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独立桥副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57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低入口客车前桥辅助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独立桥副车架,其特征在于:由分别垂直设置在底组合框两端的左组合框和右组合框组成,左组合框和右组合框对称,左组合框、右组合框均由各自的摇臂支座、减震器支架、加强板、立柱、侧支柱、加强板立柱、立柱底座组成相同连接关系;左组合框或右组合框的连接关系为:两个立柱分别垂直设置于一个立柱底座两侧,两个侧立柱分别将各自立柱中上部和立柱底座对应一侧相连,加强板设置在两个立柱之间,加强板外侧依次水平设置有一个摇臂支座、一个减震器支架、一个摇臂支座,在加强板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加强板立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使用特定前桥、避免前桥烘烤中带来的损伤影响、承载能力强。

A front independent axle subfram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front axle auxiliary parts of low entry bus, in particular to a front independent Bridge subfram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t is composed of left and right combination frames which are respectively vertical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bottom combination frame, the left and right combination frames are symmetrical, the left and right combination frames are all composed of their own rocker supports, shock absorber supports, reinforcing plates, columns, side pillars The column and column base of the stiffener plate form the same connection relationship; the connection relationship of the left or right combination frame is: two columns are set vertically on both sides of a column base, two side columns connect the upper and middle parts of each column and the corresponding side of the column base respectively, the stiffener plate is set between the two columns,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stiffener plate is set horizontally with one rocker support and one The shock absorber bracket and a rocker arm suppor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reinforcing plate column at the upper part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reinforc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avoids the use of a specific front axle, avoids the damage effect caused by the baking of the front axle, and has strong bearing capa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独立桥副车架
本技术属于低入口客车前桥辅助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独立桥副车架。
技术介绍
根据公交市场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新能源市场的不断扩张、低入口(低地板)市场越来越受到各大城市公交公司的青睐。CN200920279398.1公开了一种具有低地板及全桁架结构的高效电动客车底盘,其具体公开了车架底盘1由中央主梁、侧边横梁以及横梁与纵梁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封闭的框架式结构,所述车架底盘1后侧设置由推杆、减震器、气囊组成的空气悬挂机构2,所述车架底盘1的横梁宽度大于横梁高度以增强车架承载能力;所述大落差门式前桥3通过空气悬挂系统2的推杆、减震器及气囊连接于车架底盘1。其主要是通过大落差门式前桥实现低地板,并通过车架底盘1的横梁宽度大于横梁高度以满足承载能力。但这种独立前桥装配采用车桥现场配焊的安装工艺,生产效率较低、车桥随骨架入喷漆、车桥易虚漆且烘烤,防护不当则影响车桥质量及使用寿命,同时为了满足承载需求,如果要提高横梁高度,横梁的宽度也要大幅增加以满足低入口的设计要求。本申请在研究了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前桥结构形式、提供一种前独立桥副车架,副车架中将前桥减震器支架、8组摇臂支座部件(包含左组合框和右组合框的4组摇臂支座,4组底门框支撑脚;本申请中底门框支撑脚(3-3)具有摇臂支座(4)同样的功能和作用,由于底门框支撑脚(3-3)所属位置、结构与摇臂支座(4)不同,故而名称上与摇臂支座(4)作区别)等附件一并带出,车架焊接过程中将副车架随车架一并焊接在骨架中、并随车架进行防腐,钣金车喷漆完成后进行车桥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避免使用特定类型前桥、避免前桥喷漆和烘烤中带来的损伤影响、承载能力强的前独立桥副车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前独立桥副车架,由分别垂直设置在底组合框(3)两端的左组合框(1)和右组合框(2)组成,前轮仓骨架(7)能够沿着左组合框(1)外侧边沿、右组合框(2)外侧边沿和底组合框(3)前后边沿焊接,左组合框(1)和右组合框(2)对称,左组合框(1)、右组合框(2)均由各自的摇臂支座(4)、减震器支架(5)、加强板(6)、立柱(11)、侧支柱(12)、加强板立柱(13)、立柱底座(14)组成相同连接关系;左组合框(1)或右组合框(2)的连接关系为:两个立柱(11)分别垂直设置于一个立柱底座(14)两侧,两个侧立柱(12)分别将各自立柱(11)中上部和立柱底座(14)对应一侧相连,加强板(6)设置在两个立柱(11)之间,加强板(6)外侧依次水平设置有一个摇臂支座(4)、一个减震器支架(5)、一个摇臂支座(4),在加强板(6)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加强板立柱(13),下部加强板立柱(13)将加强板(6)和立柱底座(14)相连。