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的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195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7 00:56
一种车身后部的构造,能使后尾门开口部的环绕构造在与车辆前后方向轴垂直的面中旋转而产生的车身扭曲变形的载荷高效地向车身构造分散。在车身后部设有环绕构造的后尾门开口部,由支柱部构成后尾门开口部的左右两侧部分和自该部分立起的立起部分,在后地板的左右两侧设有截面帽形的后纵梁,将后尾门开口部的下部设置为高于后纵梁的位置,在后纵梁上设有后纵梁上盖板,用于堵塞其上部的开口、与其左右两侧的凸缘相接合,在该后纵梁上盖板的后端设有向车辆上方延伸的直立部,自后尾门开口部的下部立起的支柱部由支柱内下板和支柱外下板构成的闭合截面形成,在从车辆前方观察时,后纵梁和直立部同支柱下板的闭合截面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地配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后尾门的掀背式车辆的车身后部的构造
技术介绍
在车辆中存在具有后尾门的掀背形式的汽车,在该类型车辆的车身后部设有利用后尾门来打开或关闭的环绕构造的后尾门开口部。以往,作为用于确保这种车辆的车身后部刚性的方法,将后尾门开口部的环绕构造的由闭合截面构成的高刚性部和车身基本构造的后地板的后纵梁(rear side member)部连结起来进行强化(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 21899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平3 - 12621号公报但是,在上述以往的车身后部的构造中,后尾门开口部的环绕构造的高刚性部被设置为高于车身基本构造的后地板的后纵梁部的位置,在该环绕构造的高刚性部与车身基本构造的后纵梁部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分离地布局的情况下,需要如上述专利文献I那样追加独立的托架,或者如上述专利文献2那样使后尾门开口部的环绕构造的高刚性部朝向车辆下方较大程度地延长,来将高刚性部和后纵梁部连结起来。因此,在以往的车身后部的构造中,不仅导致重量增加、成本升高,而且,由于高刚性部纵向变长,因此长度方向上的刚性有可能降低。而且,在以往的车身后部的构造中,在使用加强构件将后尾门开口部的环绕构造的车辆宽度方向闭合截面部和后纵梁部连结起来的情况下,存在无法使来自后尾门开口部的环绕构造的上下方向载荷高效地向后纵梁传递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即是鉴于这样的实际状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这样的车身后部的构造:能够使后尾门开口部的环绕构造在与车辆前后方向轴线垂直的面中旋转而产生的车身扭曲变形的载荷经由支柱部的闭合截面部、后纵梁上盖板的直立部及后纵梁高效地向后地板、后轮罩等车身构造分散,从而能够不采用后装紧固部件而在车身组装工序中一体地组装,并且,能够确保部件的组装刚性。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所具有的课题,本技术是一种车身后部的构造,其在车身后部设有环绕构造的后尾门开口部,由支柱部构成该后尾门开口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部分和自该左右两侧部分立起的立起部分,在后地板的左右两侧设有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具有截面为向上方开口的帽形的后纵梁,并且,将上述后尾门开口部的下部设置为高于上述后纵梁的位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后纵梁上设有后纵梁上盖板,用于堵塞该后纵梁上部的开口、与该后纵梁上左右两侧的凸缘相接合,在该后纵梁上盖板的后端设有向车辆上方延伸的直立部,自上述后尾门开口部的下部立起的上述支柱部由支柱内板和支柱外板构成的闭合截面形成,在从车辆前方观察时,上述后纵梁和上述后纵梁上盖板的直立部,以及上述支柱内板和上述支柱外板的闭合截面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地配置。而且,在本技术中,上述后纵梁上盖板的直立部的宽度尺寸是与上述后纵梁的宽度尺寸相同,上述直立部与上述支柱部的接合点位于上述重叠的范围内。如上所述,本技术的车身后部的构造在车身后部设有环绕构造的后尾门开口部,利用支柱部构成该后尾门开口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部分和自该左右两侧部分立起的立起部分,在后地板的左右两侧设有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具有截面为向上方开口的帽形的后纵梁,并且,将上述后尾门开口部的下部设置为高于上述后纵梁的位置,其中,在上述后纵梁上设有后纵梁上盖板,用于堵塞上部的开口、与左右两侧的凸缘相接合,在该后纵梁上盖板的后端设有向车辆上方延伸的直立部,自上述后尾门开口部的下部立起的上述支柱部由支柱内板和支柱外板构成的闭合截面形成,在从车辆前方观察时,上述后纵梁和上述后纵梁上盖板的直立部,以及上述支柱内板和上述支柱外板的闭合截面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地配置,因此,能够使后尾门开口部的环绕构造在与车辆前后方向轴线垂直的面中旋转而产生的变形即车身扭曲变形的载荷、和车身全长上的弯曲变形的载荷经由支柱部的闭合截面部、后纵梁上盖板的直立部及后纵梁高效地向后地板、后轮罩内板等车身构造分散,从而能够可靠地抑制该车身扭曲变形等。