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后桥随动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0273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后桥随动臂,旨在提供一种承载能力较强的新型后桥随动臂。它包括:随动臂管和衬套套管,所述的随动臂管与衬套套管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的随动臂管包括随动臂外板和随动臂内板,所述的随动臂外板上设有制动器安装孔,所述的随动臂外板和随动臂内板通过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增强了随动臂的承载能力,提高了随动臂的强度,结构简单,便于成型,便于空间布置,可以根据选材的不同应用于不同承载能力的后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悬架装置相关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后桥随动臂
技术介绍
扭力梁悬架型式因其结构简单、重量轻、易装配和维护等特点而在轿车上得以广泛应用。随动臂作为扭力梁的主要承载结构,在扭力梁承载性能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构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是,目前市场上,扭力梁结构的后桥主要应用于小型和中型轿车上。受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影响,扭力梁后桥很少在大型或重型轿车上应用。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1472096U,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5月19日,公开了一种后桥随动臂,包括随动臂和横向设于其端部的套管,所述的套管上设有通孔,通孔设于套管与随动臂的相贯面上。该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该后桥随动臂承载能力较低,无法应用到应用于整车重量较大的大型轿车扭力梁后桥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随动臂承载能力较低,无法应用到整车重量较大的大型轿车扭力梁后桥上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承载能力较强的新型后桥随动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后桥随动臂,包括随动臂管和衬套套管,所述的随动臂管与衬套套管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的随动臂管包括随动臂外板和随动臂内板,所述的随动臂外板上设有制动器安装孔,所述的随动臂外板和随动臂内板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的随动臂外板上设有制动器安装孔,所述的随动臂外板和随动臂内板通过焊接连接,通过制动器安装孔使得制动器安装位置和随动臂外板集成为一体,减少了制动器支架,节省了材料,避免了制动器支架与随动臂管焊接引起的随动臂强度减小的缺陷,提高了随动臂强度。这样设计满足了增强随动臂承载能力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的随动臂外板和随动臂内板均为U型变截面结构,所述随动臂外板和随动臂内板的U型变截面从与衬套套管焊接处开始逐渐变大,随动臂外板和随动臂内板采用U型变截面结构,提高了随动臂强度。作为优选,所述的随动臂内板套接在随动臂外板的外侧,重叠部分占随动臂内板的十分之一,这样焊接能够进一步提高随动臂强度。作为优选,所述的随动臂外板和随动臂内板均为一体成型,这样该随动臂结构简单,便于成型。作为优选,所述的随动臂外板和随动臂内板均为钢板冲压成型,随动臂外板和随动臂内板采用钢板冲压成型,避免了管材材料选择的限制,提高了材料的选择空间,根据选材的不同可以应用于不同承载能力的后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增强了随动臂的承载能力,提高了随动臂的强度,结构简单,便于成型,便于空间布置,可以根据选材的不同应用于不同承载能力的后桥。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随动臂外板,2.随动臂内板,3.衬套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I、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后桥随动臂,包括随动臂管和衬套套管3,随动臂管与衬套套管3通过焊接连接,随动臂管包括随动臂外板I和随动臂内板2,随动臂外板I上设有制动器安装孔,随动臂外板I和随动臂内板2通过焊接连接。随动臂外板I和随动臂内板2均为U型变截面结构,随动臂外板I和随动臂内板2的U型变截面从与衬套套管3焊接处开始逐渐变大。随动臂内板2套接在随动臂外板I的外侧,重叠部分占随 动臂内板2的十分之一。随动臂外板I和随动臂内板2均为一体成型。随动臂外板I和随动臂内板2均为钢板冲压成型。随动臂管外形呈弓形,随动臂管的外形采用弓形结构,有利于提高随动臂强度,便于空间布置。该后桥随动臂结构由钢板冲压成型的随动臂内板2、随动臂外板I先进行焊接后,再与衬套套管3焊接而成。随动臂内板2、随动臂外板I采用钢板冲压成型,避免了管材材料选择限制,提高了材料选择空间,可以根据选材的不同应用于不同承载能力的后桥,且结构简单,便于成型;随动臂内板2、随动臂外板I采用U型变截面结构,随动臂外板I和随动臂内板2的U型变截面从与衬套套管3焊接处开始逐渐变大,提高了随动臂的强度;随动臂管外形采用弓形结构,有利于提高强度,便于空间布置;通过制动器安装孔使得制动器安装位置和随动臂外板集成为一体,减少了制动器支架,节省了材料,避免了制动器支架与随动臂焊接引起的随动臂强度减小的缺陷,提高了随动臂强度。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后桥随动臂,包括随动臂管和衬套套管(3),所述的随动臂管与衬套套管(3)通过焊接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随动臂管包括随动臂外板(I)和随动臂内板(2),所述的随动臂外板(I)上设有制动器安装孔,所述的随动臂外板(I)和随动臂内板(2)通过焊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后桥随动臂,其特征是,所述的随动臂外板(I)和随动臂内板(2)均为U型变截面结构,所述随动臂外板(I)和随动臂内板(2)的U型变截面从与衬套套管(3 )焊接处开始逐渐变大。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新型后桥随动臂,其特征是,所述的随动臂内板(2)套接在随动臂外板(I)的外侧,重叠部分占随动臂内板(2)的十分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新型后桥随动臂,其特征是,所述的随动臂外板(I)和随动臂内板(2)均为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后桥随动臂,其特征是,所述的随动臂外板(I)和随动臂内板(2)均为钢板冲压成型。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后桥随动臂,旨在提供一种承载能力较强的新型后桥随动臂。它包括随动臂管和衬套套管,所述的随动臂管与衬套套管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的随动臂管包括随动臂外板和随动臂内板,所述的随动臂外板上设有制动器安装孔,所述的随动臂外板和随动臂内板通过焊接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增强了随动臂的承载能力,提高了随动臂的强度,结构简单,便于成型,便于空间布置,可以根据选材的不同应用于不同承载能力的后桥。文档编号B60G7/00GK202685814SQ20122027085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6日专利技术者谷明起, 栾兰, 席鹏东, 刘巍, 潘之杰,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后桥随动臂,包括:随动臂管和衬套套管(3),所述的随动臂管与衬套套管(3)通过焊接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随动臂管包括随动臂外板(1)和随动臂内板(2),所述的随动臂外板(1)上设有制动器安装孔,所述的随动臂外板(1)和随动臂内板(2)通过焊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明起栾兰席鹏东刘巍潘之杰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