进一步地,底组合框(3)由底门框(3-1)、托架(3-2)和底门框支撑脚(3-3)组成,在底门框(3-1)顶部设置有托架(3-2),底门框(3-1)两侧分别设置有底门框支撑脚(3-3);托架(3-2)将左组合框(1)的立柱底座(14)和右组合框(2)的立柱底座(14)相连。进一步地,左侧摇臂(9)分别将左组合框(1)中摇臂支座(4)和车桥连接,右侧摇臂(9)分别将右组合框(2)中摇臂支座(4)和车桥连接,左侧减震器(10)与左组合框(1)中减震器支架(5)相连,右侧减震器(10)与右组合框(2)中减震器支架(5)相连。进一步地,车桥左右两侧分别与左车轮、右车轮相连,前轮仓骨架(7)能够将左车轮、右车轮中上部的顶部覆盖。进一步地,左组合框(1)中加强板(6)上部设置有两个加强板立柱(13),右组合框(2)中加强板(6)上部设置有两个加强板立柱(13)。进一步地,在底门框(3-1)顶部设置有两个平行的托架(3-2),两个托架(3-2)分别将左组合框(1)的立柱底座(14)底部和右组合框(2)的立柱底座(14)底部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单独设计前桥副车架,整车骨架焊接时将前桥副车架与骨架焊接在一起,之后进行后续工艺并安装前桥,而避免传统的直接使用大落差门式前桥并将其直接焊接在车架上,这样做第一避免使用特定类型的前桥,第二避免传统的将前桥和车架的焊接中喷漆、烘烤等工艺对前桥造成损伤,第三承载能力强,分摊传统大落差门式前桥必须要承受的大负荷,且无需改变原有车架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副车架的立体示意图;图2副车架与前轮仓骨架连接的正视示意图;图3前桥装配的后视示意图;图4为左组合框的示意图;图5为右组合框的示意图;图6为底组合框的示意图;其中,1:左组合框,2:右组合框,3:底组合框,3-1:底门框,3-2:托架,3-3:底门框支撑脚,4:摇臂支座,5:减震器支架,6:加强板,7:前轮仓骨架,8:车轮,9:摇臂,10:减震器,11:立柱,12:侧支柱,13:加强板立柱,14:立柱底座。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结合附图1-6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需要说明:左组合框(1)和右组合框(2)具有相同的组成部件,且各自组成部件直接的连接关系相同,左组合框(1)和右组合框(2)的结构和形状对称。一种前独立桥副车架,由分别垂直设置在底组合框(3)两端的左组合框(1)和右组合框(2)组成,前轮仓骨架(7)能够沿着左组合框(1)外侧边沿、右组合框(2)外侧边沿和底组合框(3)前后边沿焊接,左组合框(1)和右组合框(2)对称,左组合框(1)、右组合框(2)均由各自的摇臂支座(4)、减震器支架(5)、加强板(6)、立柱(11)、侧支柱(12)、加强板立柱(13)、立柱底座(14)组成相同连接关系;左组合框(1)或右组合框(2)的连接关系为:两个立柱(11)分别垂直设置于一个立柱底座(14)两侧,两个侧立柱(12)分别将各自立柱(11)中上部和立柱底座(14)对应一侧相连,加强板(6)水平设置在两个立柱(11)之间,加强板(6)外侧依次水平设置有一个摇臂支座(4)、一个减震器支架(5)、一个摇臂支座(4),在加强板(6)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加强板立柱(13),下部加强板立柱(13)将加强板(6)和立柱底座(14)相连。底组合框(3)由底门框(3-1)、托架(3-2)和底门框支撑脚(3-3)组成,底门框(3-1)两侧分别设置有底门框支撑脚(3-3),在底门框(3-1)顶部设置有两个平行的托架(3-2),两个托架(3-2)分别将左组合框(1)的立柱底座(14)底部和右组合框(2)的立柱底座(14)底部相连。左侧摇臂(9)分别将左组合框(1)中摇臂支座(4)和车桥连接,右侧摇臂(9)分别将右组合框(2)中摇臂支座(4)和车桥连接,左侧减震器(10)与左组合框(1)中减震器支架(5)相连,右侧减震器(10)与右组合框(2)中减震器支架(5)相连。车桥左右两侧分别与左车轮、右车轮相连,前轮仓骨架(7)能够将左车轮、右车轮中上部的顶部覆盖。...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独立桥副车架,其特征在于:由分别垂直设置在底组合框(3)两端的左组合框(1)和右组合框(2)组成,前轮仓骨架(7)能够沿着左组合框(1)外侧边沿、右组合框(2)外侧边沿和底组合框(3)前后边沿焊接,左组合框(1)和右组合框(2)对称,左组合框(1)、右组合框(2)均由各自的摇臂支座(4)、减震器支架(5)、加强板(6)、立柱(11)、侧支柱(12)、加强板立柱(13)、立柱底座(14)组成相同连接关系;左组合框(1)或右组合框(2)的连接关系为:两个立柱(11)分别垂直设置于一个立柱底座(14)两侧,两个侧立柱(12)分别将各自立柱(11)中上部和立柱底座(14)对应一侧相连,加强板(6)设置在两个立柱(11)之间,加强板(6)外侧依次水平设置有一个摇臂支座(4)、一个减震器支架(5)、一个摇臂支座(4),在加强板(6)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加强板立柱(13),下部的加强板立柱(13)将加强板(6)和立柱底座(14)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独立桥副车架,其特征在于:由分别垂直设置在底组合框(3)两端的左组合框(1)和右组合框(2)组成,前轮仓骨架(7)能够沿着左组合框(1)外侧边沿、右组合框(2)外侧边沿和底组合框(3)前后边沿焊接,左组合框(1)和右组合框(2)对称,左组合框(1)、右组合框(2)均由各自的摇臂支座(4)、减震器支架(5)、加强板(6)、立柱(11)、侧支柱(12)、加强板立柱(13)、立柱底座(14)组成相同连接关系;左组合框(1)或右组合框(2)的连接关系为:两个立柱(11)分别垂直设置于一个立柱底座(14)两侧,两个侧立柱(12)分别将各自立柱(11)中上部和立柱底座(14)对应一侧相连,加强板(6)设置在两个立柱(11)之间,加强板(6)外侧依次水平设置有一个摇臂支座(4)、一个减震器支架(5)、一个摇臂支座(4),在加强板(6)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加强板立柱(13),下部的加强板立柱(13)将加强板(6)和立柱底座(1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独立桥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底组合框(3)由底门框(3-1)、托架(3-2)和底门框支撑脚(3-3)组成,在底门框(3-1)顶部设置有托架(3-2),底门框(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兴明侯锦毅李长松何伟龙许炜陈梦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