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443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车辆后部构造,能够提高针对作用于侧车架的上下方向及扭转方向的载荷的强度。车辆后部构造(1)包括:侧车架(10),其在车辆后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弹簧支承部(20),其固定于侧车架(10)的下侧,支承悬架的弹簧(4);以及加强部件(30),其在弹簧支承部(20)的上方对侧车架(10)进行加强,加强部件(30)包括在侧车架(10)的外壁部(13)上固定的第一固定部和在侧车架(10)的底壁部(11)上固定的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位于第一固定部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

Rear structure of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后部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后部构造。
技术介绍
作为车辆后部构造,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构造:在车身后部的侧车架的下方设有弹簧支承部,利用该弹簧支承部支承悬架的弹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173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该构造中,通过悬架的弹簧产生的上下振动传递到侧车架。另外,侧车架上还作用有由车身的扭转引起的负荷。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问题提出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提高针对作用于侧车架的上下方向及扭转方向的载荷的强度的车辆后部构造。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后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包括:侧车架,其在车辆后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弹簧支承部,其固定在所述侧车架的下侧,支承悬架的弹簧;以及加强部件,其在所述悬架支承部的上方对所述侧车架进行加强,所述加强部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其固定在所述侧车架的侧壁部;以及第二固定部,其固定在所述侧车架的底壁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侧车架的底壁部及侧壁部固定的加强部件设置在悬架支承部的上方,因此能够提高针对作用于侧车架的上下方向及扭转方向的载荷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构造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图3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加强部件的安装部位的立体图,(b)是示意性地表示加强部件的安装部位的俯视图。图4是图1的IV-IV线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辆后部构造2弹簧10侧车架11底壁部13外壁部(侧壁部)13a、13b棱线20弹簧支承部30加强部件31加强底壁部(第二固定部)32加强侧壁部33、34凸缘部(第一固定部)40第一隔板(隔板)50第二隔板(隔板)60横梁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参照适当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构造。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上下等这类表示方向的表现以车辆的乘员(驾驶者)为基准。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构造1作为左右一对构造具有侧车架10、10、弹簧支承部20、20、加强部件30、30、第一隔板40、40及第二隔板50、50,且具有在左右一对侧车架10、10上架设的横梁60。该车辆后部构造1为车辆底板(未图示)的下侧构造。<侧车架>侧车架(后侧车架)10为在车辆的后部且在车宽方向端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金属制骨架部件。侧车架10的前端部固定在下纵梁2上。另外,在左右一对侧车架10、10的前端部之间架设有地板横梁3。如图2所示,侧车架10一体地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壁部11;从底壁部11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上延伸设置的内壁部(侧壁部)12;从底壁部11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上延伸设置的外壁部(侧壁部)13;从内壁部12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凸缘部14;以及从外壁部13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凸缘部15。凸缘部14、15通过焊接等与车辆底板(未图示)的下表面接合。即,侧车架10在主视观察时与底板一起构成闭合截面。如图3的(a)所示,外壁部13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前后一对棱线13a、13b。