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褐飞虱基因位点bph20(t)的SSR标记BYL8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32244 阅读:3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抗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抗性亲本RBPH54与感性品种TN1杂交回交后得到各后代,分别对各后代株系进行抗性鉴定及分子遗传连锁分析,获得抗褐飞虱主效隐性基因bph20(t),与bph20(t)连锁的两侧最近的分子标记是自行开发的SSR标记BYL7和BYL8,它们与bph20(t)的距离分别为1.3cM和1.2cM。通过与抗褐飞虱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来检测抗虫品种RBPH54及其衍生品种(系)中是否含有上述抗虫基因位点,可大大提高抗褐飞虱水稻品种或种质的选择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遗传学领域,具体涉及水稻抗褐飞虱主效基因的分子标记,可用于水稻抗褐飞虱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品种的选育及抗虫性鉴定等等方面。
技术介绍
褐飞虱是水稻生产区最严重的害虫之一(程遐年等,2003 fathak,1972 ;Dyck et al. ,1979 ;Sogawa, 1982) 0实践证明,利用品种抗性是防治褐飞虱为害的最佳途径之一 (Pathak, 1969 ;Sogawa, 1982)。因此,发现并鉴定新的褐飞虱抗性基因,培育具有持久抗性的水稻品种,是利用品种抗性防治褐飞虱为害的关键所在,对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是利用抗性基因的基础前提。然而,随着抗虫水稻品种的推广应用,能够克服品种抗性的褐飞虱新生物型也随即出现,成为褐飞虱防治及抗虫育种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难题。上世纪60年代, 遗传育种学家和昆虫学家已着手筛选鉴定褐飞虱抗性基因资源,选育抗性水稻品种。迄今为止,已先后鉴定了至少23个主效抗性基因,其中17个已被分子定位(苏昌潮等,2003 ; Yang et al.,2004 ;Yang et al.,2005 ;Chen et al.,2006)。在第 2 染色体上,目前只是定位了 1个抗性基因Bphl3(t) (Liu et al.,2001)。在第3染色体上,目前已定位了 3个抗性基因 Bphl3(t)、Bphl4 禾口 bphl9(t) (Renganayaki et al.,2002 ;Huang et al.,2001 ;Chen et al.,2006)。在第4染色体上,已定位了 3个抗性基因Bph3、Bphl2 (t)和Bph 15 (黄朝锋 2003,Yang et al.,2002 ;Huang et al.,2001)。在第6染色体上,目前定位了 2个隐性抗性基因(Kawaguchi et al. ,2001 ;Yang et al. ,2005) 在第9染色体上,到目前为止,只定位了 1个显性抗性基因,但尚未给基因命名(Mei et al.,1996)。在第11染色体上,迄今为止,也只定位了 1个显性抗性基因,也未给基因定名(Jena et al.,2002)。在第12染色体上,目前已定位的抗性基因是最多的,总共有5个,即Bphl (Hirabayashi et al.,1995)、 bph2 (Murata et al.,1998)、bph9 (Murai et al.,2001)、BphlO (t) (Ishii et al.,1994) 禾口 Bphl8(t) (Jena et al. ,2005)。目前,部分抗性基因如Bphl、bph2和Bph3,已被成功应用在水稻抗性育种上,而且在开始大面积推广时的确起到了控制褐飞虱危害的作用。但是,随着褐飞虱新生物型的出现,由主效基因控制的抗性稳定性有所改变(Kenmore et al.,1984)。因此,筛选、寻找更多有用的抗性基因,应用于今后的基因聚合,培育出更有效、具有持久广谱抗性的优良品种 (系),是本专利技术的研究目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分子标记方法,通过检测这些与褐飞虱抗性基因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可以预测水稻植株对褐飞虱的抗性,从而为褐飞虱抗性3育种提供了可能。