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共同承载式护板的马达驱动的单轮辙机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39547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6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达驱动的单轮辙机动车,该机动车具有用于固定容纳至少一个马达(8、9)的框架承载体结构(1),其中,所述框架承载体结构(1)由框架元件(2)和至少一个由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5)共同构成,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5)参与决定所述框架承载体结构的总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共同承载式护板的马达驱动的单轮辙机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达驱动的单轮辙机动车,其具有用于固定容纳至少一个马达的框架承载体结构,其中,所述框架承载体结构包括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
技术介绍
由现有技术已知自承载式车身,尤其是在较早期的滚轮车中,这种自承载式车身本身甚至起到行驶车架的作用。然而对于现今的摩托车或滚轮车而言,这种类型的车身形式是不适合的,因为它们不具备足够的刚度而且在修理情形中不易于维护操作。因而,人们对此做出了转变:构建一个框架作为承载结构,尤其是将马达固定在该框架上。此外还将护板部件作为(外观)设计及空气动力学构件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然而已知的护板对于车身或者说框架结构的刚度没有帮助。相反,各种不同的框架构件和护板构件以及机组围绕着摩托车和滚轮车中非常有限的结构空间是竞争关系。然而所述框架自身是始终固定的并且在维修时限制了诸如马达、传动机构等等机组的可接近性。此外,所述框架大多由钢制成,因此重量也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框架承载体结构的机动车,该机动车是更加轻型的,为其他构件保证更多的结构空间,并且在维修情形中提供改善的可接近性,而并不显著降低框架承载体结构的刚度。该目的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组合来实现。按照本专利技术在此规定:用于固定容纳机动车(尤其是摩托车或滚轮车)的至少一个马达的框架承载体结构由多个框架元件和至少一个由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构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护板部件参与决定框架承载体结构的总刚度。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规定:所述至少一个护板部件由CFK制成。在此,夹层式结构尤其有利,其中由CFK制成的上层和下层与位于它们之间的定距保持部(例如为聚氨酯-层的形式)相连。作为备选方案,也可能设置蜂窝状结构,该蜂窝状结构按已知方式保证沿着蜂窝方向具备高的刚度。从经济性和成本优化的方案角度来看,有利的是,所述至少一个护板部件由CFK-回收模压塑料制成。这种CFK-回收模压塑料还可以在夹层式结构中用作上层和下层,如上所述。在一种同样有利的实施方案中规定,所述至少一个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构造为护板节段并且加固所述框架承载体结构的面状区段。在实施为护板节段的设计中,该护板部件可替代一些现有的框架元件。特别适宜的是例如如下应用,在该应用中,通过护板部件或者说护板节段来替代在框架承载体结构前端(Vorderbau)的框架加固撑杆。若所述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构成为多层壁的,则该护板部件的刚度以及因此还有承载作用可以进一步改善。对此,在一种解决方案中规定:所述多层壁的护板部件具有至少一个穿流开口,该穿流开口在安装状态中在行驶期间可以迎流和/或穿流。因此,通过这种参与确定框架承载体结构的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产生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可以承担附加任务,由此例如可以在高速行驶时影响行驶特性或者对机组进行冷却。针对后者,在一种变型实施方案中另外规定:所述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至少在部分区段具有通孔,并且在多层壁构造中所述通孔延伸穿过至少一层壁,从而,穿流而过的空气起到冷却作用。在一种特别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层壁结构中的两层壁形成了喷口,在穿流期间在该喷口内部,压力下降(伯努利方程)。在所述喷口内部同时设置通孔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负压来抽吸例如热的空气。在另一种有利的变型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至少一个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上设有热防护箔,该热防护箔允许实现靠近马达的装配。此外,如下所述一种实施例是有利的,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构成为两件式的并且可组合而成,从而能保证其从两侧装配和拆卸。本专利技术包含了所述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的各种不同设置方式。然而对于摩托车有利的是,框架承载体结构构造为包围马达,其中,各框架元件确定在驾驶员一侧的上部的区段、朝向前轮的区段和朝向后轮的区段,而所述至少一个护板部件确定朝向行车道的下部的区段。针对需要用于腿的贯通蹬踏部的机动滑板车(Motorroller),则是刚好反转过来。在此情况下,框架承载体结构构造为包围马达,其中,各框架元件确定朝向行车道的下部的区段、朝向前轮的区段和朝向后轮的区段,而所述至少一个护板部件确定在驾驶员一侧的区段。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他有利改进方案的特征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或者在下文根据附图结合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加以详细阐述。图中示例地示意示出了:图1为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为机动滑板车的侧视图;图3为按照另一变型实施方案的摩托车的侧视图;图4为多层壁的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的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示出了摩托车,其具有用于固定容纳至少一个包括马达的驱动装置8、9的框架承载体结构1,所述框架承载体结构1由框架元件2和至少一个由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5所构成,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5以如下方式参与决定框架承载体结构1的总刚度,即该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直接与框架元件2配合作用。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马达在固定点6、7处固定容纳于框架承载体结构1上。所述共同承载式护板通过多个相连接的护板部件5实现,这些护板部件有一部分单独设置在马达下方的区域中、有一部分附加设置在所用的框架元件2的区域中。图2示出一种备选于图1的实施方式,其中在具有贯通蹬踏区域的机动滑板车上使用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5,所述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5包围着整个驱动装置8、9并且还尤其设置于在上部的驾驶员座位区域中。图3示出一个三角形的护板节段10,替代在框架承载体结构1的上管11与包围着驱动装置8、9的框架元件之间的三角区域中的传统的横向撑杆。所述护板节段10是可拆式固定的,可以在维修情形中移除,从而增大马达上方的结构空间。由此例如可以更容易地调节气门间隙。在图4中示出了一个多层壁的护板部件5的侧剖视图,其具有在两层壁之间的穿流开口13。所述穿流开口13可实施为喷口。多层壁的护板部件5的一层壁设有穿通口12,以便于能使空气进入穿流开口13并且例如将热空气从诸如马达/传动机构/排气装置等机组中导出。在内侧例如可以附加地设置有未示出的热防护箔。本专利技术在其设计形式上并不局限于前述的优选实施例。确切地说,还可考虑多种变型,所示解决方案的这些变型同样也应用在一些原则上不同类型的设计形式中。例如,还可以使用其他的纤维复合材料。按照本专利技术,带有两个前轮和一个后轮的滚轮车也可理解为机动滑板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共同承载式护板的马达驱动的单轮辙机动车

【技术保护点】
马达驱动的、尤其是单轮辙的机动车,该机动车具有用于固定容纳至少一个马达的框架承载体结构,其中,所述框架承载体结构由框架元件和至少一个由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共同构成,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参与决定所述框架承载体结构的总刚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31 DE 102014222297.41.马达驱动的、尤其是单轮辙的机动车,该机动车具有用于固定容纳至少一个马达的框架承载体结构,其中,所述框架承载体结构由框架元件和至少一个由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共同构成,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参与决定所述框架承载体结构的总刚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护板部件由CFK构成,尤其是以夹层式结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护板部件由CFK-回收模压塑料构成。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构造为护板节段并且加固所述框架承载体结构的面状区段。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替代至少一个框架元件,尤其是替代在框架承载体结构前端中的框架加固撑杆。6.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共同承载式护板部件构造为多层壁的,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耶格J·塞德尔
申请(专利权)人:宝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