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悬架用上减震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7299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3 0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悬架用上减震支撑,用于汽车后悬架减震器与汽车车身之间的连接,所述上减震支撑包括一个内设有空腔的壳体,在该壳体的空腔内嵌有弹性块,所述后悬架减震器的活塞杆穿过所述壳体和弹性块,在所述弹性块上内嵌有连接板,且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连接板并通过螺母紧固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通过使用弹性块将减震器活塞杆与车身隔离,不仅能够避免后悬架与车身之间的刚性接触,而且内嵌弹性块会产生变形,通过此变形来缓和冲击减小震动,由于内嵌弹性块的体积较大,能够允许内嵌连接板和活塞杆有较大的运动幅度,为减震器活塞杆释放一定的活动空间,所以减震的效果较好,从而大大降低减震器运动时对车身产生的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的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后悬架用上减震支撑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后悬架是通过金属支撑座与汽车车身连接,为了避免金属与金属之间的刚性接触,在金属支撑座与车身之间设置有一层橡胶弹性元件,但是采用此种结构的连接方式,由于支撑座为刚性体,后悬架减震器的活塞杆与支撑座之间为刚性连接,而且橡胶弹性元件的减震效果有限,导致后悬架与车身连接处缓冲减震的幅度小,在汽车运行时,减震器不可避免的会对车身产生较大的冲击,造成车身的损坏,还会影响汽车操控性能和后排乘坐舒适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后悬架上支撑的结构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悬架上减震支撑,不仅能够避免后悬架与车身之间的刚性接触,还为后悬架与车身连接处缓冲减震的幅度增大,从而大大降低减震器对车身产生的冲击。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后悬架用上减震支撑,用于汽车后悬架减震器与汽车车身之间的连接,所述上减震支撑包括一个内设有空腔的壳体,在该壳体的空腔内嵌有弹性块,所述后悬架减震器的活塞杆穿过所述壳体和弹性块,在所述弹性块上内嵌有连接板,且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连接板并通过螺母紧固连接。所述弹性块与所述壳体的空腔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汽车车身连接的连接耳。所述弹性块的材质为橡胶或微孔聚氨酯。所述壳体为铸铝件。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使用弹性块将减震器活塞杆与车身隔离,不仅能够避免后悬架与车身之间的刚性接触,而且内嵌弹性块会产生变形,通过此变形来缓和冲击减小震动,由于内嵌弹性块的体积较大,能够允许内嵌连接板和活塞杆有较大的运动幅度,为减震器活塞杆释放一定的活动空间,所以减震的效果较好,从而大大降低减震器运动时对车身产生的冲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上减震支撑的使用状态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上减震支撑的结构示意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车身;2、螺栓I ;3、壳体;4、弹性块;5、活塞杆;6、连接板;7、螺栓II ;8、螺母II ;9、端盖;10、螺母III ;11、螺母I ;12、连接耳。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后悬架用上减震支撑,用于汽车后悬架减震器与汽车车身1之间的连接,上减震支撑包括一个内设有空腔的壳体3,在该壳体3的空腔内嵌有弹性块4,壳体3的空腔为圆柱形,弹性块4的形状与壳体3的空腔形状相适配,弹性块4与壳体3的空腔内壁紧密贴合。在壳体3的两端开有通孔,在弹性块4上也设有通孔,后悬架减震器的活塞杆5通过通孔穿过壳体3和弹性块4,而且在弹性块4上还内嵌有钢制连接板 6,活塞杆5也穿过该连接板6并通过螺母IIIlO与其紧固连接。当壳体3受到来自地面的冲击时,减震器活塞杆5产生轴向、径向或者扭转运动,由于内嵌连接板6和减震器活塞杆5 通过螺母IIIlO固定,因此内嵌连接板6也在壳体3内产生相应的运动,此时,内嵌弹性块 4产生变形,通过此变形来缓和冲击减小震动。由于内嵌弹性块4的体积较大,能够允许内嵌连接板6和活塞杆5有较大的运动幅度,所以减震的效果较好。如图2所示,壳体3的形状为圆柱形,在壳体3的外壁上设有与汽车车身1连接的两个连接耳12,两个连接耳12分别通过螺栓I 2、螺栓117和螺母I 11、螺母118与车身1 紧固连接。而且,在壳体3的顶端设有一个端盖9,在此端盖9上开有通孔,供活塞杆5穿过,壳体3和端盖9为铸铝件,内嵌弹性块4的材质可以为橡胶或微孔聚氨酯,或者根据成本要求选择其他具有减震性能的弹性材料,内嵌弹性体将内嵌连接板6包裹之后压入壳体 3内,然后盖上端盖9,通过碾压壳体3的边将端盖9包住并固定。本上减震支撑最易损坏部分为内嵌弹性块4,如内嵌弹性块4损坏后,可以利用专用设备将壳体3从口部切开,内嵌连接板6及端盖9均可重复利用。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后悬架用上减震支撑,用于汽车后悬架减震器与汽车车身之间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减震支撑包括一个内设有空腔的壳体,在该壳体的空腔内嵌有弹性块,所述后悬架减震器的活塞杆穿过所述壳体和弹性块,在所述弹性块上内嵌有连接板,且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连接板并通过螺母紧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悬架用上减震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块与所述壳体的空腔内壁紧密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后悬架用上减震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汽车车身连接的连接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悬架用上减震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块的材质为橡胶或微孔聚氨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悬架用上减震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铸铝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悬架用上减震支撑,用于汽车后悬架减震器与汽车车身之间的连接,所述上减震支撑包括一个内设有空腔的壳体,在该壳体的空腔内嵌有弹性块,所述后悬架减震器的活塞杆穿过所述壳体和弹性块,在所述弹性块上内嵌有连接板,且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连接板并通过螺母紧固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通过使用弹性块将减震器活塞杆与车身隔离,不仅能够避免后悬架与车身之间的刚性接触,而且内嵌弹性块会产生变形,通过此变形来缓和冲击减小震动,由于内嵌弹性块的体积较大,能够允许内嵌连接板和活塞杆有较大的运动幅度,为减震器活塞杆释放一定的活动空间,所以减震的效果较好,从而大大降低减震器运动时对车身产生的冲击。文档编号B60G13/00GK102514459SQ20111043419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者孙义杰, 杨阳, 王江涛, 陈广阳, 陈斌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阳陈斌王江涛孙义杰杨阳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