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传动系的扭转减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14264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7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传动系的扭转减振组件(10),其包括:用于驱动绕旋转轴线(A)的旋转的输入区域(50)和输出区域(55);以及第一扭矩传递路径(47)和与此平行的第二扭矩传递路径(48),第一扭矩传递路径和第二扭矩传递路径两者都从所述输入区域(50)开始;以及与输出区域(55)相连接的用于叠加通过扭矩传递路径(47;48)传导的扭矩的联结组件(44);以及用于第一扭矩传递路径(47)的移相组件(43)以使通过第一扭矩传递路径(47)传导的旋转不均匀性相对于通过第二扭矩传递路径(48)传导的旋转不均匀性产生相位移。在此,扭转减振组件构造为在移相组件(43)和联结组件(44)之间有轴向间隔以形成用于车辆的至少一个驱动轴(39)的贯穿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车辆传动系的扭转减振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传动系的扭转减振组件,其包括用于驱动绕旋转轴线的旋转的输入区域和输出区域,其中,在输入区域和输出区域之间设置第一扭矩传递路径和与此平行的第二扭矩传递路径以及用于叠加通过扭矩传递路径传导的扭矩的联结组件,其中,在第一扭矩传递路径中设置移相组件用于使第一扭矩传递路径传导的旋转不均匀性相对于通过第二扭矩传递路径传导的旋转不均匀性产生相位移。
技术介绍
从德国专利文献DE102011007118A1中已知这种类型的扭转减振组件,其将例如通过驱动设备的曲轴传导到输入区域中的扭矩分成通过第一扭矩传递路径传递的扭矩部分和通过第二扭矩传递路径导入的扭矩部分。在扭矩分配时,不仅分配静态的扭矩,而且包含在待传递的扭矩中的振动或旋转不均匀性(其例如通过在驱动设备中的周期出现的点火引起)也不利地被分配到两个扭矩传递路径上。在联结组件中,通过两个扭矩传递路径传递的扭矩部分再次结合并且之后作为总扭矩被导入输出区域、例如摩擦离合器或类似装置中。在扭矩传递路径中的至少一个中设置有移相组件,其根据减振器的形式构造,即,具有初级侧和通过弹簧组件的压缩性可相对于初级侧旋转的次级侧。特别是当该减振系统过渡到超临界的状态中、即被位于振动系统的共振频率之上的振动激励时,出现直至180°的相位移。这意味着,在相位移最大时,由振动系统输出的振动部分相对于由振动系统承受的振动部分相位移动了180°。由于通过另一扭矩传递路径传导的振动部分不进行相位移或者可能进行其他的相位移,包含在相结合的扭矩部分中且相对于彼此相位移动的振动部分相互抵消地叠加,从而在理想情况下,传导到输出区域中的总扭矩是基本上不包含振动部分的静态扭矩。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所解释的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优选地在具有纵向安装的驱动设备和相对于驱动设备横向延伸的驱动轴的车辆中,改进扭转减振组件,使其在移相组件和联结组件之间形成用于驱动轴的轴向贯穿空间。所述目的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扭转减振组件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目的通过用于车辆传动系的扭转减振组件实现,该扭转减振组件包括用于驱动绕旋转轴线的旋转的输入区域和输出区域,其中,在输入区域和输出区域之间设置第一扭矩传递路径和与其平行的第二扭矩传递路径以及与输出区域连接的用于叠加通过扭矩传递路径传导的扭矩的联结组件,第一扭矩传递路径和第二扭矩传递路径两者都从输入区域50开始,并且其中,在第一扭矩传递路径中设置有移相组件用于使通过第一扭矩传递路径传导的旋转不均匀性相对于通过第二扭矩传递路径传导的旋转不均匀性产生相位移。