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架前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7584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车架前部结构,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和设置在所述左、右纵梁之间的中横梁,所述左纵梁和中横梁之间设置有左连接梁,所述右纵梁和中横梁之间设置有右连接梁;所述左纵梁上与所述左连接梁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左连接板,所述右纵梁上与所述右连接梁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右连接板,所述第一左连接板和第一右连接板连接。这一结构既保证了车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又能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确保碰撞所产生的撞击能量更加顺畅的传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车架前部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车架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车架前部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市场对车辆各方面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车身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今世界能源日益匮乏,面对越来越短缺的石油资源,制造既节能环保又具有较高安全性的汽车已成为行业内的共同认识。如何在保证整车安全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实现节能减排与成本最低,已成为汽车行业下一步研究的重点。作为白车身系统,性能提升主要是通过优化结构和增加附件重量来实现,而节能环保则要求在重量最轻、成本最少的条件下得到最佳性能。如何兼顾考虑上述两者,找到最优平衡点成为白车身设计人员的攻关方向。对于承载式车身,车架作为主要结构件起到了支撑和抗冲击力的作用。目前汽车碰撞安全性主要考察正面碰撞、偏置碰撞以及侧面碰撞,车架在碰撞过程中对于能量的吸收和传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车架前部结构对碰撞结果影响巨大。现有车架前部结构一般采用两根纵梁的结构,两根纵梁用若干根横梁进行连接。像MPV (mult1-Purpose Vehicles,多用途车)这一类车辆,其两根纵梁之间跨度较大,起到连接两根纵梁作用的 横梁需要具有较高的刚度,因此,材料一般选用较厚的钢板。上述连接方式虽然可以满足整车对白车身刚度的要求,但是单从碰撞的角度讲,这并非是最好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现有车架前部结构,整体呈“梯形”,左、右纵梁(101、102)之间依次设置有横梁(103、104、105、106、107)。因车架前部结构承担着汽车碰撞中绝大部分能量的传递和吸收,所以要求车架前部结构在充分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的同时还要具有非常好的能量流动性。图1所示的“梯形”车架前部结构,横梁与纵梁之间处于垂直连接(90° ),由于角度是垂直关系,所以能量流动性较差,易对车架造成严重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满足车架连接强度和刚度要求,又能确保车辆在碰撞时能量传递更加顺畅,从而避免车架严重受损的汽车车架前部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车架前部结构,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和设置在所述左、右纵梁之间的中横梁,所述左纵梁和中横梁之间设置有左连接梁,所述右纵梁和中横梁之间设置有右连接梁;所述左纵梁上与所述左连接梁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左连接板,所述右纵梁上与所述右连接梁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右连接板,所述第一左连接板和第一右连接板连接。优选地,所述左、右纵梁、左、右连接梁和中横梁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左连接梁与左纵梁之间、朝向所述中横梁的第一夹角为锐角,所述右连接梁与右纵梁之间、朝向所述中横梁的第二夹角为锐角。优选地,所述第一夹角和/或所述第二夹角为30°角。优选地,所述第一左连接板、第一右连接板、左、右纵梁、左、右连接梁和中横梁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左连接板与左纵梁之间、背向所述中横梁的第三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右连接板与右纵梁之间、背向所述中横梁的第四夹角为锐角。优选地,所述第三夹角与第四夹角相等。优选地,所述第三夹角与第四夹角为45°角。优选地,所述左纵梁上与所述左连接梁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左连接板,所述第二左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左连接板相对;所述右纵梁上与所述右连接梁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右连接板,所述第二右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右连接板相对。优选地,所述第一左连接板、第二左连接板、第一右连接板、第二右连接板、左、右纵梁、左、右连接梁和中横梁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左连接板与左纵梁之间、朝向所述中横梁的第五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右连接板与右纵梁之间、朝向所述中横梁的第六夹角为锐角。优选地,所述第五夹角和第六夹角相等。优选地,所述第五夹角和第六夹角为45°角。本技术将现有横纵梁垂直设置的车架前部结构改换为左、右纵梁和中横梁之间通过左、右连接梁连接,左连接梁与左纵梁连接处设置第一左连接板,右连接梁与右纵梁连接处设置第一右连接板第一左连接板和第一右连接板连接,这一结构的改进既保证了车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又能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确保碰撞所产生的撞击能量更加顺畅的传递。