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磁悬浮列车空调装置,包括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室内机组包括室内机箱体以及设置在室内机箱体内的混合腔和送风腔,混合腔内设置有新风风道,新风风道上连接有新风风阀,室内机箱体上安装有送风风机、过滤器、蒸发器和排风风机,蒸发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加热器;室外机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和干燥过滤器,冷凝器的一侧设置有冷凝风机;还包括混合腔温度传感器、送风腔温度传感器和车厢温度传感器,室内机箱体的侧壁上安装有电气控制柜,电气控制柜内设置有空调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设计新颖合理,使用操作便捷,工作可靠性高,运行状态稳定,制冷能力强,适应性强,节约成本,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速磁悬浮列车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磁浮列车国产化进程正在进行,前期虹桥至浦东段磁浮空调,后期将在沪杭线磁浮空调项目进行批量化。同时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磁浮列车空调装置的国产化迫在眉睫,但由于现使用的德国列车空调装置采购成本高,而且在列车高速行驶时换热能力急剧下降,导致空调装置效果变差,不能满足夏天炎热状况下的热负荷要求,车内温度上升,无法满足车内的舒适性要求。另外,德国进口的磁浮列车由于迎面行驶的两列高速磁浮列车汇车时或列车快速驶入隧道时会产生压力波,给调节新风带来困难,不能达到良好的制冷效果,从而导致在盛夏工作条件下没能达到相对较低的客室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速磁悬浮列车空调装置,其结构紧凑,设计新颖合理,使用操作便捷,工作可靠性高,运行状态稳定,制冷能力强,适应性强,节约成本,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磁悬浮列车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所述室内机组包括室内机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室内机箱体内且供新风与高速磁悬浮列车车厢回风混合的混合腔和供冷风或热风输送的送风腔,所述混合腔内设置有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上连接有新风风阀,所述室内机箱体上安装有送风风机、过滤器、蒸发器和排风风机,所述蒸发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加热器,所述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均设置在所述混合腔内,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通过过渡风道与所述过滤器的进风口相连,所述过滤器的出风口与所述蒸发器的进风口相连,所述蒸发器的出风口和所述电加热器均设置在所述送风腔内,所述送风腔上连接有用于将冷风或热风输送到高速磁悬浮列车上的送风管道,所述高速磁悬浮列车车厢的回风口通过回风管道与所述混合腔相连通,所述排风风机的出风口上连接有排风风道,所述排风风道上连接有排风风阀;所述室外机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和干燥过滤器,所述压缩机的入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道与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出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道与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道与储液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储液器的出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道与干燥过滤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干燥过滤器的出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道与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一侧设置有冷凝风机;所述混合腔内设置有用于对混合腔内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混合腔温度传感器,所述送风腔内设置有用于对送风腔内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送风腔温度传感器,所述高速磁悬浮列车车厢内设置有用于车厢内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车厢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机箱体的侧壁上安装有电气控制柜,所述电气控制柜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空调装置的制冷和制热进行自动控制的空调控制系统,所述混合腔温度传感器、送风腔温度传感器和车厢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空调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相接,所述新风风阀、送风风机、排风风机、排风风阀、电加热器和冷凝风机均与所述空调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出端相接。上述的高速磁悬浮列车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前端连接有膨胀阀。上述的高速磁悬浮列车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内集成有加热功率调节电路和过热保护器,所述加热功率调节电路与所述空调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出端相接。