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头移动式卸车鹤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43554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3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头移动式卸车鹤管,属于鹤管技术领域。它包括液压缸、第一气动马达、第二气动马达、第一移动小车、第二移动小车和卸油装置,第一移动小车包括第一车轮和第一气动马达,第一车轮置于设于第二移动小车上设有的第一轨道上;第二移动小车包括第二车轮和第二气动马达,第二车轮置于桁架上设有的第二轨道上;第一移动小车中部竖直固定有1-5个相同的卸油装置且相互独立,卸油装置包括潜油泵系统、液压缸、伸缩垂管、液相管和吸油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一个装卸工位满足多品种介质装卸作业,各介质鹤管相互独立,保证介质不受污染,且极大的降低成本;并采用正压卸油,鹤管不存在气阻、气蚀现象,并可以极大地提高卸油速度,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头移动式卸车鹤管
本专利技术属于鹤管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头移动式卸车鹤管。
技术介绍
目前,卸槽车用鹤管种类较多,但由于大多数卸油鹤管在高气温、低压区卸槽时极易产生气阻,气蚀现象,使各地油库不得不在卸油系统上增设潜油泵。并且现有技术中一般鹤管都是单头安装,如装卸几种不同介质,装卸鹤管就得有几个,既占场地,电液控制系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鹤管的平移和升降及转动采用五个旋转接头,才能满足伸缩管三个坐标的移动,这种结果有动密封点多,易造成泄漏点。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头移动式卸车鹤管,其可在一个装卸工位满足多品种介质装卸作业,各介质鹤管相互独立,保证介质不受污染,且极大的降低成本;并采用正压卸油,鹤管不存在气阻、气蚀现象,并可以极大地提高卸油速度,提高效率。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头移动式卸车鹤管,包括液压缸、第一气动马达、第二气动马达、第一移动小车、第二移动小车和卸油装置,所述第一移动小车包括第一车轮和第一气动马达,所述第一车轮有四个并两两成对的由车轴固定连接,且其中一对所述第一车轮由固定在所述第一移动小车上的第一气动马达通过涡轮蜗杆传动来驱动,所述第一车轮置于设于所述第二移动小车上设有的第一轨道上;所述第二移动小车包括第二车轮和第二气动马达,所述第二车轮有四个并两两成对的由车轴固定连接,且其中一对所述第二车轮由固定在所述第二移动小车上的第二气动马达通过涡轮蜗杆传动来驱动,所述第二车轮置于桁架上设有的第二轨道上;所述第一移动小车中部竖直固定有1-5个相同的卸油装置且相互独立,所述卸油装置包括潜油泵系统、竖直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小车中部的液压缸、套接在所述液压缸内部并向下延伸的伸缩垂管、固定并连通在所述伸缩垂管的液相管和设于所述伸缩垂管底部的吸油口;所述潜油泵系统包括设于所述伸缩垂管下端的潜油泵、和所述潜油泵连通的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进油管和出油管分别连通设于泵液压油的叶片泵的进出油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小车中部竖直固定有2个相同的卸油装置。更进一步地,所述吸油口圆周处向下延伸有多个等夹角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支撑爪。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可在一个装卸工位满足多品种介质装卸作业,各介质鹤管相互独立,保证介质不受污染,且极大的降低成本;(2)本专利技术采用正压卸油,鹤管不存在气阻、气蚀现象,并可以极大地提高卸油速度,提高效率;(3)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多头移动式卸车鹤管,包括液压缸1、第一气动马达16、第二气动马达6、第一移动小车2、第二移动小车4和卸油装置,所述第一移动小车2包括第一车轮3和第一气动马达16,所述第一车轮3有四个并两两成对的由车轴固定连接,且其中一对所述第一车轮3由固定在所述第一移动小车2上的第一气动马达16通过涡轮蜗杆传动来驱动,所述第一车轮3置于设于所述第二移动小车4上设有的第一轨道14