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73522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架结构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以及设置于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之间,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辅助支架、第二辅助支架、第三辅助支架、第四辅助支架、第五辅助支架和第六辅助支架;其中,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均包括:一前端主支架、一中部主支架和一后端主支架;其中,前端主支架和所述后端主支架均设置有塞焊孔,中部主支架的一端部分套接于前端主支架内,通过前端主支架边缘连续焊接和塞焊孔塞焊焊接固定连接;中部主支架另一端部分套接于后端主支架内,通过后端主支架边缘连续焊接和塞焊孔塞焊焊接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指一种车架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驾外出旅游已成为常见的休闲娱乐方式,这样,对汽车的承载能力就有了一定的要求,而且在旅途中往往会遇到路面状况较差的情况,也要求整车达到需要的舒适度。因此,全尺寸运动型汽车多采用双横臂式独立前悬架系统和多连杆整体式非独立后悬架系统,但是现有的汽车车架并没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实现与之配合以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架结构及汽车,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来满足全尺寸运动型汽车的使用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架结构,应用于一汽车,包括: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之间,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辅助支架、第二辅助支架、第三辅助支架、第四辅助支架、第五辅助支架和第六辅助支架;其中,所述第一主支架和所述第二主支架均包括:一肖Iji而主支架、一中部主支架和一后?而主支架;其中,所述前端主支架和所述后端主支架均设置有塞焊孔,所述中部主支架的一端部分套接于所述前端主支架内,通过所述前端主支架边缘连续焊接和塞焊孔塞焊焊接固定连接;所述中部主支架另一端部分套接于所述后端主支架内,通过所述后端主支架边缘连续焊接和塞焊孔塞焊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支架由上下两个冲压成形的高强度钢板焊接而成,所述第二辅助支架对应安装电动转向机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支柱;所述第一主支架的前端主支架和中部主支架,所述第二主支架的前端主支架和中部主支架,第三辅助支架中部以及第四辅助支架均采用高强度型材。其中,所述车架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四辅助支架和所述第五辅助支架之间,且与所述第一主支架和所述第二主支架连接的第一油箱支架和第二油箱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五辅助支架和所述第六辅助支架之间,且与所述第一主支架和所述第二主支架连接的备胎支架。其中,所述车架结构还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支架和所述第二主支架外侧的车身悬置第一支架;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支架和所述第二主支架外侧的前悬架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支架和所述第二主支架外侧的车身悬置第二支架;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支架和所述第二主支架外侧的车身悬置第三支架;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支架和所述第二主支架外侧的车身悬置第四支架;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支架和所述第二主支架外侧的后悬架后弹簧支架;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支架和所述第二主支架外侧的车身悬置第五支架。其中,所述车架结构还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支架和所述第二主支架内侧的发送机悬置支架;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支架和所述第二主支架内侧的后悬架缓冲块支架。其中,所述第一主支架和所述第二主支架均通过碰撞吸能盒与所述第一辅助支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主支架和所述第二主支架靠近所述第一辅助支架处均设置有前拖车钩。其中,所述第六辅助支架上设置有后拖车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车架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采用分段式结构连接而成,在前端主支架设置有塞焊孔,中部主支架的一端部分套接于前端主支架内,随后,通过前端主支架边缘连续焊接和塞焊孔塞焊焊接实现前端主支架与中部主支架的固定连接。中部主支架和后端主支架,第二主支架的各部分同样的采用上述方式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两连接部位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保证了连接强度,而双焊接的方式增强了焊接强度,从而增强了主支架的整体强度,同时在焊接时减小变形,有利于制造加工。