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涉及MOS晶体管及其形成方法、具有应力层的衬底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机械应力可以改变硅材料的能隙和载流子迁移率,最近,机械应力在影响MOSFET性能方面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果可以适当控制应力,提高载流子(η-沟道晶体管中的电子,P-沟道晶体管中的空穴)迁移率,就能够提高驱动电流,因而应力可以极大地提闻晶体管的性能。 应力衬垫技术通过在nMOSFET中形成张应力衬垫层(Tensile StressLiner),在pMOSFET中形成压应力衬垫层(Compressive Stress Liner),从而增大了 pMOSFET和nMOSFET的驱动电流,提高了电路的响应速度。据研究,使用双应力衬垫技术的集成电路能够带来24%的速度提升。具体地,以pMOSFET为例,首先在需要形成源区和漏区的区域刻蚀凹槽,然后在凹槽中形成外延层,如硅锗外延层,之后进行掺杂以形成pMOSFET晶体管的源区和漏区,形成硅锗是为了引入Si和SiGe之间晶格失配形成的压应力,提高pMOSFET晶体管的性能。对于nMOSFET,则可以通过在源区区域、漏区区域中形成SiC结构来引入张应力,提高nMOSFET晶体管的性能。在专利号为US7569443的美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在PMOS晶体管的源区、漏区形成外延硅锗源区、漏区的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形成有栅极结构;然后在栅极结构两侧形成凹槽,并在所述凹槽内外延形成硅锗层,并对所述硅锗层进行P型掺杂以形成PMOS晶体管的源漏区。现有技术中,在衬底上形成具有压应力的PMOS晶体管、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应力层的衬底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掩膜层,所述掩膜层具有凹槽和开口,所述凹槽对应第一类型的MOS晶体管源区区域和漏区区域,所述开口对应第二类型的MOS晶体管沟道区域;以所述掩膜层为掩膜对所述衬底进行离子注入,在第二类型的MOS晶体管沟道区域下方、在第一类型的MOS晶体管源区区域和漏区区域形成应力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应力层的衬底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掩膜层,所述掩膜层具有凹槽和开口,所述凹槽对应第一类型的MOS晶体管源区区域和漏区区域,所述开口对应第二类型的MOS晶体管沟道区域; 以所述掩膜层为掩膜对所述衬底进行离子注入,在第二类型的MOS晶体管沟道区域下方、在第一类型的MOS晶体管源区区域和漏区区域形成应力层。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应力层的衬底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应力层后,还包括去除所述掩膜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应力层的衬底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掩膜层,所述掩膜层具有凹槽和开口包括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第一掩膜层; 图形化所述第一掩膜层,在所述第一掩膜层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第一类型的MOS晶体管的源区区域和漏区区域,所述第二开口对应第二类型的MOS晶体管沟道区域; 形成第二掩膜层,覆盖图形化后的第一掩膜层、第一开口的底部、第二开口的底部; 去除所述第二开口底部的第二掩膜层形成所述开口 ;底部具有第二掩膜层的第一开口为所述凹槽。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应力层的衬底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掩膜层,所述掩膜层具有凹槽和开口包括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第一掩膜层; 图形化所述第一掩膜层,在所述第一掩膜层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第一类型的MOS晶体管的源区区域和漏区区域; 形成第二掩膜层,覆盖所述第一开口的底部、图形化后的第一掩膜层; 图形化所述第二掩膜层、图形化后的第一掩膜层,在第二掩膜层、图形化后的第一掩膜层中形成所述开口,所述开口对应第二类型的MOS晶体管沟道区域;底部具有第二掩膜层的第一开口为所述凹槽。5.如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应力层的衬底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所述掩膜层后,还包括对所述衬底进行退火工艺。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应力层的衬底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的MOS晶体管为PMOS晶体管,第二类型的MOS晶体管为NMOS晶体管,所述应力层为压应力层。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应力层的衬底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硅衬底,所述离子为Ge离子。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应力层的衬底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e离子注入的剂量为5E16 lE17cnT2,所述Ge离子注入的能量为200 250KeV。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应力层的衬底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掩膜层的材料为氧化娃、氮化娃,所述第一掩膜层的厚度大于1500埃; 所述第二掩膜层的材料为氧化硅、氮化硅,所述第二掩膜层的厚度为200 300埃。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应力层的衬底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浩,张彬,任万春,郭世璧,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