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悬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0359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悬架,包括油缸、储能器和阻尼调节单元,所述油缸的无杆腔和所述油缸的有杆腔分别连接有所述储能器,所述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储能器之间、所述油缸的有杆腔与所述储能器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阻尼调节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两个储能器和对应的阀组,实现刚度连续调节,提高车辆抗侧倾和抗侧翻性能,大幅提升了车辆舒适性、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增大了与油缸的无杆腔连接的储能器的总气室容积,从而降低了悬架的刚度,使得悬架较软,车辆行驶更加平稳、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悬架
,具体涉及一种双气室主动控制油气悬架。
技术介绍
汽车悬架系统如同人的双腿,对于汽车行驶安全性、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们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悬架隔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悬架是汽车行驶过程中隔离路面激励的关键部件,传统的被动悬架阻尼和刚度设计完成后都不能调节,整车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不可兼顾,目前的汽车油气悬架主要是互联油气悬架,通过不同车轮悬架上下油缸互联提高抗侧倾性能,均衡分布多轴汽车轮荷,但悬架刚度和阻尼不能调节,汽车在平滑路面、越野路面、空载、满载等不同工况下整车平顺性和行驶安全性不能得到有效改善。综上所述,现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刚度可以根据车辆载荷不同而改变,使车身固有频率能够根据需要连续调节,悬架阻尼可以根据行驶工况多级调节,使不同行驶工况都能达到最优刚度和阻尼的油气悬架,以大幅提升汽车舒适性、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气室主动控制油气悬架。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气室主动控制油气悬架,包括油缸、储能器和阻尼调节单元,所述油缸的无杆腔和所述油缸的有杆腔分别连接有所述储能器,所述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储能器之间、所述油缸的有杆腔与所述储能器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阻尼调节单元。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阻尼调节单元包括两个单向阀、常通孔和至少一个电磁阀,两个所述单向阀并联设置,且方向相反;所述常通孔和所有的所述电磁阀并联设置,且均与其中一个所述单向阀串联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储能器内设有隔膜,所述隔膜的外沿与所述储能器的内壁连接,所述隔膜将所述储能器分为上储能空间和下储能空间,所述下储能空间和所述油缸的有杆腔或所述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下储能空间用于存储液体,所述上储能空间用于密封气体。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隔膜由橡胶材料制成。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油缸的无杆腔和所述油缸的有杆腔均与所述油箱连通,且所述油缸的无杆腔、所述油缸的有杆腔与所述油箱之间均设置有溢流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两个储能器和对应的阀组,实现刚度连续调节,提高车辆抗侧倾和抗侧翻性能,大幅提升了车辆舒适性、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增大了与油缸的无杆腔连接的储能器的总气室容积,从而降低了悬架的刚度,使得悬架较软,车辆行驶更加平稳、舒适;油缸的无杆腔分别与其余的第二储能器连接,具体的,无杆腔连接的储能器再并联一个储能器,中间通过电磁阀控制,相当于又增加了一个储能器,能够调整与油缸的无杆腔连接的储能器的数量,从而改变了与油缸的无杆腔连接的储能器的总气室容积,实现调整悬架刚度的目的;需要连续调节悬架刚度时,通过换向阀和与其连接的第四电磁阀交替向油缸的有杆腔和油缸的无杆腔充入液压油,直至达到设定的刚度;而车身高度不变,需要降低悬架刚度,通过换向阀,油缸内的高压油液交替流入邮箱,悬架刚度相应减小到设定值;车辆载荷变化时,悬架刚度随车辆载荷增加或减少而成比例增减,因此车辆簧上质量固有频率在不同载荷下基本不变,车辆在满载或空载状况都有一致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同时也可以手动设定调节悬架刚度而改变悬架簧上质量固有频率。