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机动车制动系统的真空助力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22526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机动车制动系统的真空助力器,包括控制阀、反馈盘,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弹簧式变助力比组件,所述弹簧式变助力比组件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滑动连接,在工作时,所述弹簧式变助力比组件与所述反馈盘接触。所述真空助力器还包括前、后壳体,膜片,膜片盘,输入杆,垫片,比例盘,套筒弹簧,套筒,输出杆,弹性挡圈,大回位弹簧等部件,此结构的主要优点在于通过变助力比核心部件改变助力比,在相同输入力的情况下,增大输出力,提高制动效率,减轻人的劳动强度;且变比方式可靠,结构简单易行,通用性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动系统制造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机动车制动系统的真空助力器
技术介绍
在汽车制动系统领域中,应用于机动车制动系统的真空助力器十分重要,是影响汽车安全的重要部件。目前,广泛应用于机动车上的真空助力器大多为传统结构的真空助力器,当机动车频繁制动时,需要获得较大的输出制动力,这就需要真空助力器能够改变助力比,实现变助力比功能的真空助力器。变助力比真空助力器的助力比等于助力器输出力与输入力之比,变助力比也就是输出力与输入力之比的改变。通俗地说,变助力比真空助力器的助力比等价于输出杆与反馈盘接触的面积(输出面积)跟比例盘(或者作用在反馈盘上的其他结构)与反馈盘接触的面积(输入面积)之比。现有技术中,现有变助力比真空助力器大多数基于通过输出面积与输入面积之比的改变来实现的,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变助力比真空助力器存在诸多技术缺陷:1、现有技术中的变助力比真空助力器的组成部件繁多,结构十分复杂,不易加工制造。2、现有技术中的变助力比真空助力器可靠性能差,使用寿命短;3、现有技术中的变助力比真空助力器不能与传统单助力比助力器通用,造成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变助力比真空助力器的组成部件繁多,结构十分复杂,不易加工制造、可靠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由于不能与传统单助力比助力器通用,造成生产成本增加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机动车制动系统的真空助力器。本技术所要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机动车制动系统的真空助力器,包括控制阀、反馈盘,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弹簧式变助力比组件,所述弹簧式变助力比组件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滑动连接,在工作时,所述弹簧式变助力比组件与所述反馈盘接触。所述真空助力器还包括前壳体、后壳体、膜片、膜片盘、大弹簧、输出杆、弹性挡圈,所述控制阀紧贴反馈盘,所述反馈盘与所述输出杆过盈配合,所述输出杆与所述弹性挡圈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挡圈被大弹簧压于所述控制阀的阀体台阶面处,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铆接固定,所述膜片被圆周固定在前后壳体铆接处,所述膜片与阀体过盈配合,紧贴在所述膜片盘上,所述膜片盘与阀体铆接固定。所述控制阀还包括输入杆、滤网弹簧座、阀体、锥形弹簧、弹簧座、压缩弹簧、真空-->皮碗、柱塞、锁片,所述弹簧式变助力比组件包括套筒、比例盘、套筒弹簧、垫片;所述输入杆依次穿过滤网弹簧座、锥形弹簧、弹簧座、压缩弹簧、真空皮碗并与柱塞铆接在一起,输入杆球头铆接在柱塞球头孔内,输入杆与柱塞间保持一定角度的转动空间。所述锁片与柱塞固定连接,其以“U”型结构插入柱塞圆周,初始状态锁片紧贴在后壳体上,限位控制阀。所述滤网弹簧座与输入杆是滑动连接,并紧靠限位在输入杆台阶上,弹簧座限位于阀体内部台阶面上,真空皮碗一端卡在弹簧座与阀体之间,另一端端面与阀体台阶面形成真空阀门,所述柱塞大端面凸台紧贴真空皮碗端面。所述比例盘与套筒滑动连接,比例盘台阶靠在套筒台阶处,比例盘台阶贴靠在垫片外端面上,比例盘穿过套筒弹簧与垫片固定在一起。所述套筒弹簧被限位于套筒台阶与垫片台阶面之间;所述套筒与阀体台阶保持一定间隙;垫片与柱塞相接触,并随柱塞一起在阀体孔内做轴向运动。所述比例盘与套筒滑动连接,并轴向通过具有预紧力的套筒弹簧,比例盘与垫片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的方式为铆接或者螺纹连接。所述套筒与阀体台阶处间保持一定的间隙l2,套筒与比例盘靠近反馈盘,在助力器未工作前与反馈盘保持一定间隙l1。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变助力比真空助力器的组成部件繁多,结构十分复杂,不易加工制造、可靠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由于不能与传统单助力比助力器通用,造成生产成本增加等技术问题;同时,本技术弹簧式变助力比真空助力器通过由垫片、套筒弹簧、比例盘、套筒所组成的弹簧式变助力比组件来实现变比功能,其变助力比点输入力的大小取决于选定套筒弹簧预紧力的大小,与反馈盘接触的套筒和比例盘端面面积的改变决定了助力器助力比的改变。本技术弹簧式变助力比真空助力器较传统真空助力器的优点在于:通过简单的弹簧式变助力比组件来实现变助力比的功能;汽车在紧急制动时,快速踩踏踏板,踏板输入力较大,助力器助力比变大,能够产生较大的输出力从而迅速制动;解决汽车频繁制动所造成的人员操作强度大,容易疲劳,制动效能低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提高制动效果,避免带来安全隐患。