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上部车体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51878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5 16:27
提供一种能够确保生产性且提高车体刚性的车辆的上部车体构造。该车辆的上部车体构造具备:中立柱(1)、与该中立柱(1)的上端部相连且构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C2)的上边梁(2)、以及配设在中立柱(1)的上端部附近位置处的上边梁(2)内的合成树脂制的加强部件(3),上边梁(2)由具有鼓起部(22a)的上边梁内侧件(22)和与上边梁内侧件(22)共同构成闭合截面(C2)的上边梁加强件(23)形成,加强部件(3)与上边梁加强件(23)之间具有间隙,通过投锚作用而与加大了表面粗糙度的上边梁内侧件(22)的车宽方向外侧面一体地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上部车体构造,尤其涉及在上边梁内具备合成树脂制的加强部件的车辆的上部车体构造。
技术介绍
对于车辆要求碰撞安全性和操控稳定性、安静性,所以在车辆用框架的闭合截面内设置用于提高车体刚性的加强部件。专利文献1的上部车体构造,公开了如下的构造:为了增强对于侧面碰撞的强度,具备设置于中立柱内部的硬质合成树脂制的第1加强部件和设置于顶棚侧部的内部的硬质合成树脂制的第2加强部件。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91947号公报专利文献1的上部车体构造,通过填充发泡性树脂而成为实心状,将第1加强部件和第2加强部件固定在框架内部的规定位置。但是,该构造存在如下的问题。第一,在制造时无法确认加强部件和框架内面是否被发泡性树脂无间隙地结合。第二,框架因外力而变形时,由发泡性树脂形成的粘接部迅速破坏而允许框架和加强部件各自移动,结果无法如期待的那样得到由加强部件抑制框架截面的变形的功能。第三,发泡剂阻碍框架内部的电解液的流通,结果引发框架内面生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品质且提高车体强度的车辆的上部车体构造等。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车辆的上部车体构造,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立柱部件、与该立柱部件的上端部相连且构成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的上边梁、以及配设在所述立柱部件的上端部附近位置处的所述上边梁内的合成树脂制的加强部件,所述上边梁由金属制的内侧部件和金属制的外侧部件
形成,该内侧部件具有向车厢侧鼓起的部分,该外侧部件与所述内侧部件共同构成所述闭合截面,所述加强部件通过投锚作用与所述内侧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面一体地接合。在该车辆的上部车体构造中,具备配设在立柱部件的上端部附近位置处的上边梁内的合成树脂制的加强部件,所以能够在提高车体刚性的同时实现轻量化。加强部件通过投锚作用一体地接合到上边梁的内侧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面,所以在允许制造公差的范围内,能够将加强部件高精度地机械固定到上边梁内。而且,限制了内侧部件相对于加强部件的相对滑动,所以能够抑制以内侧部件向车厢侧鼓起的部分为起点的压曲。优选为,所述上边梁具有比将所述内侧部件的上端侧部分和下端侧部分连结的线更向车厢方向伸出的鼓起部。由此,能够增大框架截面积,提高金属制框架本身的弯曲强度,并且防止鼓起部所导致的压曲现象。优选为,所述内侧部件的所述鼓起部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部和其上下的平面部分构成。由此,通过棱线部,能够有效提高顶棚侧梁的强度,能够防止该棱线部引起的压曲现象。由于其上下是平板部,与整体为鼓起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在车内侧创造出设置气帘和布线等的空间。优选为,在所述加强部件的与所述鼓起部对应的区域,在所述加强部件内在前后方向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纵壁部。由此,纵壁部抵抗金属制内侧部件试图压曲的力,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压曲。优选为,在所述加强部件内还设置有横壁部,该横壁部与所述多个纵壁部交叉地连结,并且沿前后延伸。由此,横壁部对抵抗内侧部件的压曲的纵壁部进行加强,能够抑制纵壁部的压曲。优选为,所述加强部件相对于所述外侧部件的内面分离。由此,能够确保框架内的电解液通路,并且防止因行驶中的车体变形而微小的间隙接触所产生的噪音。优选为,所述加强部件在所述上边梁组装之前通过投锚作用一体地接
合到所述内侧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面。由此,能够在通过目视直接确认加强部件与内侧部件的结合是否有缺陷之后将顶棚侧梁组装,所以能够大大减少顶棚侧梁的不良率。优选为,通过实施加大所述内侧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面的表面粗糙度的处理来得到所述投锚作用。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来提高加强部件和内侧部件的投锚作用。优选为,所述加强部件通过在所述内侧部件上注射成型而一体地成形。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将加强部件内侧部件一体地接合。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上部车体构造,能够在确保生产性的同时,提高车体刚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车辆的侧面图。图2是图1的II-II线截面图。图3是从车厢内观察图1的II-II线截面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从左侧观察加强部件的立体图。