上;所述第二移动小车4包括第二车轮15和第二气动马达6,所述第二车轮15有四个并两两成对的由车轴固定连接,且其中一对所述第二车轮15由固定在所述第二移动小车4上的第二气动马达6通过涡轮蜗杆传动来驱动,所述第二车轮15置于桁架上设有的第二轨道5上;所述第一移动小车2中部竖直固定有1-5个相同的卸油装置且相互独立,所述卸油装置包括潜油泵系统、竖直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小车2中部的液压缸1、套接在所述液压缸1内部并向下延伸的伸缩垂管8、固定并连通在所述伸缩垂管8的液相管7和设于所述伸缩垂管8底部的吸油口9;所述潜油泵系统包括设于所述伸缩垂管8下端的潜油泵11、和所述潜油泵11连通的进油管12和出油管13,所述进油管12和出油管13分别连通设于泵液压油的叶片泵的进出油口。另外,所述第一移动小车2中部竖直固定有2个相同的卸油装置。所述吸油口9圆周处向下延伸有多个等夹角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支撑爪10,提高对槽罐车底部油品的吸油效果,减少槽罐车底部的剩油,降低油品的浪费。使用时,首先分别启动气动第一气动马达和第二气动马达,来分别对应的驱动第一移动小车和第二移动小车,使得伸缩垂管对准槽罐车罐口,定位后,立即停止所述第一气动马达和第二气动马达,然后伸长液压缸,将伸缩垂管放下,直至所述潜油泵和吸油口进入到所述槽罐车底部处,然后启动叶片泵、潜油泵并进行吸油操作,叶片泵的液压油依次经过正压输油管路、进油管、潜油泵、出油管、负压输油管路,然后回到叶片泵,从而带动潜油泵将槽罐车内的液体由吸油口、伸缩垂管、液相管,从而实现卸油的操作。卸车完毕后,关闭叶片泵、潜油泵和吸油操作,并收缩液压缸,带动伸缩垂管上升,待伸缩管带动潜油泵和吸油口脱离槽罐车罐口后,即完成装车。以上示意性的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头移动式卸车鹤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头移动式卸车鹤管,包括液压缸(1)、第一气动马达(16)和第二气动马达(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移动小车(2)、第二移动小车(4)和卸油装置,所述第一移动小车(2)包括第一车轮(3)和第一气动马达(16),所述第一车轮(3)有四个并两两成对的由车轴固定连接,且其中一对所述第一车轮(3)由固定在所述第一移动小车(2)上的第一气动马达(16)通过涡轮蜗杆传动来驱动,所述第一车轮(3)置于设于所述第二移动小车(4)上设有的第一轨道(14)上;所述第二移动小车(4)包括第二车轮(15)和第二气动马达(6),所述第二车轮(15)有四个并两两成对的由车轴固定连接,且其中一对所述第二车轮15由固定在所述第二移动小车(4)上的第二气动马达(6)通过涡轮蜗杆传动来驱动,所述第二车轮(15)置于桁架上设有的第二轨道(5)上;所述第一移动小车(2)中部竖直固定有1‑5个相同的卸油装置且相互独立,所述卸油装置包括潜油泵系统、竖直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小车(2)中部的液压缸(1)、套接在所述液压缸(1)内部并向下延伸的伸缩垂管(8)、固定并连通在所述伸缩垂管(8)的液相管(7)和设于所述伸缩垂管(8)底部的吸油口(9);所述潜油泵系统包括设于所述伸缩垂管(8)下端的潜油泵(11)、和所述潜油泵(11)连通的进油管(12)和出油管(13),所述进油管(12)和出油管(13)分别连通设于泵液压油的叶片泵的进出油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头移动式卸车鹤管,包括液压缸(1)、第一气动马达(16)和第二气动马达(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移动小车(2)、第二移动小车(4)和卸油装置,所述第一移动小车(2)包括第一车轮(3)和第一气动马达(16),所述第一车轮(3)有四个并两两成对的由车轴固定连接,且其中一对所述第一车轮(3)由固定在所述第一移动小车(2)上的第一气动马达(16)通过涡轮蜗杆传动来驱动,所述第一车轮(3)置于设于所述第二移动小车(4)上设有的第一轨道(14)上;所述第二移动小车(4)包括第二车轮(15)和第二气动马达(6),所述第二车轮(15)有四个并两两成对的由车轴固定连接,且其中一对所述第二车轮15由固定在所述第二移动小车(4)上的第二气动马达(6)通过涡轮蜗杆传动来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哲王信金晶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金宇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