在此,移相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和联结组件至少在其径向延伸的一部分上彼此轴向地间隔开并且由此形成一个贯穿空间用于布置车辆的横向于旋转轴线A延伸的驱动轴,其中,该贯穿空间径向地形成在移相组件和联结组件的连接区域之外。该贯穿空间使例如通过德国专利文献DE102011007118A1已知的结构空间紧凑的移相组和联结组件的单元分成扭转减振组件之内的两个独立结构空腔,其中,移相组件和联结组件以传导扭矩的方式相互连接。在移相组件和联结组件之间的连接可实施成直接的或者通过连接区域、例如通过连接凸缘形成。在具有纵向安装的前置发动机和用于穿过横向延伸的驱动轴的前置驱动机构的机动车的结构方案中,移相组件相对于联结组件轴向间隔开的实施方式是特别有利的。在此,扭转减振组件的初级质量可以不可相对旋转地与例如这里的曲轴相连接且同样不可相对旋转地与操控板相连接。联结组件的行星架有利地通过端齿盘与同样与曲轴不可相对旋转地连接的连接凸缘不可相对旋转地连接且对中。端齿盘的连接不仅可通过中央螺栓而且可通过多个布置在周边上的螺栓实现。这些组件与行星齿轮一起得到功率分支的初级侧。移相组件的外弹簧组通过至少一个滑块被初级质量操控并且通过毂盘与径向位于外弹簧组之内的内弹簧组相连接。中间凸缘在内弹簧组上的不可相对旋转的连接径向地在内弹簧组之内借助于至少一个覆盖板实现。该覆盖板又与驱动齿圈架不可相对旋转地连接。如果仅仅存在移相组件的外弹簧组,则毂盘直接将扭矩传递到驱动齿圈架上。驱动齿圈不可相对旋转地位于在驱动齿圈架上。附加地,用于提高惯性矩的附加质量不可相对旋转地被安装在驱动齿圈架上。在与连接凸缘不可相对旋转地连接的行星轮架上可旋转地支承有台阶的或无台阶的行星齿轮。其与驱动齿圈和从动齿圈啮合。从动质量不可相对旋转地定位到从动齿圈上。在该从动质量上例如可通过配合啮合建立与变速器输入轴的不可相对旋转的连接,定位摩擦离合器、变矩器或类似的设备。扭转减振组件的内部区域(其也可被称为移相组件和联结组件的共同的湿式腔)通过共同的密封元件分成相移湿式腔和联结湿式腔,该密封元件径向地在行星齿轮架和驱动齿圈架之间定位在可相对于驱动齿圈架旋转地支承行星齿轮架的轴承旁边且定位在起动元件侧上。在此,在移相组件的区域中的湿式腔通过密封元件相对于形成扭转减振组件的周边空间的干式空间密封,该密封元件径向地在中间凸缘和操控板的径向向内的继续引导部之间定位在驱动轴的轴向高度上。在联结组件的区域中,湿式腔通过尤其设计成波纹管密封件且定位在附加质量和从动质量之间的密封件相对于干式空间密封。两个湿式腔、在此为相移湿式腔和联结湿式腔优选地利用用于减小摩擦的润滑介质、例如油液或油脂填充。为了简化端齿盘的中央螺栓的装配,有利地,在从动质量上在径向中间设置穿孔,其可通过具有密封环的封闭螺栓封闭,以防止润滑剂从湿式腔中漏出。中间凸缘与驱动齿圈架的不可相对旋转的连接有利地通过螺纹连接件实现,该螺纹连接件可通过在行星齿轮架上的装配孔和在从动质量上的装配孔设计成易于装配的。通过封闭螺栓和对应的密封环可封闭在从动质量中的装配孔并且由此防止润滑介质从联结湿式腔中漏出。为了补偿在组件,即行星齿轮架、从动质量和驱动齿圈架之间不同的旋转角度,在行星齿轮架中的装配孔有利地实施成长孔的形状。驱动齿圈架通过轴承相对于行星齿轮架支承,该行星齿轮架自身有利地通过端齿盘与连接凸缘不可相对旋转地连接并且对中。同样,通过轴承相对于行星齿轮架支承从动质量。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联结组件包括第一输入件和第二输入件,通过第一扭矩传递路径和第二扭矩传递路径传导的扭矩被导入所述输入件中,联结组件也包括叠加单元,被导入的扭矩在该叠加单元中再次结合,联结组件也包括输出件,其例如将结合的扭矩继续传导到摩擦离合器上。第一输入件沿着其作用方向在一侧上与移相组件相连接并且在另一侧上与叠加单元相连接。第二输入件在其作用方向上在一侧上与输入区域相连接并且在另一侧上与叠加单元相连接。该叠加单元又在其作用方向上在一侧上不仅与第一输入件而且与第二输入件相连接并且在另一侧上与输出件相连接。输出件形成输出区域并且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可容纳摩擦离合器。