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车门结构设计以及装设了该车门的汽车。
技术介绍
车门作为本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车身侧面最富变化和最受人关注的对象。一 方面,车门作为车身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风格、强度、刚度、可靠性及工艺性等必 需满足车身整体性能的要求;另一方面,车门结构自身的视野性、安全性、密封等性能不仅 对整个车身结构性能影响较大,而且也是车门功能要求的重要部分。在国家政策和全球低碳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随着人们对于降低交通工具的燃油 排放性能要求越来越明确,兼具传统燃料的汽车的安全、动力的优势和电动自行车的便捷、 环保等优点的微型电动车应运而生。然而,就传统的单侧双门微型车而言,由于受到整车 尺寸的限制而导致车门前后分布空间狭窄而不利于驾乘人员入座、车身B柱截面偏窄、侧 撞安全性能薄弱等问题,而且还存在着诸如车门结构设计冗余、整车设计复杂、组装工艺复 杂、车门系统能耗比重增加等弊端,因此不利于实现该微型车节能减排的目标。在申请号为200610030056. 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乘用车车门,其 包括车门内板、车门外板以及车门附件。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门,其包括车门窗框、车门外板、车门内板以及车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内板通过包边与所述车门外板相连接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封闭腔,所述车门铰链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的前端,并且所述车门还包括:门锁加强板,其在所述封闭腔内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后视镜支架,其在所述封闭腔内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防撞杆支架,其在所述封闭腔内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限位加强板,其在所述封闭腔内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车门减震横梁,其后端被固定到所述门锁加强板上,前端被固定到所述后视镜支架上;以及车门防撞杆,其后端被固定到所述防撞杆支架上,前端被固定到所述限位加强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其包括车门窗框、车门外板、车门内板以及车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内板通过包边与所述车门外板相连接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封闭腔,所述车门铰链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的前端,并且所述车门还包括 门锁加强板,其在所述封闭腔内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 后视镜支架,其在所述封闭腔内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 防撞杆支架,其在所述封闭腔内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 限位加强板,其在所述封闭腔内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 车门减震横梁,其后端被固定到所述门锁加强板上,前端被固定到所述后视镜支架上;以及 车门防撞杆,其后端被固定到所述防撞杆支架上,前端被固定到所述限位加强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还包括缓冲支架,其在所述封闭腔内被粘接在所述车门外板的内壁上,并且所述车门防撞杆的中部被固定到所述缓冲支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还包括车门铰链加强板,在所述封闭腔内被装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用于增强所述车门铰链安装处的强度。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干,所述车门窗框包括B柱窗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宏建,王光耀,曹广军,李志祥,沈佳,孙成智,戴轶,汤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