悬架刚度可以由驾驶员设定,也可以根据行驶工况、载荷等自动控制,悬架固有频率因此可以连续调节,满足特定行驶工况需求,提高行驶舒适性;在悬架压缩或伸张时,分别通过第一阀组和第二阀组提供多级阻尼力,形成大阻尼、中大阻尼、中小阻尼、小阻尼的级基础阻尼,每一级阻尼通过悬架控制器根据路面情况自适应调节阻尼大小,无杆腔阀组将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并联,打开第二电磁阀或第三电磁阀形成一个节流孔,压缩阻尼减小,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都打开,压缩阻尼最小,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都关闭,压缩阻尼最大;压缩行程有杆腔油液通过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自由流入,避免了悬架快速运动时产生气穴现象降低悬架性能,避免对油缸造成点蚀破坏。车辆正常行驶在水平路面,悬架自动调节处于中小阻尼,提高乘坐舒适性,也可以根据驾驶人员需要进行手动调节;采用中央储能器可以快速向油缸的有杆腔和油缸的无杆腔充入液压油,大幅降低能耗;采用主动控制算法,在不同行驶工况和车辆载荷下,车辆都有最佳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而且通过向油缸无杆腔充入或释放液压油,车身高度可以连续调节;通过设置溢流阀,当车轮遇到特别大的冲击,可以防止油缸内部压力过高而损坏,提供过载保护功能,避免油缸油封等在冲击压力下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双气室主动控制油气悬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油缸;2、动力单元;3、储能器;31、第一储能器;32、第二储能器;33、隔膜;4、第一阀组;41、第一单向阀;42、第二单向阀;43、第一电磁阀;44、第一常通孔;5、第二阀组;51、第三单向阀;52、第四单向阀;53、第二电磁阀;54、第三电磁阀;55、第二常通孔;6、溢流阀;7、第四电磁阀;8换向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气室主动控制油气悬架,包括油缸1、储能器3和阻尼调节单元,所述油缸1的无杆腔和所述油缸1的有杆腔分别连接有所述储能器3,所述油缸1的无杆腔与所述储能器3之间、所述油缸1的有杆腔与所述储能器3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阻尼调节单元。优选的改进,所述阻尼调节单元包括两个单向阀、常通孔和至少一个电磁阀,两个所述单向阀并联设置,且方向相反;所述常通孔和所有的所述电磁阀并联设置,且均与其中一个所述单向阀串联设置。具体的,所述阻尼调节单元包括第一阀组4和第二阀组5,所述第一阀组4设置于所述油缸1的无杆腔与所述储能器3之间,所述第二阀组5设置于所述油缸1的有杆腔与所述储能器3之间;所述第一阀组4包括第一单向阀41、第二单向阀42、第一电磁阀43和第一常通孔44,所述第一单向阀41和所述第二单向阀42并联设置,且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电磁阀43和所述第一常通孔44并联设置,且均与所述第一单向阀41相串联;所述第二阀组5包括第三单向阀51、第四单向阀52、第二电磁阀53、第三电磁阀54和第二常通孔55,所述第三单向阀51和所述第四单向阀52并联设置,且方向相反;所述第二电磁阀53、所述第三电磁阀54和所述第二常通孔55均并联设置,且均与所述第三单向阀51相串联。需要连续调节悬架刚度时,通过换向阀8和与其连接的第四电磁阀7交替向油缸1的有杆腔和油缸1的无杆腔充入液压油,直至达到设定的刚度;而车身高度不变,需要降低悬架刚度,油缸1上下腔液压油交替流入油箱,悬架刚度相应减小到设定值;车辆载荷变化时,悬架刚度随车辆载荷增加或减少而成比例增减,因此车辆簧上质量固有频率在不同载荷下基本不变,车辆在满载或空载状况都有一致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同时也可以手动设定调节悬架刚度而改变悬架簧上质量固有频率。悬架刚度可以由驾驶员设定,也可以根据行驶工况、载荷等自动控制,悬架固有频率因此可以连续调节,满足特定行驶工况需求,提高行驶舒适性。在悬架压缩或伸张时,分别通过第一阀组4和第二阀组5提供多级阻尼力,形成大阻尼、中大阻尼、中小阻尼、小阻尼的4级基础阻尼,每一级阻尼通过悬架控制器根据路面情况自适应调节阻尼大小,无杆腔阀组将第二电磁阀53和第三电磁阀54并联,打开第二电磁阀53或第三电磁阀54形成一个节流孔,压缩阻尼减小,第二电磁阀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1)、储能器(3)和阻尼调节单元,所述油缸(1)的无杆腔和所述油缸(1)的有杆腔分别连接有所述储能器(3),所述油缸(1)的无杆腔与所述储能器(3)之间、所述油缸(1)的有杆腔与所述储能器(3)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阻尼调节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1)、储能器(3)和阻尼调节单元,所述油缸(1)的无杆腔和所述油缸(1)的有杆腔分别连接有所述储能器(3),所述油缸(1)的无杆腔与所述储能器(3)之间、所述油缸(1)的有杆腔与所述储能器(3)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阻尼调节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调节单元包括两个单向阀、常通孔和至少一个电磁阀,两个所述单向阀并联设置,且方向相反;所述常通孔和所有的所述电磁阀并联设置,且均与其中一个所述单向阀串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器(3)内设有隔膜(33),所述隔膜(33)的外沿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文丽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口舒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