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副车架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15229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1:33
一种后副车架及电动汽车,后副车架包括间隔设置的前横梁、后横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高度方向分布的第一纵梁部、第二纵梁部,第一纵梁部用于安装悬挂系统中的上摆臂,第二纵梁部用于安装悬挂系统的下摆臂每一纵梁的两端分别与前横梁、后横梁连接;第一纵梁部的每根纵梁上分别设有第一电机悬置支架,第一电机悬置支架位于所在纵梁靠近后横梁的一端,作为电机的第一安装点。与现有的后副车架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后副车架多出一对左、右纵梁,因此能够提供更多的安装点,以满足对横拉杆、稳定杆、摆臂提供安装点的同时,也为电机提供安装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副车架及电动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副车架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电机是电动汽车中的重要部件,现有电动汽车的电机通常安装在车身内或者安装在汽车前部,对于后驱车来说,电机与后驱动轴之间的距离较远,不利于动力传递的有效性。将电机安装于后副车架可以减小电机与后驱动轴之间的距离。但是,现有的后副车架需要对横拉杆、稳定杆、摆臂等提供安装点,剩余空间不足,无法对电机提供安装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后副车架无法对电动汽车的电机驱动提供安装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后副车架,包括间隔设置的前横梁、后横梁;还包括:第一纵梁部、第二纵梁部,沿所述汽车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纵梁部高于所述第二纵梁部,所述第一纵梁部用于安装悬挂系统中的上摆臂,第二纵梁部用于安装悬挂系统的下摆臂;所述第一纵梁部、第二纵梁部分别具有左纵梁和右纵梁,每一纵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连接;所述第一纵梁部的每根纵梁上分别设有第一电机悬置支架,作为电机的第一安装点。可选的,相对于前横梁,所述第一电机悬置支架更靠近后横梁。可选的,所述前横梁、后横梁上分别设有第二电机悬置支架,作为电机的第二安装点。可选的,沿汽车前后方向,所述前横梁、后横梁上的所述第二电机悬置支架相互错开。可选的,所述第一纵梁部或所述第二纵梁部的每根纵梁上还设有横拉杆支架,作为横拉杆的安装点;所述横拉杆支架更靠近前横梁。可选的,所述第一纵梁部的每根纵梁上还设有上摆臂支架,位于所在纵梁的所述第一电机悬置支架面向所述前横梁的一侧,作为上摆臂的安装点。可选的,沿汽车前后方向,所述第一电机悬置支架与所在纵梁的所述上摆臂支架在面对面的一侧相互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二纵梁部的每根纵梁上设有下摆臂支架,作为下摆臂的安装点。可选的,沿汽车宽度方向,所述第二纵梁部位于所述第一纵梁部的两根纵梁之间。可选的,所述后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稳定杆支架,作为稳定杆安装点。可选的,所述第一纵梁部的左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部的左纵梁之间、以及所述第一纵梁部的右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部的右纵梁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靠近所述后横梁、且与所述后横梁连接。可选的,沿汽车前后方向,所述第一加强板还与相邻的下摆臂支架连接,用于加强对应的下摆臂支架的强度。可选的,每根纵梁与所述前横梁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强板,每根纵梁与所述后横梁之间连接有第三加强板。可选的,所述第一纵梁部与所述第二纵梁部沿所述高度方向具有间隔,所述间隔供后驱动轴穿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后副车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后副车架包括连接在前横梁和后横梁之间的第一纵梁部,以及低于第一纵梁部的第二纵梁部,第一纵梁部、第二纵梁部分别用于安装悬挂系统的上摆臂、下摆臂。在位置较高的第一纵梁部上设有第一电机悬置支架,作为电机的安装点。由此可见,与现有的后副车架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后副车架多出一对左、右纵梁,因此能够提供更多的安装点,以满足对横拉杆、稳定杆、摆臂提供安装点的同时,也为电机提供安装点。进一步,第一纵梁部与第二纵梁部之间具有沿高度方向的间隔,供后驱动轴穿过,使得后副车架能够为后驱动轴提供避让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副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副车架沿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副车架沿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在俯视方向示出了电机安装于后副车架的状态;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副车架沿仰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后副车架,参照图1、图2所示,包括间隔设置的前横梁11、后横梁12,以及连接在前横梁11、后横梁12之间的第一纵梁部20、第二纵梁部30。沿汽车的高度方向,第一纵梁部20高于第二纵梁部30。后副车架安装至汽车上时,沿汽车前后方向,前横梁11位于前侧,后横梁12位于后侧。第一纵梁部20用于安装悬挂系统的上摆臂,第二纵梁部30用于安装悬挂系统的下摆臂。如图1并结合图3所示,第一纵梁部20、第二纵梁部30分别具有左纵梁和右纵梁,每一纵梁的两端分别与前横梁11、后横梁12连接。