外壁部13形成为在棱线13a、13b间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曲。<弹簧支承部>如图2所示,弹簧支承部20为支承在车辆的左右后轮的悬架上设置的弹簧4的金属制部件。弹簧支承部20一体地具有:在俯视观察时呈圆形的底壁部21;从底壁部21的周缘部向上延伸设置的圆筒形状的筒壁部22;以及从简壁部22的上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设置的在俯视观察时呈环状的凸缘部23。凸缘部23的车宽方向外部通过焊接等与侧车架10的底壁部11的下表面接合。凸缘部23的车宽方向内部借助后述横梁60的底壁部61通过焊接等与侧车架10的底壁部21的下表面接合。在车辆后部构造1中,悬架的弹簧4的上端部外嵌于筒壁部22且与凸缘部23的下表面抵接。并且,也可以构成为,在弹簧支承部20的凸缘部23与弹簧4的上端部之间设有橡胶等缓冲部件。<加强部件>如图3所示,加强部件30是在弹簧支承部20的上方对侧车架10进行加强金属制部件(加强件)。即,加强部件30设置于在俯视观察时与弹簧支承部20重叠的位置。加强部件30一体地具有加强底壁部31、从加强底壁部31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上延伸设置的加强侧壁部32、从加强侧壁部32的前端部向前延伸设置的凸缘部33和从加强侧壁部32的后端部向后延伸设置的凸缘部34。凸缘部33、34从加强侧壁部32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曲地形成。凸缘部33的前端部与加强底壁部31的前端部相比位于前方,凸缘部34的后端部与加强底壁部31的后端部相比位于后方。凸缘部33、34在前后一对棱线13a、13b间通过焊接等与侧车架10的外壁部13的内表面(车宽方向内侧面)接合。即,凸缘部33、34构成固定于侧车架10的外壁部13上的第一固定部。在这里,凸缘部33与加强底壁部31相比延伸设置到前侧的棱线13a的附近,凸缘部34与加强底壁部31相比延伸设置到后侧的棱线13b的附近。加强底壁部31通过焊接等与侧车架10的底壁部11的上表面接合。即,加强底壁部31构成固定于侧车架10的底壁部11上的第二固定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底壁部31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多个凹部31a、31b。凹部31a在俯视观察时设置于与弹簧支承部20的凸缘部23重叠的位置,以与底壁部11及凸缘部23三片重叠的方式焊接。凹部31b设置于在俯视观察时相对于弹簧支承部20的凸缘部23偏移的位置(也存在部分重叠的情况),以与底壁部11两片重叠的方式焊接。在该车辆后部构造1中,在侧车架10上经由弹簧支承部20作用由弹簧4引起的上下振动(参照图2的箭头X1)。另外,在侧车架10上作用因车身扭转而使外壁部13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倒伏的载荷(参照图2的箭头X2)。车辆后部构造1具有固定于侧车架10的底壁部11及外壁部13上的加强部件30,从而能够提高针对作用于侧车架10的上下方向及扭转方向的载荷的强度。另外,车辆后部构造1通过将加强部件30的加强底壁部31固定在凸缘部33、34之间,能够更恰当地提高针对上下方向载荷(上下振动)的强度。<第一隔板>如图4所示,第一隔板40为在侧车架10上设置于加强部件30前方的金属制部件。第一隔板40用于在侧车架10上设置的底板中对固定座席(后座)的部位进行加强,具有与内壁部12及外壁部13间的距离大致相同的宽度,在侧面观察时与侧车架10的底壁部11一起构成闭合截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侧车架10的底壁部11设置第一隔板40的部位由加强件5加强。第一隔板40一体地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壁部41;从上壁部41的前端部向下延伸设置的前壁部42;从上壁部41的后端部向下延伸设置的后壁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n侧车架,其在车辆后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n弹簧支承部,其固定在所述侧车架的下侧,支承悬架的弹簧;以及/n加强部件,其在所述弹簧支承部的上方对所述侧车架进行加强,/n所述加强部件包括:/n第一固定部,其固定在所述侧车架的侧壁部;以及/n第二固定部,其固定在所述侧车架的底壁部,/n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11 JP 2018-1113101.一种车辆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车架,其在车辆后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弹簧支承部,其固定在所述侧车架的下侧,支承悬架的弹簧;以及
加强部件,其在所述弹簧支承部的上方对所述侧车架进行加强,
所述加强部件包括:
第一固定部,其固定在所述侧车架的侧壁部;以及
第二固定部,其固定在所述侧车架的底壁部,
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部件包括:
作为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加强底壁部;
加强侧壁部,其从所述加强底壁部的车宽方向端部延伸设置;以及
作为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前后一对凸缘部,其从所述加强侧壁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前侧的所述凸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浩二村松匠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