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所述左右侧架的中部通过由四片钢板组成的柔性横梁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四片钢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左侧架、右侧架分别安装有一系弹性垫座,所述一系弹性垫座与轴箱之间设置有作为一系悬挂的橡胶垫。采用柔性横梁是构架实现柔性化,左右侧架容易相对点头运动,以适应轨道较大的三角坑。可见构架实现了柔性化,从而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系悬挂简化为很薄的一层橡胶垫,降低了生产成本,对线路不平顺的有良好顺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属于轨道车辆转向架
技术介绍
传统的转向架一般采用H型构架、刚性横梁、依靠一系垂向柔性悬挂克服线路的扭曲不平顺,刚性构架在轮对行驶到缓和曲线时,由于曲线轨道的超高,局部承受较大扭矩作用,而且车速较高时,构架与一系垂向柔性悬挂之间的连接处也会受到较大冲击力;在传统转向架的结构设计中,电机安装在构架上,为了容许电机与轮对间的动态扰动及转递力矩需要设置复杂的连轴节和齿轮箱等机构,这种转向架结构复杂,生产效率低下,并且该转向架的轮对轴距较大、重量大,使转向架的小曲线通过性能、节能性、对线路不平顺的顺服性等性能指标难以显著提升。经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1565049 B,其公开了一种铰接构架直线电机转向架,两个T型框架分别通过橡胶节点与中心横梁铰接;中心横梁侧部通过纵向拉杆与上部的牵引横梁相连,牵引横梁通过油压减振器分别连接第一侧梁、第二侧梁,中心横梁通过牵弓I拉杆与直线电机相连,该设计可以改善转向架传递牵引力、以及提高直线电机的牵引作用。当轮对行驶到缓和曲线时,两个铰接点可以承受较大的扭矩而适量地扭曲,从而对构架起到保护作用。可见对比文件通过铰接处的橡胶节点实现转向架的柔性化,根据不同车型的转向架需要设计不同的橡胶节点,该结构使用橡胶节点实现扭转,橡胶节点的性能参数离散性较大,随着环境温度变化,橡胶节点的性能参数往往与设计值相差较大,同时橡胶容易老化开裂,可靠性较差,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并且电机仍然安装于转向架上,轮对轴距大,未能显著提高转向架各项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组成包括转向架构架、分别位于转向架构架前侧和后侧两个永磁电机、设置于转向架构架上方的空气弹簧、设置于转向架构架下方的前后轮对,所述转向架构架具有左侧架、右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侧架的中部通过由四片钢板组成的柔性横梁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四片钢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左侧架、右侧架分别安装有一系弹性垫座,所述一系弹性垫座与轴箱之间设置有作为一系悬挂的橡胶垫。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I)、从柔性横梁的端面看,所述四片钢板呈辐射状分布,且其在横向方向上、竖向方向上对称。(2)、所述橡胶垫为单层橡胶垫,厚度范围为30 100mm。(3)、所述空气弹簧上方横跨的设置有一块用于与车体固定连接的过渡板。(4)、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还具有用于限制过渡板横向移动幅度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对称的固定在过渡板下端面的弹性缓冲橡胶止挡安装座、对称的固定在左、右侧架中部的横向止档座,所述弹性缓冲橡胶止挡安装座上安装有弹性缓冲橡胶止挡,当过渡板横向移动到极限位置时,过渡板偏移方向一侧的弹性缓冲橡胶止挡顶住相应侧的横向止档座,使过渡板得到限位。(5)、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还具有两端分别连接侧架与过渡板的L型抗侧滚扭杆、二系垂向减振器、二系横向减振器。本专利技术中,连接左右侧架的柔性横梁由四片钢板组成,其具有一定的柔性,使左右侧架容易相对点头运动,以适应轨道较大的三角坑;针对不同项目的转向架,可根据设计要求调整这四片钢板的尺寸、夹角,以及选择不同性能的钢材,使转向架构架的柔度得以改变,以适应不同项目;由于构架实现了柔性化,从而使本专利技术的一系悬挂简化为很薄的一层 橡胶垫,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对线路不平顺的有良好顺服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的构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的构架剖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的永磁电机和弹性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中弹性传动装置的法兰盘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除去过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柔性横梁端面图。