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门内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5829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门内饰板,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车门内饰板卡槽的成型和中部装饰板的安装结构的成型分成两部来完成,不仅增加了生产内饰板的工序,也大大增加了生产开发的成本等技术问题。本汽车车门内饰板,包括板体,板体上部向外弯折为安装部,安装部与板体之间形成用于将板体卡接在车门钣金上的卡槽,安装部为分段式结构,即安装部一和安装部二,安装部一和安装部二之间为断口,断口处可拆卸连接有能将安装部一和安装部二连成一体且使安装部一与板体之间形成的卡槽和安装部二与板体之间形成的卡槽相连通的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内饰板安装时能迅速定位,且保证了定位强度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
,涉及一种汽车车门,特别是一种汽车车门内饰板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不仅仅只是作为交通工具来使用,对于汽车内部的装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车门内饰板作为汽车内部装饰的重要一个部分对整车的档次影响非常大。为了提高整车的档次,目前的车门内饰板的中部装饰板位置会使用蒙皮处理,这样需要在中部装饰板后期通过超声波焊接或者螺钉安装在车门内饰板上,为了不影响中部装饰板在门内饰板本体上的安装结构的形成,一般针对内饰板的结构有以下两种情况一 种是将门内饰板分成上部装饰板和车门内饰板下本体两部份,之后在和中部装饰板组装在一起;这种组装方式由于车门内饰板不为一个整体,强度较弱。另一种内饰板结构是直接成型成一个内饰板本体,之后直接将中部装饰板焊接或铆接在门内饰板上;门内饰板本体一般情况下是靠上部的卡槽卡在车身钣金上,卡槽在模具内成型时需要向中部装饰板方向后退,此时中部装饰板的安装结构和中部装饰板在门内饰板上的安装位置在模内成型时的后退方向和卡槽在模内成型时的后退方向垂直,当卡槽位置和中部装饰板位置较近的时候,会导致两个的开模方向干涉,导致内饰板开发失败。为了解决这问题,通常将卡槽的成型和中部装饰板的安装结构的成型分成两部来完成,不仅增加了生产内饰板的工序,也大大增加了生产开发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车门内饰板,该内饰板具有生产方便、安装牢固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车门内饰板,包括板体,所述的板体上部向外弯折为安装部,所述的安装部与板体之间形成用于将板体卡接在车门钣金上的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部为分段式结构,即安装部一和安装部二,所述的安装部一和安装部二之间为断口,所述的断口处可拆卸连接有能将安装部一和安装部二连成一体且使安装部一与板体之间形成的卡槽和安装部二与板体之间形成的卡槽相连通的连接件。内饰板板体中部还开设有用于固定中部装饰板的安装孔,安装孔的上边沿斜向朝向板体的上部,安装部一、安装部二和安装孔通过模具与内饰板一体成型,安装部一和安装部二之间的断口位于安装孔上边沿靠近板体上部处;在安装内饰板时,将车门钣金的上部卡接到内饰板的安装部上的卡槽内,通过固定在内饰板断口处的连接件使得内饰板与车门钣金件的卡接没有断点,保证了内饰板与车门钣金的卡接强度。在上所述的汽车车门内饰板中,所述的连接件包括呈板状的本体,所述本体上部向外弯折为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与本体之间形成连接槽,所述的本体可拆卸固定在上述安装部一和安装部二之间的板体上,所述的连接槽与上述安装部一与板体之间形成的卡槽和安装部二与板体之间形成的卡槽相连通。本体在安装时与内饰板上部的板体贴合固定,连接部与安装部形状相同,连接槽与卡槽的开口方向相同,安装内饰板前先将连接件固定到内饰板上,再将车身钣金与卡槽及连接槽卡接使得内饰板固定在车身钣金上。在上所述的汽车车门内饰板中,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与上述断口的长度相同。在安装后连接部能将安装部一和安装部二连接成一体。在上所述的汽车车门内饰板中,所述的本体通过若干螺钉固定在上述安装部一和安装部二之间的板体上。本体上开设有若干定位孔,螺钉穿过定位孔将本体固定在板体上。在上所述的汽车车门内饰板中,所述安装部一的外端向外凸出的扣接部一,所述的安装部二的外端具有向外凸出的扣接部二,所述的连接部具有向外凸出的扣接部三。在上所述的汽车车门内饰板中,所述的扣接部一、扣接部二和扣接部三上均开设·有扣接孔。扣接部一、扣接部二和扣接部三具有一定的弹性,车身钣金上相对应的设有凸出部,凸出部能与扣接孔扣接配合,安装时凸出部顶开扣接部一、扣接部二和扣接部三,在安装到位时凸出部刚好与扣接孔扣接配合,使得内饰板与车身钣金固定的更牢固。