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前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9743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前照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是以往只能得到使行驶用的配光图案扩散而成的DTL用的配光图案。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第一灯单元(4)和第二灯单元(5)。第一灯单元(4)具备半导体型光源(14)、反射器(15)、遮光罩(16)和驱动机构(17)。反射器(15)具有第一反射面(21)和第二反射面(22)。第一反射面(21)照射侧方用配光图案(CPL、CPR)。第二反射面(22)照射远光用配光图案(HP)。其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除了侧方用配光图案(CPL、CPR)以外还能得到点用配光图案、扩散用配光图案等任意的辅助用配光图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前照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前照灯,该车辆用前照灯具备:切换并照射辅助用配光图案和远光用(行驶用)配光图案的第一灯单元;以及照射近光用(错车用)配光图案的第二灯单元。
技术介绍
这种车辆用前照灯一直以来就有(例如,专利文献1)。以下对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进行说明。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具备:通过切换扩散透镜来切换并照射DTL用配光图案和行驶用配光图案的光源单元;以及照射错车用配光图案的光源单元。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通过切换扩散透镜,使来自光源的发光元件的光不通过扩散透镜而是作为行驶用配光图案进行照射,使来自光源的发光元件的光通过扩散透镜并作为使行驶用的配光图案扩散而成的DTL用配光图案进行照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8178号公报然而,在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中,只能得到使行驶用配光图案扩散而成的DTL用配光图案(辅助用的配光图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是,在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中,只能得到使行驶用的配光图案扩散而成的DTL用的配光图案(辅助用的配光图案)。本专利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专利技术)是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第一灯单元具备:半导体型光源;具有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反射器;遮光罩,该遮光罩以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配置,在位于第一位置时,遮蔽来自半导体型光源的光的一部分并使剩余的光入射到第一反射面,在位于第二位置时,使来自半导体型光源的光入射到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以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使遮光罩移动切换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反射面是以接近于半导体型光源近的方式而设置、且使来自半导体型光源的光中入射的光作为辅助用配光图案反射而进行照射的反射面,第二反射面是以远离半导体型光源的方式而设置在第一反射面的外侧,且使来自半导体型光源的光中入射的光作为远光用配光图案反射而进行照射的反射面。本专利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之间设有第三反射面,第三反射面是使来自半导体型光源的光中入射的光作为与第一反射面的辅助用配光图案不同的辅助用配光图案反射而进行照射的反射面。本专利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一反射面中,车辆外侧的第一反射面相对于车辆内侧的第一反射面位于后侧。本专利技术(方案4所涉及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从装备在车辆前部的左侧的第一灯单元的第一反射面照射的辅助用配光图案是,照射到从第二反射面照射的远光用配光图案的左侧及从第二灯单元照射的近光用配光图案的左侧的侧方用配光图案,从装备在车辆前部的右侧的第一灯单元的第一反射面照射的辅助用配光图案是,照射到从第二反射面照射的远光用配光图案的右侧及从第二灯单元照射的近光用配光图案的右侧的侧方用配光图案。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利用第一灯单元的第一反射面照射辅助用配光图案,利用第二反射面照射远光用配光图案,因此与仅能得到使行驶用配光图案扩散而成的DTL用配光图案(辅助用的配光图案)的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相比较,通过第一反射面的设计,能够得到任意的辅助用配光图案。例如,可得到侧方用配光图案、点用配光图案、扩散用配光图案等任意的辅助用配光图案。而且,本专利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能够将平时不照射的远光用配光图案的第一灯单元有效地用来照射辅助用配光图案。本专利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利用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之间的第三反射面照射与利用第一反射面得到的辅助用配光图案不同的辅助用配光图案,因此可得到多个辅助用配光图案。其结果,本专利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可提高辅助用配光图案的配光设计的自由度。而且,本专利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在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之间设有第三反射面,在遮光罩的停止位置精度上设定有容许公差的情况下,在遮光罩位于第一位置时,即使来自半导体型光源的光从第一反射面侧泄漏到第二反射面侧,也能够通过设置在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之间的缓冲用(光缓冲用)的第三反射面,将泄漏光有效地用作规定的辅助用配光图案。即、本专利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在遮光罩位于第一位置时,因遮光罩的位置偏移而泄漏的来自半导体型光源的光原样入射到第二反射面,能够可靠地防止该入射后的光在照射近光用配光图案时成为杂光。本专利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由于在第一反射面,车辆外侧的第一反射面相对于车辆内侧的第一反射面位于后侧,因此容易将利用第一反射面得到的辅助用配光图案转向到近光用配光图案、远光用配光图案的侧方来进行配光。