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制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0898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12:21
一种半导体制程装置,包含支撑架、门板机构、外壳、加热源总成、气体管线总成及自动门板致密机构,门板机构连接支撑架,带动支撑架移动;外壳具有开口,使支撑架进入/退出外壳,并与门板机构形成制程腔,自动门板致密机构包含气压/液压管线、制动器、导引装置、滑块及凸轮,凸轮设置于门板及外壳的侧边,且以相同水平设置,门板机构与外壳关闭时,制动器推动导引装置向上,进而推动滑块,使滑块的凹形处接触凸轮,使门板机构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密合,避免外部空气渗入制程腔体造成扰流,使腔体内的制程气体分布更佳均匀,进而提升制程良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制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制程装置,尤其是利用装设于门板的自动致密机构, 使门板致密,避免腔体外部空气渗入造成扰流,而能使腔体内部的制程气体气流更加均匀。
技术介绍
参考图1,为现有技术半导体制程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半导体制程装置100包含一支撑架10、一外壳20、一门板机构30、至少一加热源总成40,以及气体管线总成60。支撑架10用以承载半导体晶圆500,与该门板机构30连接,而能容置于该外壳20之中。门板机构30在装设/取出晶圆500时开启,并在装设/取出完成后,将支撑架 10从一开口进入外壳20中,该门板机构30与该外壳20共同形成一制程腔。该至少一加热源总成40装设于该外壳20之中,至少设置于该支撑架10的上方。气体管线总成60装设于外壳20上,用以将制程气体排出制程腔。制程开始时,门板机构30会作动引导支撑架10进入外壳20,此时外壳20及门板机构30之间存在些许间隙,而容易使外部的空气进入制程腔中,而产生扰流干扰,此扰流可能导致整体腔体内部的各部分制程条件不同,进而影响整体的均匀性及制程良率。因此, 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导体制程装置,该半导体制程装置包含支撑架、门板机构、外壳、加热源总成、气体管线总成以及自动门板致密机构,支撑架用以承载至少一半导体晶圆;门板机构与该支撑架连接,而能带动该支撑架移动;外壳具有一开口,使该支撑架能从该开口进入该外壳中,并在该支撑架能从该开口进入该外壳后,与该门板机构形成一制程腔,还具有一进气口,以导入至少一制程气体;加热源总成,装设于该外壳之中,至少设置于该支撑架的上方、下方或侧方;气体管线总成,装设于外壳上,用以将制程气体排出制程腔。自动门板致密机构,包含至少一气压/液压管线、至少一制动器、至少一导引装置、至少一滑块,以及多个凸轮,该至少一气压/液压管线、至少一制动器以及至少一导引装置装设于该门板机构的门板上,该气压/液压管线连接一外部气压/液压源或控制源,各该制动器与该至少一气压/液压管线以及所述导引装置的其中之一连接,各该导引装置与所述滑块的其中之一连接,所述滑块为一凹形,所述凸轮设置于该门板侧边及该外壳的侧边,且设置于该 门板侧边及该外壳的侧边的所述凸轮设置为相同的水平,当该门板机构关闭后,所述制动器利用所述气压/液压引入的压力推动所述导引装置向上,进而推动所述滑块向上,使所述滑块的凹型处接触所述凸轮,从而使该门板与该外壳之间的间隙密合。本技术的特点在于,在门板关闭后进一步利用自动门板致密机构,而使得门板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密合,避免了外部空气渗入所造成的扰流,从而使得制程气体在腔体的分布更佳均匀,进而提升了制程的良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半导体制程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半导体制程装置开启状态的示意图;图3A及图3B分别为本技术半导体制程装置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及本技术半导体制程装置门板密合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半导体制程的元件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半导体制程装置另一实施例开启状态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I半导体制程装置10支撑架20外壳21底部壳体2IG冷却水开口 /冷却气体开口23支撑架容置壳体23A第一前板23B第一底板23C第一背板231进气口230第一开口23S第一侧板25中间壳体25A第二前板25C第二背板250第二开口25R排气口25S第二侧板25T背部开口27上部壳体27R装设开口30门板机构31门板33气压/液压作动装置35滑动杆37连接装置40加热源总成41加热源43加热源连接器60气体管线总成61排气管63多个支管65连接器70自动门板致密机构71气压/液压管线73制动器75导引装置77滑块79凸轮100半导体制程装置500半导体晶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式及元件符号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以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参考图2、图3A及图3B以及图4,分别为本技术半导体制程装置开启状态的示意图、本技术半导体制程装置关闭状态的示意图、本技术半导体制程装置门板密合状态的示意图,以及本技术半导体制程的元件分解图。如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半导体制程装置I包含一支撑架10、一外壳20、一门板机构30、至少一加热源总成 40、气体管线总成60,以及自动门板致密机构70。