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获得富含视锥及视杆细胞的类视网膜组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47998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获得富含视锥及视杆细胞的类视网膜组织的方法。它包括将hiPSCs消化得到细胞沉淀,再将细胞沉淀悬浮培养得到拟胚体;拟胚体再接种至预先用Matrigel包被的培养皿中,在诱导培养液中诱导分化,获得神经视网膜(NR)和RPE;将NR和RPE再挑起,悬浮培养,获得3D类视网膜包括NR组织,随后在没有视黄酸的优化培养液中继续悬浮培养,NR分化出所有视网膜细胞,包括高度成熟的光感受器细胞,Rhodopsin阳性视杆细胞,L/M OPSIN阳性红绿锥细胞和S‑OPSIN阳性蓝锥细胞,尤其获得了富含红绿视锥及视杆细胞的类视网膜组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获得富含视锥及视杆细胞的类视网膜组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干细胞再生生物领域,具体涉及多能干细胞再生类视网膜器官,获取视网膜种子细胞的方法。
技术介绍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是导致不可逆性失明的主要眼病,主要由于光感受器细胞、RPE细胞或神经节细胞遭受不可逆损伤。然而,该类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干细胞治疗为该类疾病带来了新的复明希望,获得与人视网膜细胞特性类似的,且数量充足的种子细胞,是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复明治疗及疾病机制研究的关键。人视网膜细胞以往多从流产的胚胎视网膜中分离获得,但数量非常有限,批次质量等难以控制,无法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限制了视网膜细胞治疗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人视网膜细胞也可以从人多能干细胞(humanpluripotentstemcell,hPSC)包括胚胎干细胞(ESC)及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定向诱导分化而来,为视网膜种子细胞提供了新的来源。目前,已有多种诱导分化方案指导hPSC逐步向视网膜细胞分化。第一,在经典贴壁(即二维,2D)培养条件下,hPSC不仅分化出了多种视网膜细胞,包括神经节细胞,RPE细胞以及光感受器细胞等,还可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获得富含视锥及视杆细胞的类视网膜组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hiPSCs消化得到细胞沉淀,再将细胞沉淀悬浮培养得到拟胚体;拟胚体再接种至预先用Matrigel包被的培养皿中,在诱导培养液中诱导分化,获得神经视网膜(NR)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将NR和RPE再挑起,悬浮培养,获得3D类视网膜包括NR组织和RPE,在不添加视黄酸的培养液中继续悬浮培养,NR发育出所有视网膜细胞,包括高度成熟的光感受器细胞,Rhodopsin阳性视杆细胞和L/M OPSIN阳性红绿视锥细胞和S‑OPSIN阳性蓝视锥细胞,尤其获得富含红绿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视网膜组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获得富含视锥及视杆细胞的类视网膜组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hiPSCs消化得到细胞沉淀,再将细胞沉淀悬浮培养得到拟胚体;拟胚体再接种至预先用Matrigel包被的培养皿中,在诱导培养液中诱导分化,获得神经视网膜(NR)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将NR和RPE再挑起,悬浮培养,获得3D类视网膜包括NR组织和RPE,在不添加视黄酸的培养液中继续悬浮培养,NR发育出所有视网膜细胞,包括高度成熟的光感受器细胞,Rhodopsin阳性视杆细胞和L/MOPSIN阳性红绿视锥细胞和S-OPSIN阳性蓝视锥细胞,尤其获得富含红绿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视网膜组织。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秀风李桂兰谢冰冰彭福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州宏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