上述的高速磁悬浮列车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机的数量为两个,相应所述过渡风道的数量为两个。上述的高速磁悬浮列车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风机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下方。上述的高速磁悬浮列车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模块、与主控制器模块相接的数据存储电路模块和为空调控制系统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主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有用于输入控制参数的参数设置电路模块,所述主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接有用于显示控制参数的显示模块和用于指示空调装置工作状态的工作状态指示灯;所述混合腔温度传感器、送风腔温度传感器和车厢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接,所述新风风阀、送风风机、排风风机、排风风阀、电加热器和冷凝风机均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相接。上述的高速磁悬浮列车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单片机。上述的高速磁悬浮列车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设置电路模块由多个独立按键组成。上述的高速磁悬浮列车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输送管道为铜管。上述的高速磁悬浮列车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风机的数量为两个。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设计新颖合理。2、本专利技术能够满足夏季炎热状况下的车内舒适度要求,且通过配合压力保护格栅使用,能够解决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在两车交汇以及快速驶入隧道时会产生压力波的问题,能够达到良好的制冷效果。3、本专利技术的运行状态稳定,性能良好,使用操作便捷,工作可靠性高,维护维修方便。4、本专利技术通过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的设计,解决了列车在高速行驶时产生的冷凝以及新风量问题,制冷能力强,适应性强,能够满足高速磁悬浮列车在冬季和夏季环境下以及静态和动态下(高速时)的车内空调通风环境要求,确保空调装置达到用户要求的制冷效果O5、本专利技术实现了高速磁悬浮列车空调装置的国产化,应用在我国的高速磁悬浮列车建设中,能够节省50%的采购成本,经济性能好。6、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设计新颖合理,使用操作便捷,工作可靠性高,运行状态稳定,制冷能力强,适应性强,节约成本,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室内机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室内机组除室内机箱体外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室内机组除室内机箱体外的后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室外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空调控制系统与其它各部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 一室内机箱体;1_2一送风风机;1-3—排风风机;1-4-电气控制柜;1-5-混合腔;1-6-过滤器;1_7一蒸发器;1-8—电加热器;1_9一送风腔;1-10-过渡风道;1-11-新风风阀;1-12-排风风阀;1-13—新风风道;1-14一排风风道;2-1一压缩机;2-2—冷凝器;2-3一冷凝风机;2-4—储液器; JlE2-5—干燥过滤器;3-1—送风腔温度传感器;3-2—混合腔温度传感益; 3-3—车厢温度传感器;4一送风管道;5—回风管道;6—制冷剂输送管道;7—膨胀阀;8—空调控制系统;8-1—主控制器模块;8-2—数据存储电路模块',8-3—电源模块;8-4—参数设置电路模块:,8-5—显不模块;8-6一工作状态指不灯。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 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所述室内机组包括室内机箱体1-1以及设置在所述室内机箱体1-1内且供新风与高速磁悬浮列车车厢回风混合的混合腔1-5和供冷风或热风输送的送风腔1-9,所述混合腔1-5内设置有新风风道1-13,所述新风风道1-13上连接有新风风阀1-11,所述室内机箱体1-1上安装有送风风机1-2、过滤器1-6、蒸发器1-7和排风风机1-3,所述蒸发器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加热器1-8,所述送风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磁悬浮列车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所述室内机组包括室内机箱体(1?1)以及设置在所述室内机箱体(1?1)内且供新风与高速磁悬浮列车车厢回风混合的混合腔(1?5)和供冷风或热风输送的送风腔(1?9),所述混合腔(1?5)内设置有新风风道(1?13),所述新风风道(1?13)上连接有新风风阀(1?11),所述室内机箱体(1?1)上安装有送风风机(1?2)、过滤器(1?6)、蒸发器(1?7)和排风风机(1?3),所述蒸发器(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加热器(1?8),所述送风风机(1?2)和排风风机(1?3)均设置在所述混合腔(1?5)内,所述送风风机(1?2)的出风口通过过渡风道(1?10)与所述过滤器(1?6)的进风口相连,所述过滤器(1?