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无级变速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79875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0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无级变速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双无级变速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变速器和第一差速器,发动机与第一变速器之间设置有离合装置,第一变速器包括两个串联设置的无级变速器,第一差速器适于将发动机输出的、并经过第一变速器变速后的动力分配给第一对车轮;以及驱动电机、第二变速器和第二差速器,第二变速器连接在驱动电机与第二差速器之间,第二差速器适于将驱动电机输出的、且经过第二变速器变速后的动力分配给第二对车轮,其中第一对车轮为前轮和后轮中的其中一对,第二对车轮为前轮和后轮中的另外一对。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无级变速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第一变速器的速比范围宽,燃油经济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无级变速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双无级变速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变速器和第一差速器,发动机与第一变速器之间设置有离合装置,第一变速器包括两个串联设置的无级变速器,第一差速器适于将发动机输出的、并经过第一变速器变速后的动力分配给第一对车轮;以及驱动电机、第二变速器和第二差速器,第二变速器连接在驱动电机与第二差速器之间,第二差速器适于将驱动电机输出的、且经过第二变速器变速后的动力分配给第二对车轮,其中第一对车轮为前轮和后轮中的其中一对,第二对车轮为前轮和后轮中的另外一对。根据本技术的双无级变速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第一变速器的速比范围宽,燃油.经济性好。【专利说明】双无级变速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无级变速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一些混合动力传动系统采用单个无级变速器,由于机械上结构限制的原因,无级变速器的速比范围小,导致发动机工作区域不能始终处于最佳燃油经济性工作点附近,燃油消耗大。另一些混合动力传动系统采用两个无级变速器并联的行驶,仍未解决无级变速装置速比范围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速比变化范围宽,燃油经济性好的双无级变速混合动力传动系统。 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双无级变速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双无级变速混合动力传动系统。所述双无级变速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变速器和第一差速器,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第一变速器之间设置有离合装置,所述第一变速器包括两个串联设置的无级变速器,所述第一差速器适于将所述发动机输出的、并经过所述第一变速器变速后的动力分配给所述第一对车轮;以及驱动电机、第二变速器和第二差速器,所述第二变速器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差速器之间,所述第二差速器适于将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的、且经过所述第二变速器变速后的动力分配给所述第二对车轮,其中所述第一对车轮为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中的其中一对,所述第二对车轮为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中的另外一对。 根据本技术的双无级变速混合动力传动系统,通过将连接在发动机与第一差速器之间的第一变速器设置成包括两个串联设置的无级变速器,从而第一差速器能够实现较大的速比变化范围,进而可以优化发动机在各工况中的工作点,提高燃油经济性。 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双无级变速混合动力传动系统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第一变速器包括:第一无级变速器和第二无级变速器,每个无级变速器均具有动力输入端和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无级变速器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离合装置相连,所述第一无级变速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无级变速器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无级变速器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主减速器与所述第一差速器传动。 所述第一无级变速器和所述第二无级变速器中的每一个均包括:主动工作轮、从动工作轮和与所述主动工作轮和所述从动工作轮配合传动的金属带,每个所述工作轮均包括固定部分和可动部分;以及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与所述可动部分相连以驱动所述可动部分移动,所述执行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与所述伺服电机相连;以及丝杠,所述丝杠分别与所述减速机构和所述可动部分相连以驱动所述可动部分沿轴向移动从而改变相应工作轮的工作半径。 所述减速机构为单级减速机构且包括主动齿轮和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轴与主动齿轮刚性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丝杠相连且所述丝杠可随所述从动齿轮同步旋转。 所述第一无级变速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无级变速器的动力输入端通过连接轴刚性相连。 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离合装置之间还设置ISG电机。 所述离合装置为离合器。 所述第二变速器为单级减速器。 所述单级减速器为齿轮式减速器。 所述第一对车轮为一对前轮,所述第二对车轮为一对后轮。 所述双无级变速混合动力传动系统还包括: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ISG电机电连接。 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双无级变速混合动力传动系统,从而具有结构简单、速比范围宽,燃油经济性好等优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无级变速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无级变速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第一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无级变速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第一变速器的执行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双无级变速混合动力传动系统100、发动机1、第一变速器2、第一无级变速器21、主动工作轮211、主动工作轮211的固定部分2111、主动工作轮211的可动部分2112、从动工作轮212、从动工作轮212的固定部分2121、从动工作轮212的可动部分2122、金属带213、执行机构214、伺服电机2141、减速机构2142、主动齿轮21421、从动齿轮21422、丝杠2143、轴2144、第二无级变速器22、动力输入端201、动力输出端202、连接轴203、第一差速器31、主减速器32、驱动电机4、第二变速器51、第二差速器52、ISG电机6、离合装置7、前轮81、后轮82、动力电池91、功率单元92、前轴93、后轴9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无级变速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第一变速器和第一差速器,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第一变速器之间设置有离合装置,所述第一变速器包括两个串联设置的无级变速器,所述第一差速器适于将所述发动机输出的、并经过所述第一变速器变速后的动力分配给第一对车轮;以及 驱动电机、第二变速器和第二差速器,所述第二变速器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差速器之间,所述第二差速器适于将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的、且经过所述第二变速器变速后的动力分配给第二对车轮,其中所述第一对车轮为前轮和后轮中的其中一对,所述第二对车轮为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中的另外一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