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式新型结构的电动汽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63310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5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承载式新型结构的电动汽车车架,它是由底盘主梁(1)、底盘中横梁(2)、前轮罩安装板(3)、地毯安装支架(4)、底盘副梁(5)、底盘后横梁(6)、后轮罩安装板(7)、后轮罩加强梁(8)、后保主梁(9)、后风挡下横梁(10)、后风挡中横梁(11)、后风挡上横梁(12)、B柱(13)、顶盖纵梁(14)、前风挡上横梁(15)、A柱(16)、前风挡下横梁(17)、前仓上横梁(18)、前仓加强梁(19)、前仓下横梁(20)、前立柱梁(21)、前防撞梁组件(22)、雨刷液箱固定板(23)、前保饰件固定板(24)、前防撞梁副板(25)、前防撞梁安装板支撑(26)、前防撞梁横梁(27)、后悬置上支座(28)、前围立柱加强梁(29)、前围副加强梁(30)、前围后横梁(31)组成。本设计的车身具有结构科学合理,工艺简单易操作,制造快捷,刚性好,强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领域,涉及一种承载式新型结构的电动汽车车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颁发和落实,以及社会关注度的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生产更是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新兴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发展的问题也清晰的呈现在人们面前。首先纵观众多的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利用油车进行改装的电动汽车占据了大半个江山,从而导致整车布置不合理,车身偏重,系统匹配困难,空间浪费大等问题;而部分全新开发的电动汽车,车架整体结构刚度低,安全性和实用性差,过于追求表面和外形的面子工作,而忽略了对实用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这些都决定了在行业发展还不成熟的背景下,设计一款既能发挥电动汽车优势,又符合人们对美观和实用性要求的新能源汽车车架的紧迫性和前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方便、刚性好、强度高、不会对车辆的设计和制造构成限制的电动汽车的车身车架。它既能够降低电动汽车的整车重量,又能够为电动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各类底盘零部件、车身以及内饰件等提供安装基础,同时还能保证电动汽车具有良好的强度、刚度和振动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承载式新型结构的电动汽车车架,它是由底盘组件、后保组件、独立的前防撞架、前风挡组件、后风挡组件、前围组件构成;底盘组件由两根底盘主梁(I),两根底盘副梁(5),一根底盘后横梁(6)通过多根底盘中横梁(2)、地毯安装支架(4)焊接而成;底盘主梁(I)、底盘副梁(5)均采用低合金高强钢的型材,底盘中横梁(2)是由钣金通过折弯工艺制作成的多孔的“几”字型;后保组件由后保主梁(9)与后风挡下横梁(10)连接而成,其中后保主梁(9)由低合金高强度型材通过折弯工艺制作而成;前防撞架由雨刷液箱固定板(23),前保饰件固定板(24)、前防撞梁副板(25),前防撞梁安装板支撑(26)、前防撞梁横梁(27)焊接组成框架式结构;前风挡组件由前风挡上横梁(15)、A柱(16)、前风挡下横梁(17)通过焊接连接;后风挡组件由后风挡中横梁(11)、后风挡上横梁(12)、B柱(13)通过焊接连接;前围组件主要由前仓上横梁(18),前仓下横梁(20),前仓加强梁(19),前围副加强梁(30)、前围后横梁(31)通过焊接组成“C”型结构;两根前立柱梁(21)和一前围立柱加强梁(29)焊接组成“H”型;“C”型结构与“H”型通过焊接组合而成;前围组件中的前立柱梁(21)、底盘组件中的底盘主梁(I)与前防撞梁组件(22)连接,前轮罩安装板⑶连接底盘副梁(5)、前围副加强梁(31);后轮罩安装板(7)连接B柱、底盘副梁(5);A柱(16)与前仓上横梁(18)连接,顶盖纵梁(14)连接A柱(16)、B柱(13)。本技术采用了一种新型的车架结构和双凸等壁厚异型无缝钢管作为A、B柱和驾驶舱主要支撑柱的选用型材;驾驶舱与底盘连接材料选用经过特殊折弯和造型处理的型钢;底盘选用对称双主梁结构,大梁前部进行折弯处理,微微上翘,用于提高本电动汽车的通过性;主横梁采用轻型钣金件结构,独特的“几,,字形截面结构,不但大大增强了主横梁的刚度和强度,也有利于个车架的重量减轻和美观。本技术设计了独立的后尾部结构,由型钢进行折弯焊接而成,用于后减震的固定和后货箱的承重架,以及后防护覆盖件的安装固定,不但增加了后货箱的空间容量,同时使整车后部重心的分配更加合理,后悬置的布置更加科学。本技术底盘采用了 ” L”形的加强横梁配合矩形管材料的副横梁,与底盘焊接rfn 。本技术同时采用了独立的前防撞架结构,与车架的前立柱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防撞架结构采用无缝钢管焊接而成,承载着车身的安全防护和前防护饰板的安装固定及玻璃洗涤液壶的固定;由于采用无缝钢管焊接的框架式结构,发生碰撞时,可有效传递碰撞能力,加长能力传递路线,增加能量扩散能力,减小驾驶舱因碰撞引起的变形,保证乘坐人员的安全。