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轨车辆前端吸能结构
本技术涉及城轨车辆车体结构
。
技术介绍
由于车辆在高速碰撞时会产生巨大能量,因此需要合理布置能量吸收系统的各级吸能环节,应保证每个环节在一种可以控制的方式下,并且最大限度地吸收能量,达到:1.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2.车体端部损坏量最小;3.车钩的损坏个数最少。在车体碰撞时,车辆端部以承受压缩载荷为主,主要由底架结构承担。而碰撞产生的能量主要由底架前端的结构变形区域来吸收,此变形区域的主要构件有端梁及其后方的中部纵梁、前端小边梁。对于吸收能量的结构,还要求其具有以下4项功能:(I)能够吸收尽量多的撞击能量;(2)客室区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撞击载荷。(3)装有发生冲撞时能够阻止两列车互相爬叠的防爬器;(4)设置防止一列车撞击贯入另一列车客室区(包括司机座椅区)的防撞柱。列车前端变形区的设计对象是大横梁前方的中部纵梁和小边梁,而小边梁一般设置较弱,仅满足结构用即可,因此,设计布置合理的中部纵梁即成为通常吸能元件的主要设计点。吸能元件的失稳破坏触发力如果大,变形区后方的乘客区就会首先破坏,因此要尽可能满足上述功能(2 ...
【技术保护点】
城轨车辆前端吸能结构,包括横向的横梁和纵向的中梁,横梁和中梁相焊接,中梁前端设置有防爬器,其特征在于:中梁包括前中梁和后中梁,前中梁前端安装防爬器,前中梁和后中梁之间焊接有前横梁,各后中梁之间焊接有后横梁,后中梁后端焊接有后端堵板,每根中梁和横梁的截面均为“日”字型且上下厚度相同,每根中梁的侧壁上均刻有至少两个诱导孔。
【技术特征摘要】
1.城轨车辆前端吸能结构,包括横向的横梁和纵向的中梁,横梁和中梁相焊接,中梁前端设置有防爬器,其特征在于:中梁包括前中梁和后中梁,前中梁前端安装防爬器,前中梁和后中梁之间焊接有前横梁,各后中梁之间焊接有后横梁,后中梁后端焊接有后端堵板,每根中梁和横梁的截面均为“日”字型且上下厚度相同,每根中梁的侧壁上均刻有至少两个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柏龄,李墨林,王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