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副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30897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1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后副车架,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前壳体、后壳体和下壳体依次焊接成中空矩形框架;在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焊接处的两端分别焊接有一个减震器上支座;所述前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各焊接一前悬臂,所述后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各焊接一后悬臂;所述前悬臂端部设有前衬套套筒,所述后悬臂端部设有后衬套套筒。中空矩形框架结构,多处加强板连接,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承载能力大,具有更高的强度及抗形变特点;悬架系统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连,不再直接与车身相连,减少了振动向车身的传递,提高了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后副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后副车架是汽车后部底盘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结构承载件,提供了汽车后部底盘的安装基体。一方面后副车架通过安装点与车身相连,承载着车身系统的载荷;另一方面后副车架与车轮、横向稳定杆及减震器、弹簧等悬挂系统相连,几乎承载着来自这些零件的所有载荷。目前市场上的多连杆式的后副车架,诸多采用扁平状结构,各种连杆和减震器与车身直接或者间接相连,使整个后桥的结构较松散,且占据空间较大,各个零件直接影响车身的振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后桥的结构更加紧凑、空间占用小、减少了振动向车身的传递的后副车架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的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前壳体、后壳体和下壳体依次焊接成中空矩形框架;在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焊接处的两端分别焊接有一个减震器上支座;所述前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各焊接一前悬壁,所述后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各焊接一后悬臂;所述前悬臂端部设有前衬套套筒,所述后悬臂端部设有后衬套套筒。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壳体包括第一横部和第一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1/201620808910.html" title="一种汽车后副车架原文来自X技术">汽车后副车架</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前壳体、后壳体和下壳体依次焊接成中空矩形框架;在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焊接处的两端分别焊接有一个减震器上支座;所述前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各焊接一前悬臂,所述后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各焊接一后悬臂;所述前悬臂端部设有前衬套套筒,所述后悬臂端部设有后衬套套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前壳体、后壳体和下壳体依次焊接成中空矩形框架;在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焊接处的两端分别焊接有一个减震器上支座;所述前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各焊接一前悬臂,所述后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各焊接一后悬臂;所述前悬臂端部设有前衬套套筒,所述后悬臂端部设有后衬套套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包括第一横部和第一竖部;所述后壳体包括第二横部和第二竖部;所述第一横部和第二横部焊接,所述第一竖部和第二竖部分别与下壳体焊接;所述前悬壁位于所述第一竖部上,所述后悬臂位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逢权蒋雪文刘亮刘军华
申请(专利权)人: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