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振结构及具有该吸振结构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81533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振结构及具有该吸振结构的车辆。所述吸振结构包括:内圈骨架、外圈骨架和橡胶体,橡胶体连接在内圈骨架与外圈骨架之间,橡胶体内构造有多组容纳槽,每组容纳槽均包括由隔离壁彼此隔离开的第一子槽和第二子槽;多个吸振体分别对应地设在多个第一子槽内,每个吸振体可在对应的第一子槽内自由滚动;多个刚度可变的弹性结构分别对应地设置在多个第二子槽内,每个弹性结构的两端分别弹性地抵压内圈骨架以及对应的隔离壁,每个弹性结构的中心线与对应的径向直线错开并呈预定夹角,径向直线为通过内圈骨架中心与第一子槽中心的直线。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振结构,可同时吸收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的吸振结构,消除不同转速下的共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振结构及具有该吸振结构的车辆。所述吸振结构包括:内圈骨架、外圈骨架和橡胶体,橡胶体连接在内圈骨架与外圈骨架之间,橡胶体内构造有多组容纳槽,每组容纳槽均包括由隔离壁彼此隔离开的第一子槽和第二子槽;多个吸振体分别对应地设在多个第一子槽内,每个吸振体可在对应的第一子槽内自由滚动;多个刚度可变的弹性结构分别对应地设置在多个第二子槽内,每个弹性结构的两端分别弹性地抵压内圈骨架以及对应的隔离壁,每个弹性结构的中心线与对应的径向直线错开并呈预定夹角,径向直线为通过内圈骨架中心与第一子槽中心的直线。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振结构,可同时吸收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的吸振结构,消除不同转速下的共振问题。【专利说明】吸振结构及具有该吸振结构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振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振结构及具有该吸振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用于车辆的驱动轴的吸振结构为固定频率,质量和刚度不能变化,因而仅能消除车辆发动机某一转速引起的弯曲振动,但无法消除发动机不同转速引起的共振问题,且无法吸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扭转振动,造成车辆扭振,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同时吸收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的吸振结构。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吸振结构的车辆。 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吸振结构。所述吸振结构包括:内圈骨架;外圈骨架,所述外圈骨架套在所述内圈骨架外;橡胶体,所述橡胶体连接在所述内圈骨架与所述外圈骨架之间,所述橡胶体内构造有多组容纳槽,每组所述容纳槽均包括第一子槽和第二子槽,所述第一子槽与所述第二子槽由隔离壁彼此隔离开;多个吸振体,所述多个吸振体分别对应地设在所述多个第一子槽内,每个所述吸振体可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槽内自由滚动;多个刚度可变的弹性结构,所述多个刚度可变的弹性结构分别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二子槽内,每个所述弹性结构的两端分别弹性地抵压所述内圈骨架以及对应的所述隔离壁,每个所述弹性结构的中心线与对应的径向直线错开并呈预定夹角,所述径向直线为通过所述内圈骨架中心与所述第一子槽中心的直线。 由于弹性结构的中心线与对应的径向直线错开并呈预定夹角,且弹性结构的刚度可变,从而弹性结构可以承受径向和旋转方向产生的不平衡力,能够消除弯曲振动波峰和扭转振动波峰,同时,与弹性结构配合的还有设在橡胶体内的吸振体,吸振结构随轴旋转时吸振体可在第一子槽内自由滚动,且吸振体在自由滚动的过程中吸收不同方向引起的振动能量,最终解决了轴在不同转速下引起的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刚度可变的弹性结构与吸振体配合吸振,消除了不同频率段共振问题,从而使吸振结构可以更好地适应车辆在不同转速下引起的共振问题,NVH性能好。 简言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振结构,通过刚度可变的弹性结构以及吸振体的配合,不仅可以消除弯曲振动波峰,还可以消除扭转振动波峰,吸收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同转速引起的弯曲振动能量和扭转振动能量,解决了综合性共振问题。 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吸振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弹性结构的中心线与对应的所述径向直线之间的所述预定夹角在3° -V之间。由此吸振结构可以更好地吸收弯曲振动。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子槽沿所述橡胶体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橡胶体的两个侧面;以及所述吸振结构还包括:多组挡板,每组所述挡板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槽的两侧且封闭所述第一子槽。由此可以方便地更换和安装吸振体,通过调整吸振体的规格(例如,更换不同质量的吸振体),改变减振频率及吸振效果,最终实现频率可调。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子槽的内表面构造为球面的一部分;以及所述吸振体构造为球体,并且所述球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球面对应的直径。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子槽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凸起结构。由此可以增加吸振体与内表面的摩擦力,进而有利于吸振体吸收各个方向的振动能量。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起结构均布在所述第一子槽的内表面上,所述凸起结构构造为齿状且相邻的凸起结构彼此间隔开。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结构包括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外端与对应的所述隔离壁硫化成一体且所述螺旋弹簧的内端弹性地抵压在所述内圈骨架的外周面上。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组容纳槽沿周向均布在所述橡胶体内;以及所述内圈骨架与所述外圈骨架均为金属件,并且所述内圈骨架、所述外圈骨架与所述橡胶体硫化成一体。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圈骨架适于安装在轴上,所述内圈骨架的内周面上构造有环形的第一卡簧槽,所述轴的外周面上设有开口与所述第一卡簧槽的开口相对的环形的第二卡簧槽,所述第一卡簧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卡簧槽的宽度。由此卡簧的安装和拆卸更便利。 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吸振结构。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振结构安装在轴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振结构用于车辆的驱动轴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吸振结构100、内圈骨架1、卡簧槽11、一个侧壁111、另一个侧壁112、外圈骨架2、橡胶体3、容纳槽31、第一子槽311、凸起结构3111、第二子槽312、隔离壁32、外壁33、连接壁34、吸振体4、弹性结构5、挡板6、轴200、第二卡簧槽201、卡簧300、中心线L1、径向直线L2、预定夹角α、球体的直径D1、球面对应的直径D2、第一卡簧槽11的宽度W1、第二卡簧槽201的宽度W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圈骨架;外圈骨架,所述外圈骨架套在所述内圈骨架外;橡胶体,所述橡胶体连接在所述内圈骨架与所述外圈骨架之间,所述橡胶体内构造有多组容纳槽,每组所述容纳槽均包括第一子槽和第二子槽,所述第一子槽与所述第二子槽由隔离壁彼此隔离开;多个吸振体,所述多个吸振体分别对应地设在所述多个第一子槽内,每个所述吸振体可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槽内自由滚动;多个刚度可变的弹性结构,所述多个刚度可变的弹性结构分别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二子槽内,每个所述弹性结构的两端分别弹性地抵压所述内圈骨架以及对应的所述隔离壁,每个所述弹性结构的中心线与对应的径向直线错开并呈预定夹角,所述径向直线为通过所述内圈骨架中心与所述第一子槽中心的直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庚川于春博杨福强马相涛张秀明刘亚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