本技术采用框架式电池箱体,采用型钢焊接而成,与底盘主横梁焊接连接,接近车架中部,同时电池框架作为乘员座椅的支撑结构,使整车中心分布更合理,同是也起到了车架左右门框的横向加强连接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承载式新型结构和材料的电动汽车车架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所设计的承载式新型结构材料的电动汽车车架主承重立柱采用了双凸等壁厚异型无缝钢管,和其他无缝钢管相比,双凸等壁厚异型无缝钢管一般都有较大的惯性矩和截面模数,有较大的抗弯抗扭能力,可以大大减轻结构重量,节约钢材。对外来冲击力有较强的抗冲击力,有效保护驾驶舱及驾驶员和乘员的安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2、本技术承载式车架充分考虑了各类零部件的布置空间、联接和安装方法,例如,电动汽车的前防护饰板和洗涤液壶可以安装在独立的前防撞架上,后悬置可以安装在车架的独立尾架上,内外饰可以方便的安装在车架上;电动汽车的操纵控制部件的布置也十分方便。3、独立的前防撞架结构,采用无缝钢管焊接的框架式结构,发生碰撞时,可有效传递碰撞能力加长能力传递路线,增加能量扩散能力,减小驾驶舱因碰撞引起的变形,大大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底盘组件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后保组件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前防撞架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前风挡组件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前围组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承载式新型结构的电动汽车车架,它是由底盘组件、后保组件、独立的前防撞架、前风挡组件、后风挡组件、前围组件构成;底盘组件由两根底盘主梁(I),两根底盘副梁(5),一根底盘后横梁(6)通过多根底盘中横梁(2)、地毯安装支架(4)焊接而成;底盘主梁(I)、底盘副梁(5)均采用低合金高强钢的型材,底盘中横梁(2)是由钣金通过折弯工艺制作成的多孔的“几”字型;后保组件由后保主梁(9)与后风挡下横梁(10)连接而成,其中后保主梁(9)由低合金高强度型材通过折弯工艺制作而成;前防撞架由雨刷液箱固定板(23),前保饰件固定板(24)、前防撞梁副板(25),前防撞梁安装板支撑(26)、前防撞梁横梁(27)焊接组成框架式结构;前风挡组件由前风挡上横梁(15)、A柱(16)、前风挡下横梁(17)通过焊接连接;后风挡组件由后风挡中横梁(11)、后风挡上横梁(12)、B柱(13)通过焊接连接;前围组件主要由前仓上横梁(18),前仓下横梁(20),前仓加强梁(19),前围副加强梁(30)、前围后横梁(31)通过焊接组成“C”型结构;两根前立柱梁(21)和一前围立柱加强梁(29)焊接组成“H”型;“C”型结构与“H”型通过焊接组合而成;前围组件中的前立柱梁(21)、底盘组件中的底盘主梁(I)与前防撞梁组件(22)连接,前轮罩安装板⑶连接底盘副梁(5)、前围副加强梁(31);后轮罩安装板(7)连接B柱(13)、底盘副梁(5);A柱(16)与前仓上横梁(18)连接,顶盖纵梁(14)连接A柱(16)、B柱(13)。以上各组件的焊接均有框式焊接工装,通过控制主要安装尺寸位置点达到装配精度,优化焊接工艺顺序,明确工艺指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承载式新型结构的电动汽车车架,它是由底盘组件、后保组件、独立的前防撞架、前风挡组件、后风挡组件、前围组件构成;底盘组件由两根底盘主梁(1),两根底盘副梁(5),一根底盘后横梁(6)通过多根底盘中横梁(2)、地毯安装支架(4)焊接而成;底盘主梁(1)、底盘副梁(5)均采用低合金高强钢的型材,底盘中横梁(2)是由钣金通过折弯工艺制作成的多孔的“几”字型;后保组件由后保主梁(9)与后风挡下横梁(10)连接而成,其中后保主梁(9)由低合金高强度型材通过折弯工艺制作而成;前防撞架由雨刷液箱固定板(23),前保饰件固定板(24)、前防撞梁副板(25),前防撞梁安装板支撑(26)、前防撞梁横梁(27)焊接组成框架式结构;前风挡组件由前风挡上横梁(15)、A柱(16)、前风挡下横梁(17)通过焊接连接;后风挡组件由后风挡中横梁(11)、后风挡上横梁(12)、B柱(13)通过焊接连接;前围组件主要由前仓上横梁(18),前仓下横梁(20),前仓加强梁(19),前围副加强梁(30)、前围后横梁(31)通过焊接组成“C”型结构;两根前立柱梁(21)和一前围立柱加强梁(29)焊接组成“H”型;“C”型结构与“H”型通过焊接组合而成;前围组件中的前立柱梁(21)、底盘组件中的底盘主梁(1)与前防撞梁组件(22)连接,前轮罩安装板(3)连接底盘副梁(5)、前围副加强梁(31);后轮罩安装板(7)连接B柱(13)、底盘副梁(5);A柱(16)与前仓上横梁(18)连接,顶盖纵梁(14)连接A柱(16)、B柱(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照宰守香郑逢良牛鑫马辉周明印张曙光娄钢亮李增阳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龙瑞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