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悬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0071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简单的结构来提高被安装成联接左右一对车轮悬架构件的副车架的刚性,并且适当地安装稳定器。安装成将左右一对车轮悬架构件(2)联接起来的副车架(3)包括:横向构件(31),设置有支撑侧连杆(5,6)的端部的侧连杆支撑部(14,18);左右一对侧构件(33),分别从横向构件(31)的相对的车辆宽度外端部中的各自一个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以及左右一对加固构件(35),分别加固横向构件(31)的侧连杆支撑部(14,18)或其附近和侧构件(33)中的一个之间的联接部。稳定器(10)被安装在横向构件(31)上方以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从而联接左右车轮悬架构件(2),加固构件(35)分别设置有可扭转地支撑稳定器(10)的稳定器支撑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悬架设备,该车辆悬架设备具备:车轮承载构件,适于可旋转地承载车轮;左右一对车轮悬架构件,分别包括侧连杆,该侧连杆具有被安装到车轮承载构件的一端部;以及副车架,被安装成将左右车轮悬架构件联接起来。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如下面的专利文献1公开那样,在用于通过拖拽臂(trailing arm)和上下侧连杆使车轮悬浮的车辆后悬架结构(其中,所述拖拽臂与车轮承载构件相结合以沿着车辆的长度(前后)方向(以下简称为“车辆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上下侧连杆沿着车辆的宽度(左右)方向、以彼此大致平行的关系并且在从平面看时与拖拽臂成锐角延伸)中,已经实现了一种技术,即:稳定器被设置成将左右一对车轮悬架构件联接起来,该稳定器被固定地安装到车轮悬架构件的固定角度被设定成允许该稳定器基本平行于车轮的瞬时旋转轴,该车轮的瞬时旋转轴是将在车轮停止或静止状态下的上下方侧连杆限定的视旋转中心(apparent rotation center)、和拖拽臂的枢轴点连接而成,由此防止稳定器和车轮悬架构件之间产生扭矩以保证这两者之间的安装部的可靠性。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2002-46443A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车辆后悬架结构中,稳定器布置在副车架下方,该副车架被安装成将左右车轮悬架构件联接起来,稳定器支撑部分被安装在副车架的后方以支撑稳定器的中间部分,并且通过安装在副车架的后方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夹紧支架被固定到车身(以便使稳定器被安装到车身)。然而,存在着例如以下问题:在布置方面很难适当地安装稳定器夹紧支架而不会干涉副车架,并且通过夹紧支架来支撑稳定器的状态容易变得不稳定。考虑到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悬架设备,通过采用简单的结构来有效地提高被安装成将左右车轮悬架构件联接起来的副车架的刚性,并且适当地安装稳定器以有效地实现其功能。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悬架设备,其具备:车轮承载构件(1),适于可旋转地承载车轮;左右一对车轮悬架构件(2;7),分别包括侧连杆(5,6),该侧连杆(5,6)具有被安装到所述车轮承载构件(1)的一端部;副车架(3),被安装成将所述左右车轮悬架构件联接起来;以及稳定器(10)。所述副车架(3)包括:横向构件(31),被安装成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设置有支撑所述侧连杆(5,6)的另一端部的侧连杆支撑部(14,18);左右一对侧构件(33),分别从所述横向构件的相对的车辆宽度外端部中的各自一个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以及左右一对加固构件(35),分别加固所述横向构件(31)的所述侧连杆支撑部(14,18)或其附近和所述侧构件(33)中的一个之间的联接部。所述稳定器(10)被安装于在竖直方向上比所述横向构件(31)更高的位置。所述稳定器(10)具有:稳定器本体(49),设置成沿着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以及左右一对延伸部(50),分别从所述稳定器本体(49)的左右端部中的各自一个沿着所述车辆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加固构件(35)分别设置有稳定器支撑部分(47),所述稳定器支撑部分(47)可滚动地支撑所述稳定器本体(49)的所述左右端部中对应的一个端部;并且所述延伸部(50)分别具有远端,所述远端通过联接杆(25)联接到所述左右车轮悬架构件(2;7)中对应的一个。在本专利技术中,车辆悬架设备设置有加固构件,加固构件分别加固横向构件的侧连杆支撑部或其附近和侧构件中的一个侧构件之间的联接部,从而可以有效地加固设置在横向构件中的侧连杆支撑部或其附近和侧构件之间的联接部,以便有效地提高副车架的刚性。另外,稳定器(10)被安装在比横向构件更高的位置,其具有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稳定器本体(49)和左右延伸部(50),该左右延伸部(50)分别从稳定器本体(49)的左右端部中的各自一个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而且,加固构件(35)分别设置有稳定器支撑部分,该稳定器支撑部分可滚动地支撑稳定器本体(49)的左右端部中对应的一个端部,延伸部(50)分别具有通过联接杆(25)联接到左右车轮悬架构件(2;7)中对应的一个的远端。