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沟槽隔离结构的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9857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浅沟槽隔离结构的形成方法。首先,提供一具有一沟槽的基底,并使用单一晶圆制程的湿氧化法在沟槽的表面顺应性形成氧化硅层,作为衬氧化硅层;对基底及衬氧化硅层实施一临场回火处理;最后,在沟槽中完全填入一绝缘层,完成浅沟槽隔离结构的制作。具有增加每一持制晶圆的衬氧化硅层的均匀性、释放应力及防止掺杂物从元件区扩散至浅沟槽隔离结构的功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半导体制程,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形成浅沟槽隔离(shallow trench isolation,STI)结构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半导体积体电路中的隔离区是用以隔离与其相邻的元件区,而防止载子从基底渗透至邻近的元件当中。在各种元件隔离技术中,局部硅氧化方法(LOCOS)和浅沟槽隔离区制程是最常采用的两种技术,尤其后者,因具有隔离区域小和完成后仍保持基底平坦性等优点,更是近来颇受重视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参阅图1所示,其为传统的浅沟槽隔离结构的剖面示意图,一垫氧化硅层(pad oxide)及一氮化硅层(未绘示)是形成于一基底10上。基底10中具有一沟槽,其乃通过微影蚀刻程序图案化氮化硅层及垫氧化硅层之后,以图案化的氮化硅层作为罩幕来对基底10进行蚀刻而形成。沟槽表面的衬氧化硅层(liner oxide layer)14是利用热氧化法所形成。元件隔离结构16是先由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在氮化硅层上形成一氧化层并填入沟槽中,再以化学机械研磨法(cemical mechanic polishing,CMP)去除氮化硅层上方多余的氧化硅层而完成。之后,去除氮化层及垫氧化硅层,如此便完成浅沟槽隔离结构的制作。其主要缺陷在于1、由于由氧化硅所构成的元件隔离结构16的性质与垫氧化硅层及衬氧化硅层14相近,当利用蚀刻溶液在去除垫氧化硅层时,由氧化硅所构成的元件隔离结构16难免会同时被蚀刻,使得沟槽顶部角落20的衬氧化硅层14尖化,引起电场集中,而造成沟槽顶部角落20的绝缘效果变差,进而出现异常的元件特性。2、再者,于蚀刻基底10,以形成沟槽及再利用热氧化法形成衬氧化硅层14时,都会在基底10中产生应力,举例而言,应力会集中于沟槽的顶部角落20及底部角落22,而产生漏电流。3、另外,以热氧化法来形成衬氧化硅层需要较多的制程时间,因而使产能下降。4、再者,由于典型的半导体厂是以批式炉管(batch furnace)来进行上述热氧化制程,所以不易控制薄膜的均匀性,而降低元件的可靠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其中衬氧化硅层是在高温下通过单一晶圆制程的湿氧化法所形成,以在沟槽顶部角落获得一圆化的衬氧化硅层,达到增加每一持制晶圆的衬氧化硅层的均匀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其在形成衬氧化硅层之后,实施一临场回火处理,达到释放应力及防止掺杂物从元件区扩散至浅沟槽隔离结构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首先,提供具有一沟槽的基底;接着,使用单一晶圆制程的湿氧化法,在沟槽的表面顺应性形成一氧化硅层,以作为一衬氧化硅层;之后,对基底及衬氧化硅层实施一临场回火处理;最后,在沟槽中完全填入一绝缘层,而完成浅沟槽隔离结构的制作。其中,氧化硅层的厚度在150-250埃的范围,且其可使用氢气及氧气作为反应气体,而在1100-1200℃的温度范围下形成。再者,氢气的流量在10-16slm的范围,及氧气的流量在5-8sls的范围。临场回火处理的温度在1100-1200℃的范围,进行时间在20-60秒的范围。绝缘层是由高密度电浆所形成的氧化物。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和附图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的制造浅沟槽隔离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2-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阅图2-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参阅图2所示,提供一基底30,例如一硅基底,在基底100表面上形成有罩幕层35,罩幕层35较佳的厚度为200-3500,其可为单层结构或多数层的堆叠结构。如图2所示,罩幕层35较佳是由一层垫氧化硅层32与一层较厚的氮化硅层34所组成。其中,形成垫氧化硅层32的方法可为热氧化法,或是以传统的常压或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LPCVD)沉积而成。在垫氧化硅层32之上的氮化硅层34可利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以二氯硅烷与氨气为反应原料沉积而成。接着在罩幕层35表面上形成一层光阻层36。