其结果,本专利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最适合于将利用第一反射面得到的辅助用配光图案转向到近光用配光图案、远光用配光图案的侧方来进行配光的侧方用配光图案,而且容易进行侧方用配光图案的配光设计。本专利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如下:侧方用配光图案从装备在车辆前部的左侧的第一灯单元照射到远光用配光图案的左侧及近光用配光图案的左侧,侧方用配光图案从装备在车辆前部的右侧的第一灯单元照射到远光用配光图案的右侧及近光用配光图案的右侧。其结果,本专利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能够不被车辆用前照灯的零部件或车辆的零部件等遮蔽地照射左右两侧的侧方用配光图案,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从半导体型光源放射的光。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实施方式1,是搭载有该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车辆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除去了灯玻璃的状态的车辆用前照灯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除去了散热部件的状态的第一灯单元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第一灯单元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遮光罩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状态的图4中的V-V线剖视图。图6是表示遮光罩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状态的图4中的V-V线剖视图。图7是表示反射器的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三反射面的图4中的VII-VII线剖视图。图8是表示第二灯单元的图2中的VIII-VIII线剖视图。图9是表示近光用配光图案和左右两侧的侧方用配光图案及高架标志用配光图案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近光用配光图案和左右两侧的侧方用配光图案及跟前侧用配光图案的说明图。图11是表示远光用配光图案和左右两侧的侧方用配光图案的说明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实施方式2的除去了灯玻璃的状态的车辆用前照灯的主视图。图中:1L、1R—车辆用前照灯,2—灯壳体,3—灯玻璃,4—第一灯单元,5—第二灯单元,6—第三灯单元,7—第四灯单元,8—灯室,9—中心线,10—行驶车线,11—相对车线,12—行驶车线侧的路肩,13—相对车线侧的路肩,14—半导体型光源,15—反射器,16—遮光罩,17—驱动机构,18—散热部件,19—安装托架,20—安装部件,21—第一反射面,22—第二反射面,23—第三反射面,24、25—台阶,26—滑动导向部,27—遮光罩部,28—固定部,29—开口部,30—固定导向部,31—螺线管主体部,32—柱塞,33—连结部件,34—水平板部,35—翅片部,36—窗部,37—半导体型光源,38—反射器,39—散热部件,40—安装部件,41—反射面,42—垂直板部,43—水平板部,44—翅片部,C—车辆,F—前侧,B—后侧,U—上侧,D—下侧,L—左侧,R—右侧,HL-HR—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用前照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具备:切换并照射辅助用配光图案和远光用配光图案的第一灯单元;以及照射近光用配光图案的第二灯单元,该车辆用前照灯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灯单元具备:半导体型光源;反射器,该反射器具有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遮光罩,该遮光罩以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配置,在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时,遮蔽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的光的一部分并使剩余的光入射到上述第一反射面,在位于上述第二位置时,使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的光入射到上述第一反射面及上述第二反射面;以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使上述遮光罩移动切换到上述第一位置和上述第二位置,上述第一反射面是以接近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的方式而设置,且使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的光中入射的光作为上述辅助用配光图案反射而进行照射的反射面,上述第二反射面是以远离上述半导体型光源的方式而设置在上述第一反射面的外侧,且使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的光中入射的光作为上述远光用配光图案反射而进行照射的反射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7.26 JP 2011-1636741.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具备:切换并照射辅助用配光图案和远光用配光图案的第一灯单元;以及照射近光用配光图案的第二灯单元,上述第一灯单元具备半导体型光源,该车辆用前照灯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灯单元还具备:反射器,该反射器具有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以及在上述第一反射面和上述第二反射面之间的第三反射面;遮光罩,该遮光罩以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配置,在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时,遮蔽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的光的一部分并使剩余的光入射到上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三反射面,在位于上述第二位置时,使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的光入射到上述第一反射面、上述第二反射面以及上述第三反射面;以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使上述遮光罩移动切换到上述第一位置和上述第二位置,上述第一反射面是以接近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的方式而设置,且使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的光中入射的光作为上述辅助用配光图案反射而进行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久保泰宏安部俊也小野间庆猪狩淳
申请(专利权)人: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