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天然药物领域,公开了一种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甘草次酸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该复方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是由摩尔比为1:1~1:20的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甘草次酸组成。两者联合用药具有较强的协同治疗恶性肿瘤的用途。
Compound drug composition of steroidal saponin YB16 and glycyrrhetinic acid and its use
The present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natural medicine, and discloses a compound drug composition of steroidal saponin YB16 and glycyrrhetinic acid and its use. The active ingredient of the compound medicine composition is composed of YB16 and glycyrrhetinic acid 1:1 of the molar ratio of to 1:20.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two drugs has a strong synergistic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甘草次酸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药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甘草次酸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顽症,现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杀手,所以寻找安全、有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和研究其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丫蕊花为百合科丫蕊花属植物丫蕊花的全草,别名峨眉石凤丹。丫蕊花属植物主要有6种,包括丫蕊花、云南丫蕊花、高山丫蕊花、小丫蕊花、甘肃丫蕊花等。在我国四川、广西东北部以及湖南南部为主要分布。据《中华本草》记载,丫蕊花以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散结、利小便,主治瘰疬,小便不利,水肿,在四川等地民间常用于止血。近年研究表明,甾体皂苷是丫蕊花的主要成分,以往报道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胃癌细胞BGC-823,食管癌细胞Eca-109等具有显著的细胞活性。本课题组从丫蕊花中分离提取得到单体成分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的化学结构式为:YB16属于螺甾烷型甾体皂苷,苷元为薯蓣皂苷元,申请人前期研究发现其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中草药,2016,(23):4211-4217.;中国中药杂志,2013,(20):3413-3418.;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04):164-170.),具有较好的开发研究价值。但组合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临床药物用于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甘草属于豆科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等地区,是我国常用的中草药之一。甘草酸及其苷元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acid,简称GAA)是甘草的主要药理活性物质。其结构式如下所示:现代研究表明,GAA具有抗炎、抗溃疡、抗病毒、抗心律失常、降血脂、促进胰岛素吸收、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GAA特别是在抗炎、保肝、抗病毒和抗肿瘤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而且对人体正常细胞的毒性小。在抗肿瘤方面,GAA能抑制白血病、肝癌、结肠癌、胃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SciRep.2017;7:44210.;Oncotarget.2016;7(44):71960-71973.;MolCellBiochem.2016;416(1-2):169-77.)。申请人前期研究发现,复合YB16和GAA给药,可以为一些恶性肿瘤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甘草次酸复方药物组合物;该复方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是由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甘草次酸组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甘草次酸复方药物组合物的用途;药理试验证明该复方药物组合物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甘草次酸复方药物组合物,该复方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是由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甘草次酸组成。优选的,所述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甘草次酸的摩尔比为1:1~1:20。更加优选的,所述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甘草次酸的摩尔比为1:1~1:10。该复方药物组合物还含有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复方药物组合物按照常规制备工艺制备得到。上述的一种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甘草次酸复方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白血病、结肠癌、肝癌、肺癌、肾癌、胃癌、脑瘤、肉瘤、神经胶质瘤、胰腺癌、卵巢癌、乳腺癌或前列腺癌药物中的用途。上述药物可用于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的肿瘤的治疗。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人在对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甘草次酸(GAA)配伍药理活性的研究中发现,将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甘草次酸组合给药,特别是当两者摩尔比为1:1-1:20配伍时具有很好抗癌细胞的协同作用;专利技术人分别对白血病K562、淋巴白血病Jurkat、肝癌HepG2、乳腺癌MFC-7和肺癌A549为模型进行体外MTT筛选,发现其具有很强的抗增殖活性并呈良好的时效与量效关系,结合经典联合给药分析原理(Median-effectPrinciple)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其具有协同作用,尤其是在fa<0.5时可明显产生协同效应抑制三种癌细胞增殖,这说明YB16和GAA组合物可在低剂量配伍时产生YB16或GAA单药高剂量的生物学效应,从而可以大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产生,具有良好的临床用药开发前景;同时,等效应剂量评价表明,复合药物对正常肝细胞L-O2的毒性尚未增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采用白血病K562、淋巴白血病Jurkat、肝癌HepG2、乳腺癌MFC-7和肺癌A549肿瘤细胞筛选优化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甘草次酸(GAA)复方药物组合物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别接种3×104个细胞/孔于96孔板上,待生长6小时后,离心弃上清,然后按以下分组给药:肿瘤细胞设不加药组和加药组,其中加药组设YB16和GAA单药组、YB16和GAA联合用药不同摩尔比例组,每组设4-6个复孔,培养24小时,弃上清,加入100μl含0.5mg/ml的MTT(四氮唑盐)无血清培养液培养4小时,加入100μlDMSO(二甲亚砜),放置于微型振荡仪上振荡10min,再置于酶标仪上570nm处检测OD值。结果按照以下抑制率公式计算每种情况下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具体结果见表1。抑制率=(1-加药组OD值/对照组OD值)表1为YB16和GAA单独和联合给药作用细胞72小时后不同浓度的IC50抑制率。当YB16和GAA按摩尔比1:1和1:20配伍组合时的抑制情况;我们可以获得随着配伍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表1YB16和GAA单药作用72小时IC50(μM)实施例2:YB16和GAA联合给药效应分析以Median-effectPrinciple(中效原理或Chou-Talalay联合指数法)为评价基础,应用Combidrug统计软件绘制剂量-效应曲线及不同效应下的合用指数曲线(fa-C曲线),从两药合用的效应与合用指数的关系定量评价两药之间是协同、拮抗或相加关系。具体步骤如下:药物作用效应即抑制率(fa)=1-(试验组平均OD570值/肿瘤细胞空白对照组平均OD570)根据中效方程式fa/fu=(D/Dm)m,两边取对数logfa/fu=mlogD–mlogDm,设a=-mlogDm,b=m,x=logD,y=logfa/fu,代入中效方程式得y=bx–a;其中fa为药物作用效应,fu=1–fa,D为药物浓度,m为斜率,Dm为中效浓度,即50%效应时的药物浓度。依上述公式,计算出两种抗癌药单用及合用时各自的中效浓度Dm(logDm=-a/m),再计算出单用及两药合用时在各种效应时所需药物浓度〔D=Dm(fa/fu)1/m〕,可计算出两药合用时在各种效应时的合用指数〔CI=D1/DX1+D2/DX2+α(D1D2)/(DX1DX2),D1、D2为两药合用时产生X效应时两药各自所需浓度,DX1、DX2为两药单独使用时产生X效应时两药各自浓度〕。α=0为两种相互排斥性药物,α=1为两种相互非排斥性药物。因YB16与GAA作用机制不同,故本实验中取α=0。当CI<1,两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甘草次酸复方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复方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是由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甘草次酸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甘草次酸复方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复方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是由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甘草次酸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甘草次酸复方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甘草次酸的摩尔比为1:1~1: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甘草次酸复方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丫蕊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黎,汪小根,张翘,李绍林,林劲,陈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