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泵吸式悬架支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464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7:47
例如用于车辆的、带有内部水平调节的自动泵吸式悬架支柱,该悬架支柱带有用流体填充的、处在用作弹簧的流体的压力下的工作缸(19),空心的活塞杆(1)密封地在该工作缸的工作室(3、31)中引导,固定在工作缸(19)上的泵活塞(4、6)密封地伸入该空心的活塞杆中,泵活塞在工作缸(19)和活塞杆(1)之间相对运动的情况下将流体从工作室(3、31)推进到与在工作室(3、31)中相比处在更高的流体压力下的压力腔(13)中,并且该悬架支柱还带有在压力腔(13)和工作室(3、31)之间的流动连接装置(5、17、18、32)来选择性地调整出能预先给定的、动态的、通过活塞杆(1)的移出长度确定的水平,其中,活塞杆(1)为了在轴向和关于周边相间隔的流动连接装置(5、17、18、32)的选择性的共同作用而能够借助转动设备(33)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I前序部分的自动泵吸式悬架支柱
技术介绍
在DE 10 2008 032 950 B3中说明了一种尤其用于车辆的、带有内部水平调节的 自动泵吸式液压气动悬架支柱,其带有用油填充的、处在至少一个布置在高压腔内的且用作弹簧的气垫的压力下的工作缸,该工作缸通过由空心活塞杆所承载的工作活塞被划分成两个工作室,还带有通过弹簧运动驱动的且将油从低压腔推进到与高压腔连接的工作室中的活塞泵,该活塞泵设有将高压腔与低压腔连接起来的第一流动连接装置,其中,设置有其它的在轴向间隔的、能够将高压腔与低压腔连接起来的第二流动连接装置,该第二流动连接装置可以通过阀接通或者说切断。车辆的车辆车身结构通过这两个流动连接装置可以调整到两个不同的水平上,从而使得可以出现针对慢速行驶的正常水平和针对快速行驶的下降的水平。由于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行驶,油被如下长时间地从低压腔泵入到高压腔中,直至旁路中断了泵工作并且由此调节了水平。通过旁路和排泄开口的定位可以确定车辆车身结构的最大和最小高度。若车辆被卸载,那么活塞杆弹出(ausfedern),其中,变得畅通的排泄开口建立起在高压腔和低压腔之间的压力均衡。车辆车身结构之后又下降到空状态高度。在这种公知的悬架支柱的情况下,在低压腔中,油和低压气垫没有相互分开。相应地,这种悬架支柱仅可以使用在如下装入位置中,在该安装位置中能轴向运动的活塞杆向上从工作缸伸出。此外,为了调整出不同的水平还需要外部的能操控的阀。
技术实现思路
在这个背景下,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建议一种带有内部水平调节的自动泵吸式悬架支柱,其不需要用于水平调整的外部水平传感器以及能够使用在每个装入位置中。该技术问题通过按独立权利要求特征的悬架支柱来解决,而有利的设计方案本身则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据此本专利技术由一种例如用于车辆的、带有内部水平调节的自动泵吸式悬架支柱出发,该自动泵吸式悬架支柱带有用流体填充的、处在用作弹簧的流体的压力下的工作缸,空心的活塞杆密封地在该工作缸的工作室中引导,固定在工作缸上的泵活塞密封地伸入该空心的活塞杆,泵活塞在工作缸和活塞杆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情况下将流体从工作室推进到与在工作室中相比处在更高的流体压力下的压力腔中,并且该自动泵吸式悬架支柱带有在压力腔和工作室之间的流动连接装置来选择性地调整出能预先给定的、动态的、通过活塞杆的移出长度确定的水平。按照本专利技术,这种悬架支柱的特征在于,活塞杆为了在轴向和关于周边相间隔的流动连接装置的选择性的共同作用而能够借助转动设备转动。转动设备可以例如构造成液压的、气动的或电的调节马达,并且可以通过待由车辆转向器操作的选择开关直接地或通过水平调节设施操控。用于水平调节的附加的阀不是必需的并且通过活塞杆的转动所调整出的水平在行驶期间不依赖于车辆的装载地被保持。按本专利技术的悬架支柱可以仅含有气体作为流体并且伴随或不伴随活塞杆运动的阻尼效果工作。