另外,第二辅助支架由上下两个冲压成形的高强度钢板焊接而成,并且在第二辅助支架对应安装电动转向机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支柱。这种上下焊接式结构,中部断面尺寸能够达到一定值,提高了作为车架前部的主要横向支撑的第二辅助支架的刚度、操稳灵敏反应性和乘驾舒适性,而且由于侧面设有的安装支柱,方便了电动转向机的装配,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空间布置合理,从而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结构简单也降低了制造难度。而且,在第一主支架的前端主支架和中部主支架,第二主支架的前端主支架和中部主支架,第三辅助支架中部以及第四辅助支架均采用高强度型材。这些部位大多需要高强度承载性能,就可以通过高强度型材的使用提供整车极高的结构强度,确保车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架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表示第一主支架的前端主支架和中部主支架连接示意图;图3表示第二辅助支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主支架;101-前端主支架;102-中部主支架;1011_塞焊孔;2_第二主支架;3_第一辅助支架;4_第二辅助支架;401-安装立柱;5_第三辅助支架;6_第四辅助支架;7_第五辅助支架;8_第六辅助支架;9_第一油箱支架;10_第二油箱支架;11_备胎支架;12_车身悬置第一支架;13_前悬架组件;14_车身悬置第二支架;15_车身悬置第三支架;16-车身悬置第四支架;17-悬架后弹簧支架;18-车身悬置第五支架;19_发送机悬置支架;20_后悬架缓冲块支架;21_碰撞吸能盒;22_前拖车钩;23_后拖车钩。【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汽车车架没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达到全尺寸运动型汽车的性能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车架结构,具有更高强度和刚度来满足用户对汽车的要求。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车架结构,应用于一汽车,包括: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主支架I和第二主支架2 ;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支架I和第二主支架2之间,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辅助支架3、第二辅助支架4、第三辅助支架5、第四辅助支架6、第五辅助支架7和第六辅助支架8 ;其中,所述第一主支架I和所述第二主支架2均包括:一前端主支架、一中部主支架和一后端主支架;其中,所述前端主支架和所述后端主支架均设置有塞焊孔,所述中部主支架的一端部分套接于所述前端主支架内,通过所述前端主支架边缘连续焊接和塞焊孔塞焊焊接固定连接;所述中部主支架另一端部分套接于所述后端主支架内,通过所述后端主支架边缘连续焊接和塞焊孔塞焊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支架4由上下两个冲压成形的高强度钢板焊接而成,所述第二辅助支架4对应安装电动转向机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支柱;所述第一主支架I的前端主支架和中部主支架,所述第二主支架2的前端主支架和中部主支架,第三辅助支架5中部以及第四辅助支架6均采用高强度型材。众所周知,由于全尺寸运动型汽车的承载需要,车身长度较普通汽车要长一些。因此,在本技术的车架结构中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采用分段式结构连接而成,相较于一体式的结构,能够更好的实现高强度承载,而且如图2所示(以第一主支架I的前端主支架101和中部主支架102的连接为例),在第一主支架I的前端主支架101设置有塞焊孔1011,中部主支架102的一端部分套接于前端主支架101内,随后,通过前端主支架101边缘连续焊接和塞焊孔1011塞焊焊接实现前端主支架101与中部主支架102的固定连接。中部主支架和后端主支架,第二主支架的各部分同样的采用上述方式进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架结构,应用于一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之间,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辅助支架、第二辅助支架、第三辅助支架、第四辅助支架、第五辅助支架和第六辅助支架;其中,所述第一主支架和所述第二主支架均包括:一前端主支架、一中部主支架和一后端主支架;其中,所述前端主支架和所述后端主支架均设置有塞焊孔,所述中部主支架的一端部分套接于所述前端主支架内,通过所述前端主支架边缘连续焊接和塞焊孔塞焊焊接固定连接;所述中部主支架另一端部分套接于所述后端主支架内,通过所述后端主支架边缘连续焊接和塞焊孔塞焊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支架由上下两个冲压成形的高强度钢板焊接而成,所述第二辅助支架对应安装电动转向机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支柱;所述第一主支架的前端主支架和中部主支架,所述第二主支架的前端主支架和中部主支架,第三辅助支架中部以及第四辅助支架均采用高强度型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宏郑守华张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