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造的克隆载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7928 阅读:4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造的克隆载体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改造的克隆载体,为环状克隆载体,为将pUC57载体的多克隆位点采用EcoRV、SmaI和StuI三个平端克隆位点替代,并去掉pUC57载体中LacZ下游的NdeI酶切位点获得,所述改造的克隆载体仅有EcoRV、SmaI和StuI三个克隆位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载体完全可以取代任何一种克隆载体而存在,使用方便,用途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克隆载体,尤其是一种方便基因克隆工作的载体。
技术介绍
目前分子生物学领域常用的克隆载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大量多克隆位点的环状克隆载体,一种是没有多克隆位点的线性T载体。但是他们均有一定的使用限制。有多克隆位点的环状克隆载体,以pUC57为例,它的多克隆位点中包含有EcoRI, HindIII等常用酶切位点,但毕竟不能包含所有的酶切位点,比如常用的Notl,XhoI等,而往往插入的目的基因要使用这些没有的酶切位点,因此双酶切克隆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除非在目的基因两端额外增加酶切位点。倘若使用平端克隆的话,有时候目的基因上又有载体上本身的酶切位点,这就造成了最终构建的重组质粒中有多个酶切位点,酶切位点的唯一性受到影响,会对后续的实验造成一定的影响。线性T载体克隆,以pMD18-T simple为例,T载体只能克隆有A尾巴的PCR产物,而现今高保真酶(如PFU)的使用越来越普及,而用PFU扩增的产物均是平末端的,这给TA克隆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同时线性载体无法大量复制,因此技术和费用上往往受限于生产厂家,不能做到自给自足。另外,这个载体并不是去掉了全部常用的酶切位点,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造的克隆载体,为环状克隆载体,为将pUC57载体的多克隆位点采用EcoRV、SmaI和StuI三个平端克隆位点替代,并去掉pUC57载体中LacZ下游的NdeI酶切位点获得,所述改造的克隆载体仅有EcoRV、SmaI和StuI三个克隆位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种改造的克隆载体,为环状克隆载体,为将PUC57载体的多克隆位点采用EcoRV、SmaI和StuI三个平端克隆位点替代,并去掉pUC57载体中LacZ下游的NdeI酶切位点获得,所述改造的克隆载体仅有EcoRV、SmaI和StuI三个克隆位点。2.权利要求1所述改造的克隆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造的克隆载体中,将PUC57载体中序列为SEQ ID N0.2的LacZ序列及其互补序列替换为序列为SEQ ID N0.3的LacZ序列及其互补序列。3.权利要求1所述改造的克隆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掉PUC57载体中LacZ...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凡静王素莲王乾庄慧忠
申请(专利权)人: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