为了能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在扭矩传递路径之一中的相位移,提出,移相组件包括具有初级质量和可克服弹簧组件的作用相对于初级质量绕旋转轴线A旋转的次级质量(中间元件)的振动系统。即,这种类型的振动系统可根据本身已知的减振器的形式构造,在其中,特别是可通过初级侧质量和次级侧质量的影响或者弹簧组件刚度的影响以限定的方式调整且由此也确定振动系统的共振频率,在该共振频率时出现到超临界状态中的过渡。在扭转减振组件的另一有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车辆传动系的扭转减振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传动系的扭转减振组件(10),其包括‑用于驱动绕旋转轴线(A)的旋转的输入区域(50)和输出区域(55),以及‑第一扭矩传递路径(47)和与第一扭矩传递路径平行的第二扭矩传递路径(48),第一扭矩传递路径和第二扭矩传递路径两者都从所述输入区域(50)开始,以及‑与所述输出区域(55)相连接的用于叠加通过所述扭矩传递路径(47;48)传导的扭矩的联结组件(44),以及‑用于所述第一扭矩传递路径(47)的移相组件(43)以使通过所述第一扭矩传递路径(47)传导的旋转不均匀性相对于通过所述第二扭矩传递路径(48)传导的旋转不均匀性产生相位移,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组件(43)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联结组件(44)至少在其径向延伸的一部分上彼此轴向地间隔开并且由此形成一个贯穿空间(51)用于布置车辆的横向于所述旋转轴线(A)延伸的驱动轴,其中,所述贯穿空间(51)径向地形成在所述移相组件(43)和所述联结组件(44)的连接区域之外。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7.18 DE 102012212593.01.一种用于车辆传动系的扭转减振组件(10),其包括-用于驱动绕旋转轴线(A)的旋转的输入区域(50)和输出区域(55),以及-第一扭矩传递路径(47)和与第一扭矩传递路径平行的第二扭矩传递路径(48),第一扭矩传递路径和第二扭矩传递路径两者都从所述输入区域(50)开始,以及-与所述输出区域(55)相连接的用于叠加通过所述第一扭矩传递路径(47)和所述第二扭矩传递路径(48)传导的扭矩的联结组件(44),以及-用于所述第一扭矩传递路径(47)的移相组件(43)以使通过所述第一扭矩传递路径(47)传导的旋转不均匀性相对于通过所述第二扭矩传递路径(48)传导的旋转不均匀性产生相位移,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组件(43)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联结组件(44)至少在其径向延伸的一部分上彼此轴向地间隔开并且由此形成一个贯穿空间(51)用于布置车辆的横向于所述旋转轴线(A)延伸的驱动轴,其中,所述贯穿空间(51)径向地形成在所述移相组件(43)和所述联结组件(44)的连接区域之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转减振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组件(44)包括第一输入件(53)、第二输入件(54)、叠加单元(52)和输出件(49),其中,所述第一输入件(53)与所述移相组件(43)和叠加单元(52)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输入件(54)与所述输入区域(50)和叠加单元(52)相连接,并且所述叠加单元(52)不仅与所述第一输入件(53)而且与所述第二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洛伦茨T·赫歇T·德格尔
申请(专利权)人: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