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655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其特征在于:中央龙骨(2)中前部设置有前桥前格栅(4)、前桥后格栅(5),中央龙骨(2)前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左侧驾驶区骨架(3)、右侧驾驶区骨架(1),中央龙骨(2)后部设置有高地板骨架(11),中央龙骨(2)右侧上部分别连接右前上骨架(6)、右后上骨架(10),中央龙骨(2)左侧上部连接左上骨架(7);右侧驾驶区骨架(1)、左侧驾驶区骨架(3)、右前上骨架(6)、右后上骨架(10)、左上骨架(7)、行李舱右底骨架(8)、行李舱左底骨架(9)、高地板骨架(11)分别为组合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少焊接工作量、框架式、无需行李舱内额外设置立柱。

An electric full load bus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
本技术属于车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全承载车架是先搭建车架中央龙骨、再在整车骨架合拢时将中央龙骨两侧与侧围搭接的支撑梁现场配焊,在随着汽车产量的不断增加,鱼骨刺结构式的原骨架合拢工位工作量比较集中、生产效率较低、已经成为整车产能提升的瓶颈之一,如图1-3所示的装配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减少焊接工作量、框架式、无需行李舱内立柱的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中央龙骨(2)中前部设置有前桥前格栅(4)、前桥后格栅(5),中央龙骨(2)前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左侧驾驶区骨架(3)、右侧驾驶区骨架(1),中央龙骨(2)后部设置有高地板骨架(11),中央龙骨(2)右侧上部分别连接右前上骨架(6)、右后上骨架(10),中央龙骨(2)左侧上部连接左上骨架(7);右侧驾驶区骨架(1)、左侧驾驶区骨架(3)、右前上骨架(6)、右后上骨架(10)、左上骨架(7)、行李舱右底骨架(8)、行李舱左底骨架(9)、高地板骨架(11)分别为组合框架结构。进一步地,前桥前格栅(4)、前桥后格栅(5)分别为组合框架结构。进一步地,中央龙骨(2)左侧设置有行李舱左底骨架(9),中央龙骨(2)右侧设置有行李舱右底骨架(8)。进一步地,前桥前格栅(4)分别与右侧驾驶区骨架(1)后部、左侧驾驶区骨架(3)后部相连。进一步地,前桥后格栅(5)分别与行李舱右底骨架(8)前部、行李舱左底骨架(9)前部相连,前桥后格栅(5)承载行李舱右底骨架(8)、行李舱左底骨架(9)重力方向的受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各组合框代替原来底架中各“骨刺梁”使用,并与中央龙骨连接从而形成车架,进而减小整车(车架与侧围骨架、前后围及顶盖骨架拼焊)焊接工作量。2.本技术通过前桥前格栅、前桥后格栅设置分别承载了(左右)驾驶区骨架、行李舱(左右)底骨架的强度,直接的好处就是行李舱内不用在单独设置立柱,而用前桥后格栅承担立柱承载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中央龙骨示意图;图2为现有龙骨两侧骨刺梁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骨刺梁和两侧骨架配焊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全承载客车车架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中央龙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左侧驾驶区骨架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右侧驾驶区骨架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前桥前格栅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前桥后格栅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右前上骨架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左上骨架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行李舱右底骨架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的行李舱左底骨架;图14为本技术的右后上骨架;图15为本技术的高地板骨架;其中,1:右侧驾驶区骨架,2:中央龙骨,3:左侧驾驶区骨架,4:前桥前格栅,5:前桥后格栅,6:右前上骨架,7:左上骨架,8:行李舱右底骨架,9:行李舱左底骨架,10:右后上骨架,11:高地板骨架。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4-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其中图4中“前”、“后”、“左”、“右”、“上”、“下”、“顶”、“底”以驾驶员坐在车内驾驶位置的方位为准,上述方位仅为便于对本技术的描述,并不对本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限定。如图4-15所示,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中央龙骨(2)中前部设置有前桥前格栅(4)、前桥后格栅(5),中央龙骨(2)前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左侧驾驶区骨架(3)、右侧驾驶区骨架(1),中央龙骨(2)后部设置有高地板骨架(11),中央龙骨(2)右侧上部分别连接右前上骨架(6)、右后上骨架(10),中央龙骨(2)左侧上部连接左上骨架(7);右侧驾驶区骨架(1)、左侧驾驶区骨架(3)、右前上骨架(6)、右后上骨架(10)、左上骨架(7)、行李舱右底骨架(8)、行李舱左底骨架(9)、高地板骨架(11)分别为组合框架结构。前桥前格栅(4)、前桥后格栅(5)分别为组合框架结构。中央龙骨(2)左侧设置有行李舱左底骨架(9),中央龙骨(2)右侧设置有行李舱右底骨架(8)。前桥前格栅(4)分别与右侧驾驶区骨架(1)后部、左侧驾驶区骨架(3)后部相连。前桥后格栅(5)分别与行李舱右底骨架(8)前部、行李舱左底骨架(9)前部相连,前桥后格栅(5)承载行李舱右底骨架(8)、行李舱左底骨架(9)重力方向(垂直地面方向)的受力。拼装过程:第一步现将前桥前格栅(4)、前桥后格栅(5)、右侧驾驶区骨架(1)、左侧驾驶区骨架(3)、右前上骨架(6)、右后上骨架(10)、左上骨架(7)、行李舱右底骨架(8)、行李舱左底骨架(9)、高地板骨架(11)分别构成为组合框架(结构);第二步按照图4所示,将上述各个组合框架依次焊接到中央龙骨(2)上,构成客车车架;第三步,根据需要再将侧围骨架、前后围及顶盖骨架拼焊形成整车骨架。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不能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其特征在于:中央龙骨(2)中前部设置有前桥前格栅(4)、前桥后格栅(5),中央龙骨(2)前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左侧驾驶区骨架(3)、右侧驾驶区骨架(1),中央龙骨(2)后部设置有高地板骨架(11),中央龙骨(2)右侧上部分别连接右前上骨架(6)、右后上骨架(10),中央龙骨(2)左侧上部连接左上骨架(7);右侧驾驶区骨架(1)、左侧驾驶区骨架(3)、右前上骨架(6)、右后上骨架(10)、左上骨架(7)、行李舱右底骨架(8)、行李舱左底骨架(9)、高地板骨架(11)分别为组合框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其特征在于:中央龙骨(2)中前部设置有前桥前格栅(4)、前桥后格栅(5),中央龙骨(2)前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左侧驾驶区骨架(3)、右侧驾驶区骨架(1),中央龙骨(2)后部设置有高地板骨架(11),中央龙骨(2)右侧上部分别连接右前上骨架(6)、右后上骨架(10),中央龙骨(2)左侧上部连接左上骨架(7);右侧驾驶区骨架(1)、左侧驾驶区骨架(3)、右前上骨架(6)、右后上骨架(10)、左上骨架(7)、行李舱右底骨架(8)、行李舱左底骨架(9)、高地板骨架(11)分别为组合框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前桥前格栅(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兴明李长松许炜张荣军何伟龙刘兆梓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