其原因在于,在掀背式车辆等中,为了抑制车身扭曲变形,期望后尾门环绕构造与作为上下方向的构造的即支柱部直接连结,从而在正下方承受该车身扭曲变形的载荷,并使载荷向具有刚性的后纵梁分散。而且,在车身全长上的弯曲变形中,就对后尾门开口部的环绕构造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进行支承而言,也是经支柱部由后纵梁所贡献的比例较大。而且,采用本技术的车身后部的构造,不需要像以往的构造那样采用后装的螺栓紧固部件,能够在车身组装工序中利用点焊等一体地组装,因此,能够确保部件的组装刚性,并且,能够谋求提高车辆的生产率。而且,只要仅加厚后纵梁上盖板的板厚,就能够提高其与作为周边部件的后纵梁、后板及支柱外板的连结刚性,因此,如上所述,能够以部件件数较少的结构、且最低限度的重量增加来确保所需的刚性。而且,在本技术中,上述后纵梁上盖板的直立部的宽度尺寸是与上述后纵梁的宽度尺寸相同,上述直立部与上述支柱部的接合点位于上述重叠的范围内,因此,不仅是用于构成车身后部的各部件重叠,各部件的连结接合部也配置于车身扭曲变形载荷等的传递通路中,能够促进载荷向后纵梁分散,提高上述技术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从车辆斜前方看到的采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构造的车辆的车身后部的立体图。图2是将图1中的X部放大地表示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在采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构造的车辆的车身后部,后纵梁上盖板的直立部周边的构成部件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4是以局部截面表示在采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构造的车辆的车身后部,后纵梁上盖板的直立部周边的构成部件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5的(a)是图4中的A — A剖面图,图5的(b)是图4中的B — B剖面图。图6是从车辆上方看到的采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构造的车辆的车身后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本技术。图1 图6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的构造。如图1 图4及图6所示,采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构造的车辆是具有后尾门(未图示)的掀背形式的汽车,在该车辆的车身后部I设有利用后尾门(未图示)来打开或关闭的环绕构造的后尾门开口部2。该后尾门开口部2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部分和自该左右两侧部分朝向上方立起而成的车辆上下方向的立起部分由支柱部3构成。而且,支柱部3包括配置于后尾门开口部2的下侧角部的、主视为L字状的支柱下板4、和连结配置于该支柱下板4的上部且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柱上板5,该支柱下板4通过内侧的支柱内下板4a与外侧的支柱外下板4b的接合而形成为闭合截面形状,而且,该支柱上板5通过内侧的支柱内上板5a与外侧的支柱外上板(未图示)的相互接合而形成为闭合截面形状。而且,在支柱部3的下端部之间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配设有与支柱下板4的内侧端部相接合的后围板部6。该后围板部6是通过以其内侧的后围内板6a与其外侧的后围外板6b相互接合而构成的,后围内板6a的上部朝向车辆后方向斜上方弯曲。另外,图1中的箭头F方向表不车辆前方。而且,如图1 图4及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I的下部设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和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后地板7。该后地板7通过如下方式构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以后纵梁9置于该后地板7间,从而将该后地板7分成中央部地板的主后地板8和后侧部地板的侧后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后部的构造,其在车身后部设有环绕构造的后尾门开口部,由支柱部构成该后尾门开口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部分和自该左右两侧部分立起的立起部分,在后地板的左右两侧设有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具有截面为向上方开口的帽形的后纵梁,并且,将上述后尾门开口部的下部设置为高于上述后纵梁的位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后纵梁上设有后纵梁上盖板,用于堵塞该后纵梁上部的开口、与该后纵梁上左右两侧的凸缘相接合,在该后纵梁上盖板的后端设有向车辆上方延伸的直立部;自上述后尾门开口部的下部立起的上述支柱部由支柱内板和支柱外板构成的闭合截面形成;在从车辆前方观察时,上述后纵梁和上述后纵梁上盖板的直立部,以及上述支柱内板和上述支柱外板的闭合截面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地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智大伊藤研作冈町裕治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