图5是从右侧观察加强部件的立体图。图6是加强部件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a)是表面处理前的上边梁内侧件的纵截面图,(b)是表面处理后的上边梁内侧件的纵截面图,(c)是注射成型后的加强部件和上边梁内侧件的主要部分纵截面图。图7是使用了粘接剂的接合力和使用了投锚作用的接合力的比较图。图8是变形前的模型M1的说明图。图9是变形前的模型M2的说明图。图10是变形后的模型M1的说明图。图11是变形后的模型M2的说明图。图12是表示模型M1、M2的弯曲力矩的推移的图表。符号的说明:1中立柱;2上边梁;3加强部件;22上边梁内侧件;22a鼓起部;23上边梁加强件;V车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以本专利技术应用于车辆V为例,但是并非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范围及其用途。另外,在图中,箭头F方向表示前方,箭头L方向表示左方,箭头U方向表示上方。【实施例1】以下,基于图1~图12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车辆V具备: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1对中立柱1(立柱部件)、分别与这1对中立柱1的上端部相连并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1对上边梁2、分别配设于这1对上边梁2内的左右1对合成树脂制加强部件3等。另外,车辆V是左右对称的构造,因此以下主要说明左侧部分的构造。首先说明中立柱1。如图1~图3所示,中立柱1沿前后划分出前部车门开口4和后部车门开口5,并且从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状的边梁6的中间部分直到上边梁2的中间部分,越朝向上方越向右侧(车厢侧)偏移。该中立柱1具备立柱外侧板11、立柱内侧板12、立柱加强件13等。立柱外侧板11形成为截面大致帽状,与边梁外侧板6a的上端部相连。该立柱外侧板11与立柱内侧板12共同构成沿上下延伸的闭合截面C1。立柱内侧板12形成为截面大致帽状,与边梁内侧板6b的上端部相连。立柱加强件13将闭合截面C1左右划分。该立柱加强件13向下方延长,被边梁外侧板6a的下端部和边梁内侧板6b的下端部夹持。接下来说明上边梁2。如图1~图3所示,上边梁2从前部车门开口4的前端部分上端直到后部车门开口5的前端部分上端形成为大致直线状。该上边梁2具备上边梁外侧板21、上边梁内侧板22(内侧部件)、上边梁加强件23(外侧部件)等。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上边梁外侧板21称为上边梁外侧件21、将上边梁内侧板22称为上边梁内侧件22。上边梁外侧件21通过对钢板进行冲压加工而与边梁外侧板6a及立柱外侧板11等一体地形成。上边梁外侧件21形成为,在正面观察时朝向左侧上方以截面大致扇形状突出。在上边梁外侧件21的上侧端部分形成有沿前后延伸的突缘部,在该突缘部的上面接合着顶棚面板7的左端部分。上边梁外侧件21与上边梁内侧件22共同构成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与闭合截面C1相连的闭合截面。上边梁内侧件22通过对钢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如图2、图3所示,在上边梁内侧件22的上端侧部分形成有沿前后延伸的突缘部,该突缘部经由上边梁加强件23的上端侧突缘部与上边梁外侧件21的突缘部的下面接合。在上边梁内侧件22的右侧(车宽方向内侧)面接合着顶棚横梁8的左端侧部分。在上边梁内侧件22的中段部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车辆的上部车体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上部车体构造,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立柱部件、与该立柱部件的上端部相连且构成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的上边梁、以及配设在所述立柱部件的上端部附近位置处的所述上边梁内的合成树脂制的加强部件,所述上边梁由金属制的内侧部件和金属制的外侧部件形成,该内侧部件具有向车厢侧鼓起的部分,该外侧部件与所述内侧部件共同构成所述闭合截面,所述加强部件通过投锚作用与所述内侧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面一体地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5.15 JP 2015-0995961.一种车辆的上部车体构造,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立柱部件、与该立柱部件的上端部相连且构成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的上边梁、以及配设在所述立柱部件的上端部附近位置处的所述上边梁内的合成树脂制的加强部件,所述上边梁由金属制的内侧部件和金属制的外侧部件形成,该内侧部件具有向车厢侧鼓起的部分,该外侧部件与所述内侧部件共同构成所述闭合截面,所述加强部件通过投锚作用与所述内侧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面一体地接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上部车体构造,所述上边梁具有比将所述内侧部件的上端侧部分和下端侧部分连结的线更向车厢方向伸出的鼓起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上部车体构造,所述内侧部件的所述鼓起部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部和其上下的平面部分构成。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山智仁波田哲纪儿玉悠贵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