6)的出风口与所述蒸发器(1?7)的进风口相连,所述蒸发器(1?7)的出风口和所述电加热器(1?8)均设置在所述送风腔(1?9)内,所述送风腔(1?9)上连接有用于将冷风或热风输送到高速磁悬浮列车上的送风管道(4),所述高速磁悬浮列车车厢的回风口通过回风管道(5)与所述混合腔(1?5)相连通,所述排风风机(1?3)的出风口上连接有排风风道(1?14),所述排风风道(1?14)上连接有排风风阀(1?12);所述室外机组包括压缩机(2?1)、冷凝器(2?2)、储液器(2?4)和干燥过滤器(2?5),所述压缩机(2?1)的入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道(6)与蒸发器(1?7)的制冷剂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2?1)的出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道(6)与冷凝器(2?2)的制冷剂出口连接,所述冷凝器(2?2)的制冷剂出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道(6)与储液器(2?4)的入口连接,所述储液器(2?4)的出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道(6)与干燥过滤器(2?5)的入口连接,所述干燥过滤器(2?5)的出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道(6)与蒸发器(1?7)的制冷剂入口连接,所述冷凝器(2?2)的一侧设置有冷凝风机(2?3);所述混合腔(1?5)内设置有用于对混合腔内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混合腔温度传感器(3?2),所述送风腔(1?9)内设置有用于对送风腔(1?9)内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送风腔温度传感器 (3?1),所述高速磁悬浮列车车厢内设置有用于车厢内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车厢温度传感器(3?3),所述室内机箱体(1?1)的侧壁上安装有电气控制柜(1?4),所述电气控制柜(1?4)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空调装置的制冷和制热进行自动控制的空调控制系统(8),所述混合腔温度传感器(3?2)、送风腔温度传感器(3?1)和车厢温度传感器(3?3)均与所述空调控制系统(8)的信号输入端相接,所述新风风阀(1?11)、送风风机(1?2)、排风风机(1?3)、排风风阀(1?12)、电加热器(1?8)和冷凝风机(2?3)均与所述空调控制系统(8)的信号输出端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磁悬浮列车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所述室内机组包括室内机箱体(1-1)以及设置在所述室内机箱体(1-1)内且供新风与高速磁悬浮列车车厢回风混合的混合腔(1-5)和供冷风或热风输送的送风腔(1-9),所述混合腔(1-5)内设置有新风风道(1-13),所述新风风道(1-13)上连接有新风风阀(1-11),所述室内机箱体(1-1)上安装有送风风机(1-2)、过滤器(1-6)、蒸发器(1-7)和排风风机(1-3),所述蒸发器(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加热器(1-8),所述送风风机(1-2)和排风风机(1-3)均设置在所述混合腔(1-5)内,所述送风风机(1-2)的出风口通过过渡风道(1-10)与所述过滤器(1-6)的进风口相连,所述过滤器(1-6)的出风口与所述蒸发器(1-7)的进风口相连,所述蒸发器(1-7)的出风口和所述电加热器(1-8)均设置在所述送风腔(1-9)内,所述送风腔(1-9)上连接有用于将冷风或热风输送到高速磁悬浮列车上的送风管道(4),所述高速磁悬浮列车车厢的回风口通过回风管道(5)与所述混合腔(1-5)相连通,所述排风风机(1-3)的出风口上连接有排风风道(1-14),所述排风风道(1-14)上连接有排风风阀(1-12);所述室外机组包括压缩机(2-1)、冷凝器(2-2)、储液器(2-4)和干燥过滤器(2-5),所述压缩机(2-1)的入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道(6)与蒸发器(1-7)的制冷剂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2-1)的出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道(6)与冷凝器(2-2)的制冷剂出口连接,所述冷凝器(2-2)的制冷剂出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道(6)与储液器(2-4)的入口连接,所述储液器(2-4)的出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道(6)与干燥过滤器(2-5)的入口连接,所述干燥过滤器(2-5)的出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道(6)与蒸发器(1-7)的制冷剂入口连接,所述冷凝器(2-2)的一侧设置有冷凝风机(2-3);所述混合腔(1-5)内设置有用于对混合腔内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混合腔温度传感器(3-2),所述送风腔(1-9)内设置有用于对送风腔(1-9)内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送风腔温度传感器(3-1),所述高速磁悬浮列车车厢内设置有用于车厢内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车厢温度传感器(3-3),所述室内机箱体(1-1)的侧壁上安装有电气控制柜(1-4),所述电气控制柜(1-4)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空调装置的制冷和制热进行自动控制的空调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军,蒋娜,林朋,贠福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飞豹科技发展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