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电纤维材料领域,尤其涉及。技术背景导电塑料一般分为结构型和复合型两大类,结构型材料合成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 目前价格相当昂贵;复合型是由导电性物质与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该类别成本稍低, 可以满足各种成型要求,是一类已被广泛应用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复合型导电塑料根 据导电填料的不同可分为抗静电剂系、晶须系、金属系(各种金属粉末、纤维、片等)、 碳系(炭黑、石墨等),可以根据制品电阻值的不同要求进行调节生产。通过填加导电填料、添加剂或两者的混合物可以使塑料具有导电性,从而使其具有 防静电或抗电磁/无线电干扰的能力。高比表面的填料(其长径比大于1)添加量在达到 形成导电网络的最低量时,导电性足够满足要求,且保持材料的基本性能和表面光滑。 通常使用的是纤维状填料,包括碳纤维、金属纤维和涂覆金属的纤维,还有其它类型的 填料,如碳粉和金属薄片等。最近,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纳米碳纤维的应用上,因为只要 很少添加量即可获得较高的导电性,而且保持塑料特性。黄铜短纤维填充的复合体系具有优异的电磁波屏蔽效果,却难以满足实用化提出的 阻燃、低比重、良好的制品外观等要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微细导电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微细粉体预先放置在底部为锥形的喷管(3)中,喷管(3)的进气口接有氩气钢瓶1,喷管的顶部密封,接有粉体输出管(4),当氩气钢瓶1的输出压力为0.5Mpa时,喷管(3)内的粉末呈沸腾状态,悬浮于气体中的粉末经过粉体输出管(4),伴随高速流动的氩气进入到沉积室内;在粉末自然沉降过程中,受到沉降室底部两片电极之间的静电场作用,粉体粒子重新聚集,形成链状聚集体;在氩气保护下,经过900℃高温烧结,链状聚集体变成微细短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锋,王志强,王宁会,王进君,王翠华,李思国,任泽成,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