按照针对至少两个水平高度的实施形式,在活塞杆中流动连接装置中的至少两个可以构造成形式为在轴向和关于周边相间隔的、与工作室连接的孔,以及在泵活塞中至少一个流动连接装置可以构造成形式为与压力腔连接的孔,根据活塞杆的转动位置的不同,这些孔相互连通且由此确定了可预先给定的水平。可以在活塞杆中设置有多个在轴向和关于周边相间隔的孔,以便能够调整出相应的、不同的水平高度。例如可以在活塞杆中设置有三个在轴向和关于周边相间隔的孔,其中,一个确定了高的水平,一个确定了正常的水平以及一个确定了低的水平。 按照另一种实施形式,在活塞杆中流动连接装置可以构造成形式为在轴向和关于周边延伸的、与工作室连接的槽,以及在泵活塞中流动连接装置可以构造成形式为与压力腔连接的孔,由此根据活塞杆的转动位置的不同可以连续调整出可变的水平。按照有利的实施形式,工作缸可以由共轴的外缸围绕。由此形成的环形室然后借助膜或分离活塞划分成用压缩气体填充的均衡室和用液压液体填充的均衡室。在此,用液压液体填充的均衡室通过工作缸中的开口与用液压液体填充的工作室连接。此外在此情况下设置,压力腔由用液压液体填充的、与泵活塞中的通道或者说室连接的流体室以及与之通过分离活塞或膜分离的高压气体室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在高压气体室中的压缩气体间接地通过液压液体作用到活塞杆上,同样的还有在均衡室中的压缩气体,其中,通过用压缩气体填充的室借助膜或分离活塞与用液压液体填充的室的分离,确保了按本专利技术的悬架支柱在每个装入位置中都能装入到车辆中。泵活塞可以以简单的方式由两个共轴的、固定在工作缸和外缸的共同的隔壁上的管制成,这些管的环形室通过在隔壁中的通路与流体室连接,可以通过孔与流动连接装置连接以及在自由端部上封闭,而这些管的中央内室则与流体室和在活塞杆中的泵室通过朝着流体室打开的压力阀而形成连接。在外管和内管之间的环形室可以以恰当的方式被封闭,例如通过将外管在其自由端部上向内卷边,而共轴的内管则在其自由端部上向外卷边,并且密封圈通过这些卷边被密封地保持。卷边也可以接触以及通过呈环形的焊缝密封地相互连接。因为活塞杆将弹簧力以及必要时也将阻尼力传递到车辆车身结构上,所以该活塞杆必须构造得牢固且抗弯。与之相应的是,活塞杆的壁厚这样大,从而使得在活塞杆的壁中可以布置与工作室和泵室通过朝着泵室打开的抽吸阀连通的抽吸管路。当工作室通过固定在活塞杆上的、具有可控制的通流开口的活塞划分成两个室时,按本专利技术的悬架支柱可以以简单的方式设有缓冲器功能。在活塞杆和工作缸之间相对运动的情况下,液压液体由一个活塞侧被挤压到另一个活塞侧,其中,通过在活塞中的可控制的通流开口可以在弹入和弹出的情况下出现不同的阻尼效果。附图说明接下来借助两个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进一步阐释本专利技术。附图中图I是按第一个实施形式的按本专利技术的悬架支柱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是对应图I中细节截面A的放大细节视图,伴随着在活塞杆中和在泵活塞中的流动连接装置的视图;图3是按第二个实施形式带有流动连接装置的活塞杆的示意性剖视图;以及图4是泵活塞的自由端部的密封装置的放大细节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按本专利技术的悬架支柱的外缸24以未示出的公知的方式固定在未示出的车辆车身结构上。活塞杆I以未不出的公知的方式与车辆的未不出的车桥连接。 活塞杆I密封地穿过盖20导引到工作缸19的工作室中,工作室通过固定在活塞杆I上的活塞7划分成下工作室3和上工作室31。在活塞7中布置有止回阀30,当活塞杆I连同工作活塞7在行驶期间向内和向外运动时,该止回阀造成从下工作室3到上工作室31以及从上工作室31到下工作室3的液压液体流动的不同阻尼。由外管4和内管6形成的泵活塞伸入活塞杆I的泵室2,该泵活塞密封地装入活塞杆I。在外管4和内管6之间形成的环形室14在自由端部上朝着泵室2去地通过环形板封闭并且与用液压液体填充的流体室8通过在隔壁27中的通路26连接。在内管6中的中央内室25朝着泵室2去地敞开并且可以通过布置在隔壁27中的压力阀9与流体室8连接。高压气体室11与流体室8以公知的方式通过能移动的分离活塞10分开并且通过封闭壁12封闭。流体室8、分离活塞10和高压气体室11形成了高压腔13,该高压腔布置在同轴环绕工作活塞19的工作缸24中。所提到的隔壁27将流体室8与上工作室31以及与在工作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库斯·伦宁格
申请(专利权)人: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