【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车架前部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汽车车架前部结构的示意图。图1中附图标记为:101-左纵梁,102-右纵梁,103、104、105、106、107-横梁。图2中附图标记为:1_左纵梁、2-右纵梁、3-中横梁、4-左连接梁、5_右连接梁、6-第一左连接板、7-第二左连接板、8-第一右连接板、9-第二右连接板、10-左侧边梁、11-右侧边梁、a-第一夹角、b-第二夹角、C-第三夹角、d-第四夹角、Θ-第五夹角、f-第六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实施例,汽车车架前部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左纵梁1、右纵梁2、中3横梁、左连接梁4、右连接梁5、第一左连接板6、第一右连接板8,上述各部件处于同一平面。第二左连接板7、第二右连接板9中横梁3设置在左、右纵梁1、2之间,左连接梁4设置在左纵梁I和中横梁3之间,右连接梁5设置在右纵梁2和中横梁3之间,第一左连接板6设置在左纵梁I上与左连接梁4连接处,第一右连接板8设置在右纵梁2与右连接梁5连接处。上述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也可以为铆接或其它紧固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第一左连接板6和第一右连接板8之间相互连接,它们两者之间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一连接板连接,连接方式也可以为焊接或铆接或其它紧固连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优选地,左连接梁4与左纵梁I之间、朝向中横梁3的第一夹角a为锐角,右连接梁5与右纵梁2之间、朝向中横梁3的第二夹角b为锐角。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夹角a和第二夹角b为30°角。除此之外,第一夹角a和第二夹角b也可同为其它角度的锐角,另外第一夹角a和第二夹角b单独为30°角或其它锐角,采用本实施例的角度设置的目的在于如此设计车架前部结构对称设置,更利于碰撞后产生的能量均匀顺畅的传递。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优选地,第一左连接板6与左纵梁I之间、背向中横梁3的第三夹角c为锐角,第一右连接板8与右纵梁2之间、背向中横梁3的第四夹角d为锐角。进一步优选地,第三夹角c与第四夹角d相等。再进一步优选地,第三夹角c与第四夹角d为45°角。采用如此结构设计的目的也在于车架前部结构对称设置,更利于碰撞后产生的能量均匀顺畅的传递。本实施例的汽车车架前部结构采用了一种类似于树叉支结构,这种结构组成的框架由一个个不规则的多边形构成。在几何学上,不规格多边形稳定性更好,再将树杈式结构引入到车架设计上,改变现有横纵梁垂直设置的车架前部结构,从而能够确保碰撞所产生的能量顺利传递,提高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另一实施例,其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在左纵梁I上与左连接梁4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左连接板7,第二左连接板7与第一左连接板6相对;右纵梁2上与右连接梁5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右连接板9,第二右连接板9与第一右连接板8相对。在本实施中,优选地,第一左连接板6、第二左连接板7、第一右连接板8、第二右连接板9、左、右纵梁1、2、左、右连接梁4、5和中横梁3处于同一平面,第二左连接板7与左纵梁I之间、朝向中横梁3的第五夹角e为锐角,第二右连接板9与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架前部结构,包括左纵梁(1)、右纵梁(2)和设置在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之间的中横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和中横梁(3)之间设置有左连接梁(4),所述右纵梁(2)和中横梁(3)之间设置有右连接梁(5);所述左纵梁(1)上与所述左连接梁(4)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左连接板(6),所述右纵梁(2)上与所述右连接梁(5)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右连接板(8),所述第一左连接板(6)和第一右连接板(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架前部结构,包括左纵梁(I )、右纵梁(2)和设置在所述左纵梁(I)和右纵梁(2)之间的中横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I)和中横梁(3)之间设置有左连接梁(4),所述右纵梁(2)和中横梁(3)之间设置有右连接梁(5);所述左纵梁(I)上与所述左连接梁(4 )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左连接板(6 ),所述右纵梁(2 )上与所述右连接梁(5 )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右连接板(8 ),所述第一左连接板(6 )和第一右连接板(8 )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架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I)、右纵梁(2)、左连接梁(4)、右连接梁(5)和中横梁(3)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左连接梁(4)与左纵梁(I)之间、朝向所述中横梁(3)的第一夹角(a)为锐角,所述右连接梁(5)与右纵梁(2)之间、朝向所述中横梁(3)的第二夹角(b)为锐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架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a)和/或所述第二夹角(b)为30°角。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车架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连接板(6)、第一右连接板(8)、左纵梁(I)、右纵梁(2)、左连接梁(4)、右连接梁(5)和中横梁(3)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左连接板(6)与左纵梁(I)之间、背向所述中横梁(3)的第三夹角(c)为锐角,所述第一右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