侧部构造,该延伸构件形成有:连结部,其与前侧构件的后端部连结;和扩大部,其与连结部连续地向车身后方延伸,并且向车宽方向扩展宽度而与下纵梁接合。延伸构件在前侧构件的后端部和前围板以及底板的范围内接合。在扩大部上沿车宽方向大致并列地形成有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加强筋。在专利文献1中,能够使正面碰撞时的碰撞输入分散传递到底板上。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187019号公报(权利要求1、图1)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车身侧部构造中,虽然能够将正面碰撞时的碰撞输入分散传递到底板上,但是具有不能够顺利吸收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的课题。特别是对于在车身中央部配置有电池或燃料箱等的储能器的车辆,希望具有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能够减少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以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为目的,该车身侧部构造能够良好地吸收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并且能够抑制对储能器造成影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身侧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其具有:下纵梁,其在车身侧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后侧底板,其与车身的底板的后部接合而延伸设置于车身后方,并且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而与所述下纵梁接合;和后中底板,其设在所述后侧底板的车宽方向内侧并覆盖储能器,在所述后中底板的车宽方向外侧设有纵壁部,所述后侧底板与所述纵壁部的车宽方向外侧接合,并且具有脆弱部。根据这样的构成,因为后侧底板具有脆弱部,所以在承受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时容易变形来能够确保碰撞行程。因为后侧底板的车宽方向内侧与后中底板的纵壁部接合,所以能够抑制后侧底板的变形影响到纵壁部(后中底板)的内侧。因此,能够良好地吸收车辆碰撞时的碰撞荷载并能够抑制对储能器造成影响。另外,优选为,在所述后侧底板的下方配置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后侧车架的情况下,所述后侧车架的一部分与所述纵壁部连结。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后侧车架能够提高储能器的侧方的强度。另外,优选为,所述后侧车架具有:底部;和从所述底部立起的侧部,所述纵壁部的下部与所述侧部的车宽方向外侧接合。根据这样的构成,在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影响到后侧车架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后侧车架向车宽方向内侧推压纵壁部。因此,能够抑制对储能箱造成影响。另外,优选为,在具有后面板,该后面板与所述后侧底板的后部接合,并以朝向车身后方而向上方倾斜的方式延伸设置的情况下,所述后面板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面板加强筋部。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后面板的变形能够良好地吸收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并能够抑制对储能箱造成影响。另外,优选为,所述脆弱部是沿所述后侧底板的车身前后方向以及车身上下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延伸的压边部。根据这样的构成,在承受车辆侧面碰撞时产生的碰撞荷载时,后侧底板容易变形从而能够抑制对储能箱造成影响。另外,优选为,在所述下纵梁中的与所述后侧底板所接合的面为相反侧的面上接合有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隔板部件的情况下,所述后侧底板与所述隔板部件配置于沿车宽方向相对的位置。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隔板部件能够提高下纵梁的强度。由此,在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比较小的情况下,下纵梁吸收碰撞荷载并能够抑制向后侧底板传递碰撞荷载。另外,在碰撞荷载过大的情况下,通过后侧底板变形而能够吸收碰撞行程。另外,因为后侧底板与隔板部件在车宽方向上相对,所以在碰撞荷载过大的情况下,碰撞荷载良好地传递到后侧底板。由此,能够良好地促进后侧底板的变形。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能够良好地吸收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并能够抑制对储能箱造成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从左前侧观察到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A-A线放大剖视图。图3是表示后侧底板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后侧底板和下纵梁的隔板部件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隔板部件的安装状态的放大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下纵梁2底板3后中底板4后面板5纵壁部5a下部6后侧车架6a底部6b内侧壁(侧部)7后面板7a面板加强筋部12a1突部12第二下纵梁20后侧底板25压边部30隔板部件T燃料箱(储能器)V汽车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适当的附图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说明方向时基于从驾驶者观察的前后左右上下进行说明。另外,“车宽方向”与“左右方向”是同义。如图1所示,具有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的汽车V主要具有:下纵梁1,其在车身的侧部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后侧底板20,其与车身的底板2的后部接合而延伸设置于车身后方,并且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而与下纵梁1接合;和后中底板3,其设在后侧底板20的车宽方向内侧并覆盖作为储能器的燃料箱T(参照图2)。在底板2的上方配置有未图示的左右两个前部座椅,另外,在后侧底板20和后中底板3的上方(后面板7的上方)配置有未图示的后部座椅。由于车身构造大致左右对称地形成,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采用左侧的构造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下纵梁1是构成车身的侧缘部的部件,其由第一下纵梁11、和与第一下纵梁11的后部接合的第二下纵梁12构成。第一下纵梁11配置在底板2的侧方。第二下纵梁12与第一下纵梁11的后部连续,主要配置在后侧底板20的侧方以及后面板4的侧方。此外,第一下纵梁11以及第二下纵梁12也可以不分割而一体地形成。此外,在下纵梁11的车宽方向外侧接合有未图示的下纵梁外部件。由此下纵梁1成为闭合截面。如图2所示,第二下纵梁12形成为凹状截面,并具有:下部12a;侧部12b,其与下部12a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连续且立起;和上部12c,其与侧部12b的上端部连续且沿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如图1所示,在下部12a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筋12a1。如图1所示,在第二下纵梁12的前部的外侧面(与后侧底板20所接合的面为相反侧的面)上安装有隔板部件30。隔板部件30呈板状,并以使板面沿车宽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参照图5)。也就是说,隔板部件30以使板状的端部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配置。如图5所示,隔板部件30具有:基板31;形成在基板31的下部的下部凸缘部32;形成在基板31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部凸缘部33;和形成在基板31的上部的上部凸缘部34。下部凸缘部32与第二下纵梁12的下部12a的上表面接合。侧部凸缘部33与第二下纵梁12的侧部12b的侧表面接合。上部凸缘部34与第二下纵梁12的上部12c的下表面接合。如图5所示,在侧部凸缘部33上一体地设有向前方延伸的延伸片33a。延伸片33a与侧部凸缘部33同样地,与第二下纵梁12的侧部12b的侧面和后侧底板20的后述的纵板部21c(参照图3)以三张重叠的方式通过焊接而接合。如图1、图4、图5所示,这样的隔板部件30配置在后侧底板20的车宽方向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后侧底板20和隔板部件30配置于在车宽方向上隔着第二下纵梁12的侧部12b相对的位置(参照图4)。如图1所示,后侧底板20配置于设在后中底板3上的纵壁部5与第二下纵梁12之间(参照图2)。如图3所示,后侧底板20具有前板21和上板22,并形成为截面大致L字形状。也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身侧部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下纵梁,其在车身侧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后侧底板,其与车身的底板的后部接合而延伸设置于车身后方,并且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而与所述下纵梁接合;和后中底板,其设在所述后侧底板的车宽方向内侧并覆盖储能器,在所述后中底板的车宽方向外侧设有纵壁部,所述后侧底板与所述纵壁部的车宽方向外侧接合,且具有脆弱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0.22 JP 2015-2083701.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下纵梁,其在车身侧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后侧底板,其与车身的底板的后部接合而延伸设置于车身后方,并且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而与所述下纵梁接合;和后中底板,其设在所述后侧底板的车宽方向内侧并覆盖储能器,在所述后中底板的车宽方向外侧设有纵壁部,所述后侧底板与所述纵壁部的车宽方向外侧接合,且具有脆弱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侧底板的下方配置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后侧车架,所述后侧车架的一部分与所述纵壁部连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樱田千寻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