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刚柔结合板的三维封装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95778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1 0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刚柔结合板的三维封装散热结构,包括:一个柔性基板;压合在柔性基板上的一个底部基板和两个刚性基板,两个刚性基板对称分布在底部基板的两侧,两个刚性基板中挖有空腔;粘接固定在两个刚性基板背面的两个铜基;焊接在底部基板上的一个底部芯片;形成于底部芯片与底部基板之间的芯片下凸点;填充于底部芯片与底部基板之间芯片下凸点周围的底部填充胶;分别焊到或粘到两个铜基上的两个顶部芯片;将两个顶部芯片键合到刚性基板上的键合引线;塑封材料;形成于底部基板背面的BGA球;通过BGA球来固定底部基板的PCB板;以及安装于顶部的两个铜基之上的散热器。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了封装体的散热路径,能够更为有效的散出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刚柔结合板的三维封装散热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电子三维系统级封装
,尤其是一种刚柔结合板的三维封装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图1是现有技术中通过弯曲柔性基板实现芯片三维堆叠结构的示意图。其中202为下层芯片;204为上层芯片;206为柔性基板;208为柔性基板内表面;212为下层芯片引脚;214为上层芯片引脚;216为填充胶;222为BGA球阵列;224为单个BGA球;226为柔性基板外表面;232为下层芯片正面;234为上层芯片背面;236为贴片胶;238为PCB板。该三维堆叠结构首先进行平面安装,将两颗芯片202和204焊接在柔性基板206的两端,并于芯片与柔性基板之间填充底部填充胶216 ;然后在芯片202和204朝上部分涂上导热的贴片胶236 ;最后将柔性基板206弯曲,使两芯片202和204上下对齐堆叠,通过导热的贴片胶236固接,两芯片202和204的电互连通过柔性基板206上的电路实现。该三维堆叠结构的缺点是上层芯片204在散热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上层芯片204产生的大部分热量需依次经导热的贴片胶236、下层芯片202、底部填充胶216、柔性基板2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刚柔结合板的三维封装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三维封装散热结构包括:一个柔性基板(100);压合在柔性基板(100)上的一个底部基板(102)和两个刚性基板(101),其中,两个刚性基板(101)对称分布在底部基板(102)的两侧,且两个刚性基板(101)中挖有空腔;粘接固定在两个刚性基板(101)背面的两个铜基(103);焊接在底部基板(102)上的一个底部芯片(201);形成于底部芯片(201)与底部基板(102)之间的芯片下凸点(301);填充于底部芯片(201)与底部基板(102)之间芯片下凸点(301)周围的底部填充胶(400);分别焊到或粘到刚性基板(101)由于挖空腔而露出的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刚柔结合板的三维封装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三维封装散热结构包括: 一个柔性基板(100); 压合在柔性基板(100)上的一个底部基板(102)和两个刚性基板(101),其中,两个刚性基板(101)对称分布在底部基板(102)的两侧,且两个刚性基板(101)中挖有空腔;粘接固定在两个刚性基板(101)背面的两个铜基(103); 焊接在底部基板(102)上的一个底部芯片(201); 形成于底部芯片(201)与底部基板(102)之间的芯片下凸点(301); 填充于底部芯片(201)与底部基板(102)之间芯片下凸点(301)周围的底部填充胶(400); 分别焊到或粘到刚性基板(101)由于挖空腔而露出的两个铜基(103)上的两个顶部芯片(203); 将两个顶部芯片(203)键合到刚性基板(101)上的键合引线(302); 塑封材料(600),灌入于由于弯曲柔性基板(100)使柔性基板(100)两侧的两个刚性基板(101)置于底部基板(102)上的底部芯片(201)上方而形成的空间; 形成于底部基板(102)背面的BGA球(700); 通过BGA球(700)来固定底部基板(102)的PCB板(1000);以及 通过导热膏(800)安装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峰泽邱德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