在上所述的汽车车门内饰板中,所述的连接件通过模具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在上所述的汽车车门内饰板中,所述的板体周边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孔。在车门钣金与安装部和连接件卡接定位后,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孔将板体与车门钣金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车门内饰板具有以下优点I、通过连接件填补安装部一和安装部二之间的断口,使得安装部一、连接件和安装部二连为一体,保证了内饰板与车身钣金之间的卡接强度。2、在安装部和连接部上分别设置扣接部一、扣接部二和扣接部三,保证了在内饰板安装时能迅速定位,且保证了定位强度,方便后续将内饰板固定到车身钣金上的工序,增加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内饰板与连接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连接件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11、板体;121、安装孔;131、固定孔;211、安装部;212、断口 ;221、安装部一 ;222、扣接部一 ;231、安装部二 ;232、扣接部二 ;251、扣接孔;311、连接件;321、本体;322、定位孔;331、连接部;341、扣接部三;351、连接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I至图4所示,一种汽车车门内饰板,如图I、图2所示,包括板体111,板体111上部向外弯折为安装部211,安装部211与板体111之间形成用于将板体111卡接在车门钣金上的卡槽,板体111中部还开设有用于固定中部装饰板的安装孔121,安装孔121的上边沿斜向朝向板体111的上部;板体111周边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孔131,本实施例中固定孔131为六个,固定孔131沿板体111周边均匀分布,在车门钣金与安装部211和连接件311卡接定位后,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孔131将板体111与车门钣金固定。如图I、图2所示,安装部211为分段式结构,即安装部一 221和安装部231,安装部一 221和安装部231之间为断口 212,安装部一 221、安装部二 231和安装孔121通过模具与内饰板一体成型,安装部一 221和安装部二 231之间的断212位于安装孔121上边沿靠近板体111上部处;断口 212处可拆卸连接有能将安装部一 221和安装部二 231连成一体且使安装部一 221与板体111之间形成的卡槽和安装部二 231与板体111之间形成的卡槽相连通的连接件311。如图3、图4所示,连接件311通过模具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连接件311包括呈板状的本体321,本体321上部向外弯折为连接部331,连接部331的长度与断口 212的长度 相同,连接部331与本体321之间形成连接槽351,本体321可拆卸固定在安装部一 221和安装部二 231之间的板体111上,连接槽351与上述安装部一 221与板体111之间形成的卡槽和安装部二 231与板体111之间形成的卡槽相连通。本体321在安装时与内饰板上部的板体111贴合固定,连接部331与安装部211形状相同,安装后连接部331能将安装部一221和安装部二 231连接成一体,连接槽351与卡槽的开口方向相同,安装内饰板前先将连接件311固定到内饰板上,再将车身钣金与卡槽及连接槽351卡接使得内饰板固定在车身钣金上。本体321通过若干螺钉固定在上述安装部一 221和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门内饰板,包括板体(111),所述的板体(111)上部向外弯折为安装部(211),所述的安装部(211)与板体(111)之间形成用于将板体(111)卡接在车门钣金上的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部(211)为分段式结构,即安装部一(221)和安装部(231),所述的安装部一(221)和安装部(231)之间为断口(212),所述的断口(212)处可拆卸连接有能将安装部一(221)和安装部(231)连成一体且使安装部一(221)与板体(111)之间形成的卡槽和安装部(231)与板体(111)之间形成的卡槽相连通的连接件(3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亚君张明明李冠蓬梁文伟李国林李宏华李功赋吴成明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