支撑架10用以承载半导体晶圆500,与该门板机构30连接,而能容置于该外壳20之中。门板机构30在装设/取出晶圆500时开启,并在装设/取出完成后,将支撑架10从一开口进入外壳20中,该门板机构30与该外壳 20共同形成一制 程腔。该至少一加热源总成40装设于该外壳20之中,至少设置于该支撑架10的上方。气体管线总成60装设于外壳20上,用以将制程气体排出制程腔。外壳20包含一底部壳体21、支撑架容置壳体23、中间壳体25,以及一上部壳体 27,支撑架容置壳体23,用以容置该支撑架10,且具有一第一前板23A、一第一底板23B、一第一背板23C、一第一侧板23S、该第一底板23B连接该底部壳体21,该第一前板23A、该第一底板23B、该第一背板23C及该第一侧板23S连接围绕出一上部开启的空间,该第一前板 23A具有一第一开口 230,能使 该支撑架10进入/退出、而第一背板23C具有一进气口 231, 以连接至外部管线(图未示),以将制程气体导入制程腔中。该中间壳体25装设于该底部壳体21之上,并具有一第二前板25A、一第二背板25C以及一第二侧板25S,该第二前板25A 以及该第二侧板25S以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前板23A及该第一侧板23S的外围,该第二前板 25A具有与该第一开口 230相连接的第二开口 250,而第二背板25C具有一背部开口 25T,以使该支撑架容置壳体23的第一背板23C能突出于其外,而使该支撑架容置壳体23固定于该中间壳体25。上部壳体27固定于该中间壳体25上。门板机构30包含一门板31、至少一气压/液压作动装置33、至少一滑动杆35,以及一连接装置37,连接装置37装设于门板31的内部,用以连接该支撑架10,门板31遮蔽该第一开口 230及第二开口 250,该气压/液压作动装置33装设于底部壳体21之下,滑动杆35装设于门板31上,并装设于气压/液压作动装置33中,当半导体晶圆500摆设于支撑架10后,气压/液压作动装置33作动,而拉动滑动杆35朝向外壳20方向移动,进而带动门板31的移动,使门板31遮蔽外壳20的开口,而能达到快速定位的效果。加热源总成40,包含多个加热源41以及多个灯管连接器43,一加热源41穿过上部壳体27侧壁上的成对装设开口 27R,再以一对加热源连接器43固设于该上部壳体,及/ 或是将该加热源41穿过底部壳体21侧壁上的一成对开口(图未示),再以一对该灯管连接器43固设于该底部壳体21。气体管线总成60包含一排气管61、多个支管63,以及多个连接器65,该排气管61用以将制程气体排出制程腔,多个支管63与该排气管61形成一体, 并藉由该连接器65固定于外壳20的中间壳体25的第二前板25A上,从而在制程气体完成后,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制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含:一支撑架,用以承载至少一半导体晶圆;一门板机构,与该支撑架连接,而能带动该支撑架移动;一外壳,具有一开口,使该支撑架能从该开口进入该外壳中,并在该支撑架能从该开口进入该外壳后,与该门板机构形成一制程腔,还包含一进气口以导入至少一制程气体;至少一加热源总成,装设于该外壳之中,至少设置于该支撑架的上方、下方或侧方;一气体管线总成,装设于外壳上,用以将该制程气体排出至外部;以及一自动门板致密机构,包含至少一气压/液压管线、至少一制动器、至少一导引装置、至少一滑块,以及多个凸轮,该至少一气压/液压管线、至少一制动器以及至少一导引装置装设于该门板机构的一门板上,该至少一气压/液压管线连接一外部气压/液压源或控制源,各该制动器与该至少一气压/液压管线以及该导引装置的其中之一连接,各该导引装置与该滑块的其中之一连接,所述滑块为一凹形,所述凸轮设置于该门板侧边及该外壳的侧边,且设置于该门板侧边及该外壳的侧边的所述凸轮设置为相同的水平,当该门板机构密闭后,所述制动器利用气压/液压引入的压力推动所述导引装置向上,进而推动所述滑块向上,使所述滑块的凹型处接触所述凸轮,从而使该门板与该外壳之间的间隙密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制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含一支撑架,用以承载至少一半导体晶圆;一门板机构,与该支撑架连接,而能带动该支撑架移动;一外壳,具有一开口,使该支撑架能从该开口进入该外壳中,并在该支撑架能从该开口进入该外壳后,与该门板机构形成一制程腔,还包含一进气口以导入至少一制程气体;至少一加热源总成,装设于该外壳之中,至少设置于该支撑架的上方、下方或侧方;一气体管线总成,装设于外壳上,用以将该制程气体排出至外部;以及一自动门板致密机构,包含至少一气压/液压管线、至少一制动器、至少一导引装置、 至少一滑块,以及多个凸轮,该至少一气压/液压管线、至少一制动器以及至少一导引装置装设于该门板机构的一门板上,该至少一气压/液压管线连接一外部气压/液压源或控制源,各该制动器与该至少一气压/液压管线以及该导引装置的其中之一连接,各该导引装置与该滑块的其中之一连接,所述滑块为一凹形,所述凸轮设置于该门板侧边及该外壳的侧边,且设置于该门板侧边及该外壳的侧边的所述凸轮设置为相同的水平,当该门板机构密闭后,所述制动器利用气压/液压引入的压力推动所述导引装置向上,进而推动所述滑块向上,使所述滑块的凹型处接触所述凸轮,从而使该门板与该外壳之间的间隙密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制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门板机构包含该门板、至少一气压/液压作动装置、至少一滑动杆,以及一连接装置,该至少一气压/液压作动装置装设于该外壳之下,该至少一滑动杆装设于该门板上,并装设于气压/液压作动装置中,该连接装置装设于该门板的内部,用以连接该支撑架,当该至少一半导体晶圆摆设于该支撑架后, 该气压/液压作动装置作动,而拉动滑动杆朝向该外壳方向移动,进而带动该门板的移动, 使该门板遮蔽该外壳的该开口,而能达到快速定位的效果。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武郎郑煌玉郭明伦方建利刘又玮石玉光陈世敏
申请(专利权)人:技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