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后桥总成,其具有通过基本沿车轮轴线设置的轮轴(28)驱动各个后轮的动力装置(22),所述后桥总成的两侧均装有固定至悬挂部件(6)的支架(10)并形成一个支撑轮毂架(50)的基本为横向的板,所述横向支架具有一个供轮轴(28)通过的中心钻孔(14),其特征在于,该横向支架(10)具有一个以中心钻孔(14)的外廓为开口的径向通路(30),以便轮轴可以径向地插入该中心钻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辆、具有用于驱动后轮的两根轮轴的机动化后桥总成,以及装配有上述后桥总成的机动车辆。
技术介绍
一种已知的混合动力汽车具有包括一个设置于前部、用于实现车辆主要的机动运行的发动机的动力装置,以及包括一个固定于车辆两个后轮之间的电机的动力装置,其通过基本沿车轮的轴线设置的两根轮轴来驱动所述后轮。电机连接至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包括基本位于后轴中间、连接至轮轴的差速器,所述轮轴的两端都装有铰接头,以及轴向的传动凹槽。轮轴上的凹槽由内侧朝向车辆的纵向轴线转动,嵌入所述差速器相应的凹陷部分,并且从外侧嵌入轮毂中,从而实现了差速器 与所述车轮之间的连接并且在悬挂时留有轮轴游隙。某些类型的后桥总成,尤其是“半硬性”后桥总成,包括可变形的横梁,所述横梁两端装有集成在该横梁上的悬挂臂。各悬挂臂通常包括基本呈横向的支架,以支撑固定在外侧上方的轮毂架,该支架具有使接合轮毂的轮轴通过的中心钻孔。轮轴的总长包含其开槽的端部,因此该长度大大超过传动装置出口和支撑板之间的距离。问题是要将提前准备好的包括两根轮轴的动力装置安装在固定于车辆下方的后轴上是(较为)复杂的,因为两根轮轴外侧的凹槽部分在侧向上超出横向板,因而难以插入上述板的中心钻孔里。这样的操作耗时长、难以实现,而且需要多名操作人员使用专门的工具在车辆下方参与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尤其是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便之处,并提出一种用于机动车辆、易于安装动力装置的后桥总成。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机动车辆的后桥总成,具有通过基本设置在车轮轴线上的轮轴来驱动各个后轮的动力装置,后桥总成的每侧均装有固定在悬挂部件上的支架,形成基本横向、支撑轮毂架的板,上述横向支架有供轮轴通过的中心钻孔,其特征在于,该横向支架具有以中心钻孔的轮廓为开口的径向通路以便轮轴得以径向地插入该中心钻孔。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后桥总成的一个优点是包括了轮轴的动力装置可以事先准备好并放置在后桥总成中,而后在径向通路中轻松地径向滑动两根轮轴的外端就可以将上述端部插入所述支撑板的中心钻孔中。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后桥总成还可以具有一项或多项下述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彼此组合。有利地,横向支架包括一板,所述板具有形成中心钻孔和径向通路的切缝。此外,上述横向支架的板可以具有容纳轮毂架的固定螺钉的固定钻孔。根据一种变型,后桥总成可以具有固定于正对径向通路的各个横向支撑的强化板,以用于桥接该径向通路的两侧。有利地,轮毂架的固定螺钉同样可以将强化板紧固于横向支架上。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径向通路朝向高处。特别地,后桥总成可以具有可变形的横梁,所述横梁在其两端具有集成在该横梁上的悬挂臂,各悬挂臂在上方接纳横向支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出一种机动车辆,该机动车辆包含带有动力装置的可变形横梁的后桥总成,此外,该后桥总成还具有上述的任意一项特征。特别地,所述机动车辆可以装有包含发动机的前桥总成主发动机,以及包含有电·机的位于后方的动力装置,以便得到车辆的混合牵引力。