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合路面的车辆后桥布置。
技术介绍
一般车辆为了保证直线行驶、自动回正、转向轻便及减少轮胎的偏磨损,车辆的前轮均采用有定位手段。即车辆前桥的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车轮外倾角和车轮前束等多项参数设置。但是对于车辆后轮,其后桥轴线只是简单地与车辆纵轴线垂直设置,而没有其他更多的约束。在国家标准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明确规定机动车转向轮的横向侧滑量,在采用侧滑仪检测时,侧滑量应不大于5m/km。通常由于公路在横断面为上拱度,即一般的公路都存在中间高两边低的情况,车辆无论靠左或靠右行驶,都存在左右车轮载荷不均的情况。如此侧滑仪上非常微小的侧滑量,甚至侧滑仪为零,在标准的公路上,整车的侧滑量却远大于标准的侧滑量,甚至影响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同时当车辆在公路上直线行驶时,由于路面上拱度的存在,导致左右侧轴荷分配不均,引起车身侧倾,导致车辆后桥的“轴转向”,产生附加转矩,导致整车侧滑量加大,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如图I所示,车辆静止状态时,车辆后桥轴线与车辆纵轴轴线垂直,车辆后桥“轴转向”时,后桥轴线以车辆纵轴为轴心偏转,并与车辆静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合路面的车辆后桥布置,包括车辆纵轴和车辆后桥,所述车辆后桥中心设于所述车辆纵轴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后桥轴线与所述车辆纵轴轴线的垂直方向成β角度布置,所述β角度与车辆后桥轴转向角度一致并与轴转向角度相向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培硕,陈基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