本专利技术通过研究水稻抗性品种RBPHM发现两个抗褐飞虱基因位点,分别是 bph20 (t)和bph21 (t),它们共同控制水稻抗褐飞虱的抗性。其中,抗褐飞虱基因位点bph20(t)与下述分子标记紧密连锁SSR 标记 BYL7 5,端正向引物序列 AAGCTAGGGAATCAGCGGTTA3,端反向引物序列 TGTGGCATGTCACTCACTCAC或SSR 标记 BYL8:5,端正向引物序列 CCCACTTCCACAACCACA3,端反向引物序列 ATGCTCCTAGCTTCCTATTCC扩增水稻基因组DNA,如果用引物BYL7能够扩增出142bp的扩增片段,或用引物 BYL8扩增出190bp的扩增片段,则标志着水稻品种含有抗褐飞虱基因位点bph20 (t),该基因位于第6染色体的短臂上,与BYL7和BYL8连锁,且位于BYL7和BYL8两者之间,与两者的距离分别为1. 3cM禾口 1. 2c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抗褐飞虱基因位点bph20(t)的分子标记方法,其是利用SSR标记引物BYL7和/或BYL8扩增水稻基因组DNA,通过扩增结果判断该水稻品种是否含有抗褐飞虱基因位点bph20(t)。其中,抗褐飞虱基因位点bph21(t),与下述分子标记紧密连锁SSR 标记 RM222 5,端正向引物序列CTTAAATGGGCCACATGCG3,端反向引物序列 CAAAGCTTCCGGCCAAAAG或SSR 标记 RM244 5,端正向引物序列 CCGACTGTTCGTCCTTATCA3,端反向引物序列 CTGCTCTCGGGTGAACGT扩增水稻基因组DNA,如果用引物RM222能够扩增出213bp的扩增片段,或用引物 RM244扩增出163bp的扩增片段,均标志着水稻品种含有抗褐飞虱基因位点bph21(t),该基因位于第10染色体的短臂上,与RM222和RM244连锁,且位于RM222和RM244两者之间,与两者的距离分别为7. 9cM和4. OcM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抗褐飞虱基因位点bph21(t)的分子标记方法,其是利用SSR标记引物RM222和/或RM224扩增水稻基因组DNA,通过扩增结果判断该水稻品种是否含有抗褐飞虱基因位点bph20(t)。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筛选上述抗性基因位点标记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水稻品种RBPHM与I^l杂交后复交两代再自交而得BC2F2群体,对后代进行抗虫性鉴定,经抗性鉴定后抗性表现较好的300个体作为作图群体;(2)提取亲本及作图群体的DNA,以BC2F2群体作为作图群体,从覆盖水稻基因组的观40多条SSR引物中,选取间隔10 15cM左右、且均勻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229 对引物进行分析,用于亲本间多态性筛选,然后应用有多态性的分子标记用于分离群体的分析;(3)根据分子标记多态性,结合分离群体抗性表型参数,用Mapmaker/QTL3. 0作图软件进行抗虫基因与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分析,LOD ^ 3. 0,获得连锁图谱;(5)根据连锁图谱,确定在RBPHM中的抗性基因bph20(t)与分子标记RM435、 RM589、RM586、RM588、RM190、RMR540、BYL7 和 BYL8 连锁;bph21 (t)与分子标记 RM222、 RM311、RM5348 和 RM244 连锁。因此,RM435、RM589、RM586、RM588、RM190、RMR540、BYL7 和 BYL8为抗褐飞虱基因位点bph20(t)的分子标记引物,而RM222、RM311、RM5348和RM244为抗褐飞虱基因位点bph21(t)的分子标记引物。有益效果(1)发现两个来源于普通野生稻的抗褐飞虱隐性基因位点bph20(t)和 bph21 (t),这两个基因同时控制抗性材料RBPH54的抗性,它们对抗性的作用为重复作用。(2)定位了上述两个抗性基因位点,其中bph20 (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抗褐飞虱主效基因位点bph20(t)的SSR分子标记引物BYL8,其序列为:5’端正向引物序列CCCACTTCCACAACCACA3’端反向引物序列ATGCTCCTAGCTTCCTATTCC。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朗李容柏李杨瑞韦素美黄大辉刘驰黄立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