附图说明结合下文对给出的非限制性的实施例的描述将有助于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说明如下-图I是根据现有技术,带有可变形横梁的后桥总成的部分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包含有动力装置的带有可变形横梁的后桥总成的完整视图;-图3是安装过程的一个步骤中,所述动力装置的视图;以及-图4和图5显示了在安装过程的随后两个相继步骤中的悬挂臂;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显示了后桥总成I的侧向部分,其包含有连接两悬挂臂6的可变形横梁2,所述悬挂臂紧紧固定于该横梁的端部上。悬挂臂6的前端具有环形件4,用于容纳弹性安装于内的枢轴,该枢轴将所述臂连接至未示出的车身上,同时该悬挂臂可以旋转运动。悬挂臂6的后部具有容纳悬架弹簧的内侧端部的杯状托8,所述悬架弹簧设置于悬挂臂和车身之间。此外,悬挂臂6的后部还具有支架10,该支架包括基本呈横向、朝向外部的一个平面,其通过一被焊接在所述臂上方的折叠板来实现。所述横向支架10的平面沿其外围具有四个固定钻孔12,使螺钉得以通过并锁紧在未示出的轮毂架中,以便紧固所述平面。横向支架10具有位于上述固定钻孔12之间的大直径中心钻孔14,其开口覆盖了所述支架的平面的主体部分。所述中心钻孔14使未示出的轮轴得以通过,该轮轴穿过横向支架10,通过设置于外部的车轮连接位于后桥总成I中间的动力装置。中心钻孔14的外廓完全封闭,横向支架10延伸至该钻孔的上方。安装轮轴28需要从横向支架10的外侧,基本沿车轮的轴线来滑动所述轮轴,上述操作存在难度因为两侧的两根轮轴需要同时进行。图2显示了可变形横梁2装配在动力装置22上的完整后桥总成21,其包含接合在减速器26上的电机24,该减速器装有偏离后桥总成中间位置的差速器。所述差速器通过基本位于车轮轴线上的轮轴28驱动各个后轮的轮毂。固定在横向支架10上的各个车轮的轮毂架具有制动钳32,用于夹住连接在轮毂上的刹车片34。悬挂弹簧36和减震器38连接至车身,以确保车辆的悬吊。横向支架10具有中心钻孔14,该中心钻孔包括朝向高处的径向通路30,构成了朝向所述中心钻孔外廓外部的开口。形成横向支架10的板具有位于两个上部固定钻孔12之间的另外的开缝,用于形成径向通路30,以便轮轴可以从上方径向插入中心钻孔14。图3至图5详细显示了后桥总成21中动力装置22的安装。后桥总成21已经安装在车身上,装有轮轴28的动力装置22安装到位,从横向支架10的上方插入的轮轴外端,如图3所示。这样,各轮轴28可以很容易地向下放置进入径向通路30,以便进入横向支架10的中心钻孔14。图4显示了轮轴28的端部,其具有被设置在中心钻孔14中的外侧铰接点的防护波纹管54。为了简化附图,轮轴28的其余部分未在图中示出。 如图5所示,随后轮轴28的一端从外侧轴向插入轮毂架50,轮毂的凹槽用于与轮轴的凹槽相匹配。轮毂架50的钻孔12与横向支架10的固定钻孔排成直线,以便于从内侧通过拧紧的一系列螺丝将轮毂架轴向紧固在上述支架上。作为选择,强化板52可以面向径向通路30,安装在横向支架10的内侧面上。强化板52因此通过轮毂架50的固定螺丝紧固在径向通路30的两侧,以便形成桥接,强化横向支架10的开口部分,并避免该支架被车轮施加应力时发生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后桥总成,通过可以忽略的追加成本进行另外的、简单的板切缝,简化了动力装置的安装并降低了安装成本。此外,上述切缝可以应用在所有后桥总成上,不论其是否装有发动机,这保证了符合标准的后桥总成总是能以相同的方式安装在车身上。权利要求1.用于机动车辆的后桥总成,其具有通过基本沿车轮轴线设置的轮轴(28)驱动各个后轮的动力装置(22),所述后桥总成的两侧均装有固定至悬挂部件(6)的支架(10)并形成一个支撑轮毂架(50)的基本为横向的板,所述横向支架具有一个供轮轴(28)通过的中心钻孔(14),其特征在于,该横向支架(10)具有一个以中心钻孔(14)的外廓为开口的径向通路(30),以便轮轴可以径向地插入该中心钻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架(10)具有一板,所述板具有形成中心钻孔(14)和径向通路(30)的切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架(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帕尔帕屈埃,F·甘冈,C·蒙泰伊,
申请(专利权)人: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