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甘草苷(Liquiritin)在制备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安全剂量范围内使用时,剂量为120mg/kg的甘草苷可以显著缓解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诱发的痛觉超敏及痛觉过敏,改善坐骨神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并且调控炎性细胞因子的蛋白表达,证明甘草苷具有缓解小鼠慢性压迫性损伤所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Pharmaceutical use of glycyrrhizin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pathic pa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the use of glycyrrhizin (Liquiritin) in the preparation of drugs for treating neuropathic pai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e of the safe dose range, the dose of liquiritin 120mg/kg could relieve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 model induced allodynia and hyperalgesia,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sciatic nerve and improve the regulat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 expression, that glycyrrhizin can alleviate neuropathic the pain caused by chronic compression injury of mice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nerve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甘草苷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制药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甘草苷的应用,特别涉及甘草苷在制备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pain)是一种慢性疼痛综合征,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一般是由于神经系统功能发生异常或者受到损伤而产生的疼痛,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感染(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血管病(如卒中)、神经受压迫、神经创伤和癌症等。神经病理性疼痛困扰着世界上1/6的人,不仅造成躯体本身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同时还会伴发抑郁、焦虑等心理精神障碍,对患者的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并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负担。近年来,随着病理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及疼痛临床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主要治疗药物多是抗抑郁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但这些药物因其各种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限制了在临床上的使用。因此进一步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机制,在此基础上寻找安全性高,临床疗效好的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中药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以及抗菌、抗病毒、抗炎、抗变态反应、镇咳、祛痰等作用。甘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皂苷类与黄酮类物质,代表物分别是甘草酸和甘草苷。甘草苷(Liquiritin,LQ)属于以2-苯基色原酮(2-phenyl-chromone)为母核的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21H22O9。甘草苷具有抗心律失常、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等生物活性。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甘草苷还具有抗炎、神经保护、抗抑郁作用等多种药理活性和临床功能,但关于其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保护作用目前未见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对甘草苷的药理作用研究,提供甘草苷作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的用途。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甘草苷作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的用途,所述甘草苷的结构式如式(1)所示:具体地,所述神经病理性疼痛为外周神经损伤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进一步地,所述甘草苷单次应用剂量为30-120mg/kg。优选地,所述甘草苷单次应用剂量为60-120mg/kg。优选地,所述甘草苷单次应用剂量为120mg/kg。具体地,所述甘草苷单次应用剂量仅限于不引起中枢抑制的剂量。具体地,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药剂学上可接受的剂型,优选为允许的口服剂型或注射剂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甘草苷作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的用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甘草苷能显著缓解机械痛觉超敏、冷痛觉超敏和热痛觉过敏;(2)甘草苷能改善受损的坐骨神经,增加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振幅,显著抑制了脊髓组织中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及IL-1β蛋白的表达并且促进IL-10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甘草苷具有治疗小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可用于制备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药物。附图说明图1:甘草苷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图;图2:甘草苷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冷抬足次数图;图3:甘草苷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图;图4:甘草苷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图;图5:甘草苷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图;图6:甘草苷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图;图7:甘草苷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振幅图;图8:甘草苷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坐骨神经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的透射电镜图;图9-12:甘草苷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脊髓组织TNF-α、IL-6、IL-1β及IL-10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n=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甘草苷均为前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可通过商购获得。实施例1甘草苷作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的用途,其中,神经病理性疼痛为外周损伤引起的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甘草苷单次应用剂量为小鼠30mg/kg,药物的剂型为口服剂型。实施例2甘草苷作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的用途,其中,神经病理性疼痛为外周损伤引起的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甘草苷单次应用剂量为小鼠60mg/kg,药物的剂型为口服剂型。实施例3甘草苷作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的用途,其中,神经病理性疼痛为外周损伤引起的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甘草苷单次应用剂量为小鼠120mg/kg,药物的剂型为口服剂型。下面的动物实验进一步说明了上述实施例1至3的效果:一、实验材料1.1动物处理雄性ICR小鼠,18-22g,购自宁夏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生产许可证号:NCXK(宁)2013-0005。喂养条件包括标准饲料,自来水,室温保持在(24±2)℃,湿度50-60%,每日光照与黑暗时间各12h。实验前,将动物置于实验环境适应3天。1.2实验药品及仪器甘草苷(北京中科质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CMC-Na配制成混悬液,母液浓度120mg/mL,现配现用。戊巴比妥钠(Sigma-Aldrich公司),普瑞巴林胶囊(辉瑞制药有限公司),VonFreyFilaments(DanmicGlobal,美国),冷板仪(BIOSEB科技仪器公司,法国),PL-200热刺痛仪(成都泰盟科技公司),透射电镜(H-7650日立,日本东京),兔抗TNF-α、IL-6、IL-1β及IL-10多克隆抗体(购自Abcam公司),酶标仪(1510,ThermoFisher公司),电泳仪、电转仪(Powerpacbasic,美国Bio-Rad公司),凝胶成像分析仪(JS-860B,上海培清公司)。1.3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小鼠随机分为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组,甘草苷不同剂量组。小鼠在手术造模后按0.1ml/10g体重12h/次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同法给予等量的CMC-Na。在CCI造模后的第0,7,8,10,12天进行行为学、电生理学、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药效学评价。1.4小鼠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建立通过对小鼠坐骨神经进行结扎,建立慢性缩窄性损伤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小鼠称重后,采用0.8%戊巴比妥钠注射液以0.1ml/10g的剂量腹腔注射对小鼠进行麻醉。麻醉后,将小鼠俯卧位置于消毒后的手术台上,在右侧臀股交界处剪毛备皮,碘伏消毒液进行皮肤表面消毒,用手术剪在此处沿坐骨神经走行方向剪开约1.5cm的切口,顺着肌纹,用玻璃挑针钝性分离股二头肌和臀肌,使坐骨神经主干暴露出来,用消毒并用生理盐水浸泡过的4-0医用铬制羊肠线对暴露的坐骨神经主干进行3个间距为1mm的松弛结扎,逐层缝合肌肉层及皮肤。为避免结扎力度过大引起组织坏死,应以结扎侧肢发生细微的颤动为准,以避免神经外膜的血液流动受到干扰。二、实验过程(一)行为学参数测定1.1实验方法:测定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withdrawalthreshold,PWT):将一有机玻璃箱(22×12×22cm)置于金属筛网上,待小鼠在箱中适应15min后,用VonFr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甘草苷在制备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草苷的结构式如式(1)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甘草苷在制备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草苷的结构式如式(1)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病理性疼痛为外周神经损伤的神经病理性疼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病理性疼痛为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甘草苷单次应用剂量为不引起中枢抑制的剂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建强,张梦婷,李玉香,刘宁,赵玉萍,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