图中标号示意如下1_左侧架,2-车轮,3-弹性传动装置,4-永磁电机,^ -永磁电机,5-牵弓丨拉杆,5 '-牵引拉杆,6-纵向连杆,7-过渡板,8-右侧架,9-空气弹簧,10-橡胶垫,11-轴箱,12-抗侧滚扭杆,13-柔性横梁,14-法兰盘,15-橡胶关节,16-连接件,17-轴套,18-牵引拉杆座,19-牵引体,20- 二系横向减振器,21- 二系垂向减振器,22-横向止档座,23-弹性缓冲橡胶止挡,24-第一安装座,25-第二安装座,26-轴箱转臂节点安装座,27-抗侧滚扭杆安装座,28- 二系横向减振器安装座,29-弹性缓冲橡胶止挡安装座。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组成包括转向架构架、分别位于转向架构架前侧和后侧两个永磁电机4 (4')、设置于转向架构架上方的空气弹簧9、设置于转向架构架下方的前后轮对,转向架构架具有左侧架I、右侧架8,左侧架I中部与右侧架8的中部通过由四片钢板组成的柔性横梁13固定连接为一体,四片钢板之间留有间隙。由于采用柔性化构架,本实施例的一系悬挂进行了简化,具体结构如下左侧架I、右侧架8分别安装有一系弹性垫座,一系弹性垫座与轴箱11之间设置有作为一系悬挂的橡胶垫10,该橡胶垫10为单层橡胶垫,厚度在30 IOOmm之间,本例中橡胶垫10的厚度为40mm。此外,本实施例的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还具有两端分别连接侧架与过渡板7的L型抗侧滚扭杆12、二系垂向减振器21、二系横向减振器20。如图3、图6、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还具有用于限制过渡板7横向移动幅度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包括对称的固定在过渡板7下端面的弹性缓冲橡胶止挡安装座29、对称的固定在左侧架I、右侧架8中部的横向止档座22,弹性缓冲橡胶止挡安装座29上安装有弹性缓冲橡胶止挡23,当过渡板7横向移动到极限位置时,过渡板7偏移方向一侧的弹性缓冲橡胶止挡23顶住相应侧的横向止档座22,使过渡板7得到限位。本例中,轮对的车轴穿过永磁电机4 (4 ')设有的中心通孔,永磁电机4 (4 ')两端的输出轴分别通过弹性传动装置3与轮对的两个车轮2固定,使永磁电机4 (4')悬挂于轮对之间,两个永磁电机4 (4 ’ )的外壳之间通过纵向连杆6连接,空气弹簧9上方横跨的设置有一块用于与车体固定连接的过渡板7,过渡板7下端面的中央位置安装有一个牵引拉杆座18,牵引拉杆座18安装有牵引体19,牵引体19的左右两端各安装有一根牵引拉杆5 (5 7 ),其中一根牵引拉杆5与前侧的永磁电机4外壳连接,另一根牵引拉杆5 '与后侦_永磁电机4'外壳连接。弹性传动装置3包括两端分别连接永磁电机4(4 ')输出轴和车轮2的法兰盘14,法兰盘14的内端具有与永磁电机4 (4 ’ )输出轴配合的轴套17,法兰盘14外端通过连接件16固定于车轮2的内端面,连接件16与车轮2之间通过套有橡胶关节15的螺栓固定连接。连接件16的第一端和车轮2开设有圆孔,车轮2上开设的圆孔绕车轴外围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组成包括:转向架构架、分别位于转向架构架前侧和后侧两个永磁电机、设置于转向架构架上方的空气弹簧、设置于转向架构架下方的前后轮对,所述转向架构架具有左侧架、右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侧架的中部通过由四片钢板组成的柔性横梁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四片钢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左侧架、右侧架分别安装有一系弹性垫座,所述一系弹性垫座与轴箱之间设置有作为一系悬挂的橡胶垫。
【技术特征摘要】
1.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组成包括转向架构架、分别位于转向架构架前侧和后侧两个永磁电机、设置于转向架构架上方的空气弹簧、设置于转向架构架下方的前后轮对,所述转向架构架具有左侧架、右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侧架的中部通过由四片钢板组成的柔性横梁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四片钢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左侧架、右侧架分别安装有一系弹性垫座,所述一系弹性垫座与轴箱之间设置有作为一系悬挂的橡胶垫。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其特征在于从柔性横梁的端面看,所述四片钢板呈辐射状分布,且其在横向方向上、竖向方向上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柔性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为单层橡胶垫,厚度范围为30 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楚永萍,唐永明,冯遵委,胡定祥,周睿,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