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囊式密闭双层装车鹤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6731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囊式密闭双层装车鹤管;本鹤管采用气液两相双通道管路和独特的双通道结构旋转接头以及囊式密闭盖,即采用同心气液两相双通道管结构,内管为液相,外管为气相,双管合一,使得内、外管和气液两相双通道旋转接头使用同一个旋转中心,采用囊式密闭盖(气囊结构),将密闭盖伸入槽车入孔后,充气膨胀变形,牢牢贴附在入孔内壁上,囊式密闭盖可随槽车在装卸过程中的升降而升降,囊式密闭盖始终不离罐口,做到真正的密闭装车,作业完毕,进行排气,气囊收缩变小离开入孔壁,可随鹤管方便地提升出槽车口。鹤管的内外臂水平转动依靠人工手动操作,而最繁重的上下升降通过气动控制系统操作,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囊式密闭双层装车鹤管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火车、汽车槽车的密闭鹤管,一般采用两种结构一种为双管并联装车鹤管,它是由两套鹤管并联组成,一套为液相管,一套为气相管,两套鹤管安装在同一个立柱上,装车作业时两套鹤管要联动,对同轴度和平行度要求很高,加工制造难度大因而在对位操作时不能同步,操作费劲。另一种为带气相软管式装车鹤管它是密闭装车鹤管的第二代产品,它用金属(复合)软管代替原来的气相鹤管,但由于金属软管的绕性和韧性,鹤管在水平转动和上下运动时仍受制肘和干涉,操作起来不是很灵活。上述两种结构的鹤管已不能满足现今的安全、环境及卫生评价要求,也不符合HSE标准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操作轻便灵活、安全性能高、密封效果好、气液两相双通道管路和独特的双通道结构旋转接头的囊式密闭双层装车鹤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囊式密闭双层装车鹤管,包括立柱、防溢报警装置、锁紧装置、液相接口法兰、气相接口法兰、液相管、旋转接头、外臂、平衡器、排空阀、密闭盖、伸缩垂管和伸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囊式密闭双层装车鹤管上设有气缸和控制气缸上下运动以及控制密闭盖密封动作的气动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囊式密闭双层装车鹤管,包括立柱(1)、防溢报警装置(3)、锁紧装置(4)、液相接口法兰(5)、气相接口法兰(7)、液相管(8)、旋转接头(10)、外臂(12)、平衡器(13)、排空阀(14)、密闭盖(16)、伸缩垂管(18)和伸缩管(20),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囊式密闭双层装车鹤管上设有气缸(11)和控制气缸上下运动以及控制密闭盖(16)密封动作的气动控制箱(2),该气动控制箱(2)设置在立柱(1)上,气缸(11)设置在外臂(12)上;所述的密闭盖(16)为囊式密闭盖,该囊式密闭盖(16)是由外囊、气囊和套管构成,其气囊设置在外囊內,外囊套装固定在套管上,套管上端设有气相直管,即气相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囊式密闭双层装车鹤管,包括立柱(I)、防溢报警装置(3)、锁紧装置(4)、液相接口法兰(5)、气相接口法兰(7)、液相管(8)、旋转接头(10)、外臂(12)、平衡器(13)、排空阀(14)、密闭盖(16)、伸缩垂管(18)和伸缩管(20),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囊式密闭双层装车鹤管上设有气缸(11)和控制气缸上下运动以及控制密闭盖(16 )密封动作的气动控制箱(2 ),该气动控制箱(2 )设置在立柱(I)上,气缸(11)设置在外臂(12)上; 所述的密闭盖(16)为囊式密闭盖,该囊式密闭盖(16)是由外囊、气囊和套管构成,其气囊设置在外囊内,外囊套装固定在套管上,套管上端设有气相直管,即气相直管为外管,伸缩垂管(18)为内管,气相直管与伸缩垂管(18)上部套装而形成气液两相双层通道结构的双层管(19),伸缩垂管(18)上部与套管上端的气相直管之间形成环形气道; 所述的囊式密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自强李英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市自强油气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