之后,通过传统微影制程,于光阻层36中形成一开口37,此开口37是用以定义浅沟槽隔离区。接下来,参阅图3所示,通过具有开037的光阻层36作为蚀刻罩幕,进行非等向性蚀刻制程,例如反应离子蚀刻(reactive ion etching,RIE),以将光阻层36的开口37图案转移至罩幕层35中。接着,以适当蚀刻溶液或灰化处理,来去除光阻层36之后,通过罩幕层35作为蚀刻罩幕,进行非等向性蚀刻制程,例如反应离子蚀刻,以将罩幕层35的开口38下方的基底30蚀刻至一预定深度,而形成深度约为3000-6000的沟槽88。接下来,参阅图4-图5所示,进行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步骤,参阅图4所示,在沟槽38的表面顺应性形成一氧化硅层40,以作为一衬氧化硅层,其厚度在150-250埃的范围。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沟槽38的顶部角落38a的氧化硅层40圆化(rounder),氧化硅层40形成的方式,并不采用传统上利用批式炉管进行热氧化的方式,而是通过单一晶圆制程(single wafer process)的湿氧化法来形成。举例而言,可通过应材公司所提供的沉积设备(Thermal Process CommonCentura,TPCC)来进行单一晶圆制程的湿氧化。其中,是利用氢气及氧气作为湿氧化的反应气体。氢气的流量在10-16slm的范围,而氧气的流量在5-8slm的范围。较佳的氢气及氧气流量则分别为12及6slm。再者,湿氧化的工作压力在7-12 Torr的范围,而较佳的工作压力则在9-10 Torr的范围。再者,氧化硅层40的成长时间约在60-70秒之间。另外,TPCC所使用的成长温度(1000-1200℃)高于传统高温炉管的成长温度(800-900℃)。例如,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成长温度为1150℃。同时,TPCC具有较高的升温速率及成长速率,因此可有效地缩短制程时间。接下来,参阅图5所示,在氮气(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氛围中,对基底30及氧化硅层40实施一临场(in-situ)回火处理41。进行的时间约在20-60秒的范围。此处,临场所指的是基底30从形成氧化硅层40到进行回火处理均在同一反应室,且没有破真空。在本实施例中,临场回火处理41的温度是与上述成长温度相同。亦即,回火温度在1000-1200℃的范围,而较佳的回火温度为1150℃。此处,在形成衬氧化硅层40之后进行临场回火处理41的目的有三第一,经由来自基底30的硅原子与来自氧化硅层40的氧原子完全键结,来修补沟槽38表面与氧化硅层40之间的粗糙界面,以加强衬氧化硅层40的绝缘特性;第二,释放在蚀刻沟槽38及形成衬氧化硅层40期间,形成于沟槽38的顶部角落38a及底部角落38b的应力,以防止元件操作时,在这些地方产生电场集中;第三,将氮原子扩散至氧化硅层40,并与其中的硅原子及氧原子产生键结。此Si-O-N键结可在后续的制程中,阻挡元件区的掺杂物(未绘示)扩散进入浅沟槽隔离结构,而增加元件的可靠度。另外,实施回火处理41,亦可在衬氧化硅层40上形成一密封层39,例如一氮氧化硅(SiON)层,以加强扩散阻障效果。接下来,参阅图6所示,一绝缘层42是形成于罩幕层35的上方,并完全填入沟槽38中。举例而言,前述的绝缘层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浅沟槽隔离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是:它至少包括下列步骤:    (1)提供一基底,其上覆盖有一罩幕层;    (2)蚀刻该罩幕层,以形成至少一开口,而露出该基底;    (3)蚀刻该开口下方的基底,以在其中形成一沟槽;    (4)于一既定温度下,通过单一晶圆制程的湿氧化法,在该沟槽表面顺应性形成一氧化硅层,以作为一衬氧化硅层;    (5)于该既定温度下,对该基底及该氧化硅层实施一临场回火处理;    (6)在该罩幕层上形成一绝缘层,并填入该沟槽;    (7)去除该罩幕层上方的该绝缘层;    (8)去除该罩幕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沟槽隔离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是它至少包括下列步骤(1)提供一基底,其上覆盖有一罩幕层;(2)蚀刻该罩幕层,以形成至少一开口,而露出该基底;(3)蚀刻该开口下方的基底,以在其中形成一沟槽;(4)于一既定温度下,通过单一晶圆制程的湿氧化法,在该沟槽表面顺应性形成一氧化硅层,以作为一衬氧化硅层;(5)于该既定温度下,对该基底及该氧化硅层实施一临场回火处理;(6)在该罩幕层上形成一绝缘层,并填入该沟槽;(7)去除该罩幕层上方的该绝缘层;(8)去除该罩幕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沟槽隔离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是该湿氧化的反应气体是氢气及氧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浅沟槽隔离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是该氢气的流量在10-16slm的范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恺郑丰绪李瑞评
申请(专利权)人: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