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钢管全承载车身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4145 阅读:3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2:18
一种圆钢管全承载车身骨架,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制造技术。该车身骨架为全承载圆钢管组合结构,车身骨架采用圆管封闭环,上、下部形成整体结构;在车身骨架的上、下及两侧设置乘客门前封闭环、乘客门后封闭环、后轮前封闭环、后轮后封闭环;上述封闭环均采用一根完整的圆钢管弯制而成封闭式环形结构,与车身纵向骨架及加强撑焊接在一起,构成圆钢管全承载车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制造工艺,减少了焊缝和焊接变形,节约了材料和加工工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全承载圆钢管组合结构增强了车身骨架的刚度、强度以及车身的扭转刚度,其抗扭曲强度高于常规汽车骨架3-6倍,客车各个部分受力均匀,使整个车身参与载荷,安全系数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制造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客车生产厂家均采用矩形或方形管生产非全承载车身骨架,鉴于矩形或方形管弯折性能差,底架与前后围、侧围、车顶五大片折弯连接处必须分开焊接并最终组焊。这种生产方法材料利用率不高、制造工序较为复杂、浪费材料和加工工时、工作效率低、焊缝和焊接变形较多、刚度、强度以及车身的扭转刚度不如圆管结构,整车重心也较高,行车的稳定性不如全承载车身。在周长相等的条件下,方管/矩形管面积最小,方形/矩形截面在承受内部或外部径向压力时,受力不均匀。由于现有技术不采用封闭环结构,在受力时虽然整个车身参与载荷,但是上下部结构不是一个整体,车身壳体力学结构并没有达到最佳稳定平衡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钢管全承载车身骨架,以解决现有技术矩形或方形管弯折性能差,底架与前后围、侧围、车顶五大片折弯连接处必须分开焊接并最终组焊。结构落后,材料利用率不高、制造工序较为复杂、浪费材料和加工工时、工作效率低、焊缝和焊接变形较多、刚度、强度以及车身的扭转刚度不高等问题。本技术主要由顶部骨架、窗上横梁、底部骨架、腰梁、加强撑、窗下横梁、后部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钢管全承载车身骨架,主要由顶部骨架、窗上横梁、底部骨架、腰梁、加强撑、窗下横梁、后部骨架、封闭环、前风挡上横梁、前风挡下横梁、前围中横梁、前围下横梁组成,其特征是车身骨架为全承载圆钢管组合结构,车身骨架采用圆管封闭环,上、下部形成整体结构;在车身骨架的上、下及两侧设置乘客门前封闭环、乘客门后封闭环、后轮前封闭环、后轮后封闭环;上述封闭环均采用一根完整的圆钢管弯制而成封闭式环形结构,与车身纵向骨架及加强撑焊接在一起,构成圆钢管全承载车身。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齐鲁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