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变助力比真空助力器的总成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弹簧式变助力比真空助力器控制阀总成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弹簧式变助力比真空助力器控制阀局部图。图4是本技术弹簧式变助力比真空助力器弹簧式变助力比组件比例盘与垫片螺纹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弹簧式变助力比真空助力器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示意图。附图中的标注说明:1.输入杆2.滤网弹簧座3.阀体3a.阀体外部台阶面3b.阀体外部台阶面3c.阀体内部台阶面3d.阀体内部台阶面3e.阀体外部端面3f.阀体内部台阶面3g.阀体内部台阶面3h.阀体内部台阶面3j.阀体外部台阶面4.锥形弹簧5.弹簧座6.压缩弹簧7.真空-->皮碗7a.真空皮碗端面8.柱塞8a.柱塞大端面凸台8b.柱塞台阶面9.锁片10.弹性挡圈11.输出杆12.反馈盘13.套筒13a.套筒台阶13b.套筒台阶13c.套筒台阶14.比例盘14a.比例盘台阶14b.比例盘台阶14c.比例盘圆柱面14d.比例盘螺纹15.套筒弹簧16.垫片16a.垫片内孔16b.垫片外端面16c.垫片外端面16d.垫片内孔螺纹17.大弹簧18.后壳体19.膜片20.膜片盘21.前壳体22.真空腔23.大气腔24.后壳气封l1比例盘与反馈盘间隙l2套筒和阀体台阶(3d)间隙S1比例盘端面面积S2反馈盘端面面积S3套筒端面面积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前壳体21和后壳体18铆接连接,膜片19被前后壳体沿圆周固定,膜片19与阀体3过盈配合,阀体3与膜片盘20铆接连接,橡胶件膜片19贴附于膜片盘20上,膜片19与膜片盘20把助力器腔分成了真空腔22和大气腔23,阀体3与后壳气封24滑动连接,大弹簧17一端压在前壳体21上,另一端压在阀体3上,在真空助力器工作过程中起回位作用。在图2、图3中,控制阀总成由输入杆1、滤网弹簧座2、阀体3、锥形弹簧4、弹簧座5、压缩弹簧6、真空皮碗7、柱塞8、锁片9、垫片16、套筒弹簧15、套筒13、比例盘14等组成;反馈盘12一端贴紧阀体3外部端面3e,并包围在输出杆11内,反馈盘12与输出杆11过盈配合;输入杆1依次穿过滤网弹簧座2、锥形弹簧4、弹簧座5、压缩弹簧6、真空皮碗7并与柱塞8铆接在一起,输入杆1球头铆接在柱塞8球头孔内,输入杆1与柱塞8保持一定角度的转动空间;锁片9以“U”型结构插入柱塞8圆周,锁片9可沿柱塞8小范围滑动和转动,初始状态锁片9紧贴在后壳体18上,限位控制阀,助力器工作时,锁片9随柱塞8一起在阀体3与后壳体18之间运动;滤网弹簧座2与输入杆1是滑动连接,并紧靠限位在输入杆1台阶上,弹簧座5限位于阀体3内部台阶面3h上,真空皮碗7一端卡在弹簧座5与阀体3之间,另一端端面7a与阀体3台阶面3g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机动车制动系统的真空助力器,包括控制阀、反馈盘(1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3),所述阀体(3)内设有弹簧式变助力比组件,所述弹簧式变助力比组件与所述阀体(3)之间形成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机动车制动系统的真空助力器,包括控制阀、反馈盘(1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3),所述阀体(3)内设有弹簧式变助力比组件,所述弹簧式变助力比组件与所述阀体(3)之间形成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机动车制动系统的真空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助力器还包括前壳体(21)、后壳体(18)、膜片(19)、膜片盘(20)、大弹簧(17)、输出杆(11)、弹性挡圈(10),所述控制阀紧贴反馈盘(12),所述反馈盘(12)与所述输出杆(11)过盈配合,所述输出杆(11)与所述弹性挡圈(10)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挡圈(10)被大弹簧(17)压于所述控制阀的阀体(3)台阶面处,所述前壳体(21)和所述后壳体(18)铆接固定,所述膜片(19)被圆周固定在前后壳体(18)铆接处,所述膜片(19)与阀体(3)过盈配合,紧贴在所述膜片盘(20)上,所述膜片盘(20)与阀体(3)铆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机动车制动系统的真空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还包括输入杆(1)、滤网弹簧座(2)、阀体(3)、锥形弹簧(4)、弹簧座(5)、压缩弹簧(6)、真空皮碗(7)、柱塞(8)、锁片(9),所述弹簧式变助力比组件包括套筒(13)、比例盘(14)、套筒弹簧(15)、垫片(16);所述输入杆(1)依次穿过滤网弹簧座(2)、锥形弹簧(4)、弹簧座(5)、压缩弹簧(6)、真空皮碗(7)并与柱塞(8)铆接在一起,输入杆(1)球头铆接在柱塞(8)球头孔内,输入杆(1)与柱塞(8)保持一定角度的转动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机动车制动系统的真空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片(9)与柱塞(8)固定连接,其以“U”型结构插入柱塞(8)圆周,初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培张含奎郭伟钟正荣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