其中,沿汽车宽度方向,左纵梁位于前、后横梁的左侧,右纵梁位于前后横梁的右侧。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纵梁部20的左纵梁定义为左上纵梁21,将第一纵梁部20的右纵梁定义为右上纵梁22;将第二纵梁部30的左纵梁定义为左下纵梁31,将第二纵梁部30的右纵梁定义为右下纵梁32。第一纵梁部20的每根纵梁上分别设有第一电机悬置支架110,第一电机悬置支架110位于所在纵梁靠近后横梁12的一端,作为电机的第一安装点。可见,本实施例的后副车架具有上下布置的第一纵梁部20、第二纵梁部30,将悬挂系统的上摆臂、下摆臂分别设置于两个纵梁部上,减少了每一纵梁上需要设置的安装点的数量,从而使得第一纵梁部20上可以腾出足够的空间来设置电机安装点。具体地,如图1、图2并结合图3所示,左上纵梁21、右上纵梁22上分别设有第一电机悬置支架110。其中,沿汽车前后方向,第一电机悬置支架110在所在纵梁上布置位置根据悬挂系统的结构而定。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悬置支架110靠近后横梁12。其中,第一电机悬置支架110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悬置支片111和第二悬置支片112。结合图4所示,第一悬置A设于第一悬置支片111和第二悬置支片112之间,且分别与第一悬置支片111和第二悬置支片112连接。其中,图4中虚线框代表电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机悬置支架110的第一悬置支片111和第二悬置支片112也可以相互连接而形成一片式结构,但一片式结构中应当具有用于设置第一悬置A的容纳空间。继续参照图1、图3所示,前横梁11、后横梁12上分别设有第二电机悬置支架120,作为电机的第二安装点。其中,第二电机悬置支架120也应当具有用于容纳空间,用于安装悬置。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第二电机悬置支架120为一片式结构。第二悬置B位于第二电机悬置支架120的容纳空间中。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电机悬置支架120也可以由两个沿车宽方向间隔排布的悬置支片组成,两个悬置支片之间的间隔用于设置第二悬置B。其中,沿汽车前后方向,前横梁11上的第二电机悬置支架120与后横梁12上的第二电机悬置支架120相互错开。也就是说,其中一个更靠近前、后横梁的左侧,另一个更靠近前、后横梁的右侧。这样,当电机通过第一悬置A、第二悬置B安装在后副车架上时,沿车宽方向,沿前后错开的第一悬置A、第二悬置B能够对电机提供更稳定的支撑,起到抗扭作用,避免在汽车颠簸时,电机相对于后副车架发生左右晃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沿前后方向,第一悬置A、第二悬置B也可以位于同一直线上。如图2所示,第一纵梁部20与第二纵梁部30沿高度方向具有间隔,该间隔供后驱动轴S穿过。由此,使得后副车架能够为后驱动轴提供避让空间。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减小电机与后驱动轴之间的距离,提高传动效率。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至图3,第一纵梁部20或第二纵梁部30的每根纵梁上还设有横拉杆支架130,横拉杆支架130位于所在纵梁靠近前横梁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后副车架及电动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的后副车架,包括间隔设置的前横梁、后横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纵梁部、第二纵梁部,沿所述汽车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纵梁部高于所述第二纵梁部,所述第一纵梁部用于安装悬挂系统中的上摆臂,第二纵梁部用于安装悬挂系统的下摆臂;所述第一纵梁部、第二纵梁部分别具有左纵梁和右纵梁,每一纵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连接;所述第一纵梁部的每根纵梁上分别设有第一电机悬置支架,作为电机的第一安装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的后副车架,包括间隔设置的前横梁、后横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纵梁部、第二纵梁部,沿所述汽车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纵梁部高于所述第二纵梁部,所述第一纵梁部用于安装悬挂系统中的上摆臂,第二纵梁部用于安装悬挂系统的下摆臂;所述第一纵梁部、第二纵梁部分别具有左纵梁和右纵梁,每一纵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连接;所述第一纵梁部的每根纵梁上分别设有第一电机悬置支架,作为电机的第一安装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前横梁,所述第一电机悬置支架更靠近后横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后横梁上分别设有第二电机悬置支架,作为电机的第二安装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沿汽车前后方向,所述前横梁、后横梁上的所述第二电机悬置支架相互错开。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部或所述第二纵梁部的每根纵梁上还设有横拉杆支架,作为横拉杆的安装点;所述横拉杆支架更靠近前横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部的每根纵梁上还设有上摆臂支架,位于所在纵梁的所述第一电机悬置支架面向所述前横梁的一侧,作为上摆臂的安装点。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沿汽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易斌江洲古涛张元伟朱俊潘诤皓滕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