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纯钛表面产生多 级尺寸的微/纳米结构层的制作方法。技术背景钛和钛合金材料因其密度小、比强度高、热传导率低、线收縮率小、对x线呈半阻射性、无磁性、耐腐蚀性好,因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仪表、生物医用材料和日用工业等领域。但使用的时候, 常常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改性,目的是为了得到性能更优越的表面,如 通过增加表面的粗糙度来增加比表面积和比表面能,或通过表面纳米 化来改变表面的微观结构,提高材料应用性能等。目前应用较多的是 通过酸(碱)腐蚀来增加表面的粗糙度。粗糙表面增加了材料的比表面 积,加大了表面与环境的接触,加快表面的反应。纳米二氧化钛具有细小的晶体尺寸及独特的纳米尺寸效应、表面 效应、协同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其展现出许多纳米特性,如 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中心多、表面反应活性高、强烈的吸附能力和 较高的催化能力,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耐腐蚀等性能,具有重大的应 用价值。近年来,纳米二氧化钛广泛用作催化剂、高分子材料的改性 剂和增强剂、空气净化剂、抗菌剂、涂料、化工污水处理剂、生物材 料、化妆品及医药行业。因此, ...
【技术保护点】
在纯钛表面产生多级尺寸的微/纳米结构层的方法,得到管径40-120nm,管长800-2000nm的纳米管均匀分布在微米级孔表面,该多级微/纳米结构层的孔尺寸范围为40nm-60μm;钛材料置于无氧酸腐蚀液中腐蚀生成微米级孔表面;反应后经过阳极氧化处理获得表面纳米构造;最后经退火热处理转变为锐钛晶型,包含以下步骤:1)、钛材经清洗后在60℃酸腐蚀液中做表面腐蚀处理,所述无氧酸腐蚀液为含有0.45-0.9mol/L氯化钙和6.2mol/L的盐酸的混合液;腐蚀时间10-24小时;反应后清洗、干燥钛片;2)、由1)得到钛材放入1mol/L磷酸二氢铵和0.2-0.6mol/L的氢氟酸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波,高玲,刘达理,翁杰,鲁雄,汪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