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承载桁架式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7975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承载桁架式底盘,包括前承载部、中承载部和后承载部;所述中承载部包括承重框架和中部连接杆组件;所述中部连接杆组件设有多个,所述承重框架并排设有多个,并且每两个相邻的承重框架之间通过一个中部连接杆组件连接;所述每两个相邻的承重框架之间形成有储存空间;所述前承载部和中承载部分别固定在首尾两个承重框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每两个相邻的承重框架之间的存储空间能够用来放置电池或维护工具,降低电池安装高度,降低重心,加大电池的安装空间,降低车身重量,前承载部、中承载部和后承载部均具有承载能力。

A Fully Loaded Truss Chas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承载桁架式底盘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承载桁架式底盘。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特别是纯电动汽车越来越成为汽车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现有的电动汽车的底盘空间较小,如若汽车电池安装在底盘内,势必减小电池体积,但是同样电池容量也会相应减少,若汽车电池安装在底盘上方,这样的做法会增高底盘重心,减少车架空间。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全承载桁架式底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承载桁架式底盘。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承载桁架式底盘,包括前承载部、中承载部和后承载部;所述中承载部包括承重框架和中部连接杆组件;所述中部连接杆组件设有多个,所述承重框架并排设有多个,并且每两个相邻的承重框架之间通过一个中部连接杆组件连接;所述每两个相邻的承重框架之间形成有储存空间;所述前承载部和中承载部分别固定在首尾两个承重框架上。所述中承载部的承重框架包括横向承重杆和竖向承重杆;所述横向承重杆上下平行设有两个,并且两个横向承重杆之间通过两个平行设置的竖向承重杆固定。所述中承载部的承重框架还包括承重斜杆;所述每个竖向承重杆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承重斜杆,承重斜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承载桁架式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承载部(1)、中承载部(2)和后承载部(3);所述中承载部(2)包括承重框架(2‑1)和中部连接杆组件(2‑2);所述中部连接杆组件(2‑2)设有多个,所述承重框架(2‑1)并排设有多个,并且每两个相邻的承重框架(2‑1)之间通过一个中部连接杆组件(2‑2)连接;所述每两个相邻的承重框架(2‑1)之间形成有储存空间;所述前承载部(1)和中承载部(2)分别固定在首尾两个承重框架(2‑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承载桁架式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承载部(1)、中承载部(2)和后承载部(3);所述中承载部(2)包括承重框架(2-1)和中部连接杆组件(2-2);所述中部连接杆组件(2-2)设有多个,所述承重框架(2-1)并排设有多个,并且每两个相邻的承重框架(2-1)之间通过一个中部连接杆组件(2-2)连接;所述每两个相邻的承重框架(2-1)之间形成有储存空间;所述前承载部(1)和中承载部(2)分别固定在首尾两个承重框架(2-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承载桁架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承载部(2)的承重框架(2-1)包括横向承重杆(2-1-1)和竖向承重杆(2-1-2);所述横向承重杆(2-1-1)上下平行设有两个,并且两个横向承重杆(2-1-1)之间通过两个平行设置的竖向承重杆(2-1-2)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承载桁架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承载部(2)的承重框架(2-1)还包括承重斜杆(2-1-3);所述每个竖向承重杆(2-1-2)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承重斜杆(2-1-3),承重斜杆(2-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横向承重杆(2-1-1)固定,承重斜杆(2-1-3)呈倾斜45度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承载桁架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承载部(2)的中部连接杆组件(2-2)包括第一中部连接杆(2-2-1)、第二中部连接杆(2-2-2)和X型支撑杆(2-2-3);所述第一中部连接杆(2-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承重框架(2-1)顶部侧壁固定,并且沿承重框架(2-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中部连接杆(2-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承重框架(2-1)底部侧壁固定,并且沿承重框架(2-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X型支撑杆(2-2-3)设于相邻的两个第二中部连接杆(2-2-2)之间,并且X型支撑杆(2-2-3)的四个端点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二中部连接杆(2-2-2)与两个承重框架(2-1)形成的四个夹角部位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承载桁架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承载部(2)的多个储存空间中至少有一个用于安装电池,并且用于安装电池的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海成徐明芳赖来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耐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