这样使得可以将稳定器本体稳定地支撑到横向构件并且减少稳定器支撑部分和位于稳定器本体左右端部的延伸部之间的车辆宽度偏移量(距离)。此外,在车辆转向期间输入一个车轮悬架构件的负载能够通过联接杆和延伸部被高效地传递到稳定器本体,以使得稳定器本体被可靠地扭曲以便有效地产生反作用力,用于抑制车身的滚动位移。换句话说,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利用简单结构将稳定器安装在适当位置以有效地实现其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悬架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悬架设备的俯视图。图3是悬架设备的前视图。图4是悬架设备的侧视图。图5是说明悬架设备的局部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说明加固构件的特定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沿着图2中的线VII-VII的截面图。图8是说明转向力的作用状态的说明性示意图。图9是说明转动外轮的示意性结构的立体图。图10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应力作用在转动外轮上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转动外轮的内束(toe-in)特征的图表。图12是说明比较例中当应力作用在转动外轮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3是说明比较例中的转动外轮的内束特征的图表。图14是说明车轮颠簸量(wheel bump amount)和车轮的内束角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表。图15是说明车轮颠簸量和车轮的外倾角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表。图16是说明车轮颠簸量和滚动中心高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表。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3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悬架设备。悬架设备包括:车轮承载构件1,由铸造材料等制成并且适于可旋转地承载包括车辆的后轮的车轮;左右一对车辆悬架构件2,分别支撑车轮承载构件1;以及副车架3,布置在车身的后面以将左右车辆悬架构件2联接起来。车轮悬架构件2分别包括:拖拽臂4,其一端部被安装到车轮承载构件1;一对上下方侧连杆5、6,各自的一端部被可摆动地安装到车轮承载构件1,各自的另一端部被车身可摆动地支撑,并且分别被安装成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下连杆7,布置在上下方侧连杆的后方;减震器8,其下端被车轮承载构件1支撑;悬架弹簧9,其下端被下连杆7支撑;以及稳定器10,被安装成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经过副车架3上方。拖拽臂4形成为组件,该组件是通过钢板受到按压成形而制成的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30 JP 2010-1500501.一种车辆悬架设备,具备:车轮承载构件(1),适于可旋转地承载车轮;左右一对
车轮悬架构件(2;7),分别包括侧连杆(5,6),该侧连杆(5,6)具有被安装到所述车
轮承载构件(1)的一端部;副车架(3),被安装成将所述左右车轮悬架构件联接起来;
以及稳定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3)包括:
横向构件(31),被安装成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设置有支撑所述侧连杆(5,6)
的另一端部的侧连杆支撑部(14,18);
左右一对侧构件(33),分别从所述横向构件的相对的车辆宽度外端部中的各自一个
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以及
左右一对加固构件(35),分别加固所述横向构件(31)的所述侧连杆支撑部(14,
18)或其附近和所述侧构件(33)中的一个之间的联接部;其中,
所述稳定器(10)被安装于在竖直方向上比所述横向构件(31)更高的位置,所述稳
定器(10)具有稳定器本体(49)和左右一对延伸部(50),所述稳定器本体(49)设置
成沿着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左右一对延伸部(50)分别从所述稳定器本体(49)
的左右端部中的各自一个沿着所述车辆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加固构件(35)分别设置有稳定器支撑部分(47),所述稳定器支撑部分(47)
可滚动地支撑所述稳定器本体(49)的所述左右端部中对应的一个端部;并且
所述延伸部(50)分别具有远端,所述远端通过联接杆(25)联接到所述左右车轮悬
架构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口弘晃田中正显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