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上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69278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身上部构造,能够确保刚性,并且减少零件个数和组装作业工时。车身上部构造(15)包含端部彼此被接合的车顶纵梁(26)及中柱(27)。车顶纵梁(26)由上部件(31)及下部件(32)形成为闭截面。上部件的上接合端部(45)相对于下部件的下接合端部(46)朝向车身外侧突出。中柱(27)由内部件(51)及外部件(52)形成为闭截面。外部件的外接合端部(66)延伸到上接合端部(45),并且,内部件的内接合端部(73)延伸到下接合端部(46)。上接合端部(45)被接合在外接合端部(66),下接合端部(46)被接合在内接合端部(73),在各接合端部的接合部(28),各闭截面是连续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合车辆的车顶纵梁及支柱而形成内骨架的车身上部构造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身上部构造形成为如下构造,将形成为闭截面的车顶纵梁的一端部压溃,同样地将形成为闭截面的中柱的上端部(与车顶纵梁的一端部平行)压溃,使所述车顶纵梁的被压溃的一端部重合在中柱的被压溃的上端部上从而将两者接合。在接合的部位形成有截面U字状的槽部。车顶纵梁及中柱,在将车顶纵梁的一端部接合到中柱的上端部上的部位(S卩,形成有截面U字状的槽部的部位)处成为非连续状态,从而难以确保刚性。因此,以跨过截面U字状的槽部的方式将车顶角撑板(加强部件)架设在车顶纵梁及中柱上,通过螺栓将车顶角撑板固定在车顶纵梁及中柱上,由此,来加强截面U字状的槽部(非连续状态的部位)并确保非连续状态的部位的刚性。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第3796777号说明书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车身上部构造中,为确保非连续状态的部位的刚性,需要通过螺栓固定车顶角撑板。这样,由于通过螺栓固定车顶角撑板,所以零件个数增加,并且组装作业工时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车身上部构造,能够确保刚性,并且,能够减少零件个数和组装作业工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提供一种车身上部构造,是车身骨架构造,具有接合车顶纵梁及柱而形成的内骨架;朝向相对于所述内骨架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上边梁;接合在所述内骨架上的顶板;接合在所述内骨架上的外板,所述车顶纵梁由上部件和下部件构成,该上部件及下部件被接合而形成为闭截面,所述上部件的接合端部相对于所述下部件的接合端部向车身外侧突出,所述柱由内部件和外部件构成,该内部件和该外部件被接合而形成为闭截面,所述外部件的接合端部延伸到所述上部件的接合端部,并且所述内部件的接合端部延伸到所述下部件的接合端部,所述上部件及所述外部件的各接合端部被接合,并且所述下部件及所述内部件的各接合端部被接合,由此形成所述内骨架,并且在所述各接合端部的接合部,所述各闭截面是连续的。优选地,所述顶板具有阶梯部,所述外板具有阶梯部,通过接合所述顶板的所述阶梯部及所述外板的所述阶梯部,在各阶梯部形成截面U字状的槽部,所述柱的所述内部件在所述槽部的下方部分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加强筋;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横加强筋。优选地,所述纵加强筋将侧碰撞负载传递到所述车顶纵梁的下部件。优选地,所述横加强筋将前碰撞或后碰撞负载传递到所述上边梁。优选地,所述纵加强筋在沿车身的前后方向隔开的状态下设置一对,所述横加强筋位于所述一对纵加强筋之间。优选地,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接合端部从上方重合地接合在所述柱的上端的接合端部上。专利技术的效果这样,在本专利技术中,将车顶纵梁的上部件及柱的外部件的各接合端部接合,并且将车顶纵梁的下部件及柱的内部件的各接合端部接合。因此,各接合端部被接合而成的接合部能够形成为闭截面。由此,在接合部,能够使车顶纵梁的闭截面及柱的闭截面连续。这样,在各接合端部的接合部中,通过使车顶纵梁的闭截面及柱的闭截面连续,能够确保各接合端部的接合部的刚性。而且,通过确保各接合端部的接合部的刚性,不需要通过加强部件加强各接合端部的接合部。由此,由于不需要加强部件,所以能够减少零件个数和组装作业工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加强筋被设置在柱的内部件中的槽部的下方。由此,在车宽方向的负载(侧碰撞负载)作用于柱的情况下,能够将所作用的负载经由纵加强筋有效地传递到车顶纵梁。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横加强筋被设置在柱的内部件中的槽部的下方。由此,在作用有车身前后方向的负载(前碰撞/后碰撞负载)的情况下,能够将所作用的负载经由横加强筋有效地沿车身前后方向传递。这样,通过在槽部的下方设置纵加强筋和横加强筋,不用在槽部的下方设置加强部件,也能够有效地传递车宽方向的负载(侧碰撞负载)和车身前后方向的负载(前碰撞 /后碰撞负载)。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车身上部构造的车辆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车身上部构造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3区域的放大图。图4是沿图2的4-4线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4的5-5线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4的6-6线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将外板接合在图4所示的中柱上的状态的图。图8是表示对构成图4所示的车顶纵梁的上部件和下部件进行接合的状态的图。图9是表示将车顶纵梁接合在中柱上的状态的图。图10是表示通过车身上部构造的纵加强筋和横加强筋传递负载的例子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车辆10具有下纵梁11 ;设置在下纵梁11的上方的侧车门12 ;设置在侧车门12的后方的后挡泥板13 ;设置在后挡泥板13及侧车门12的上方的车身上部构造15。4如图2、图3所示,车身上部构造15具有设置在侧车门12 (图1)的后侧的倒U字形的内骨架21 ;沿相对于内骨架21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上边梁22 ;覆盖上边梁22及内骨架 21的上部的顶板23 ;覆盖内骨架21的外侧部的外板M (图4)。内骨架21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车顶纵梁沈;上端部27a连结在车顶纵梁沈的端部26a上的中柱(柱)27。车顶纵梁沈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上部件31 ;设置在上部件31的下侧的下部件32。上部件31具有朝向上方鼓出的上鼓出部34 ;沿上鼓出部34的前边设置的前凸缘35 ;沿上鼓出部34的后边设置的后凸缘36。下部件32具有朝向下方鼓出的下鼓出部 41 ;沿下鼓出部41的前边设置的前凸缘42 ;沿下鼓出部41的后边设置的后凸缘43。上部件31的前凸缘35及下部件32的前凸缘42被接合(点焊),并且上部件31 的后凸缘36及下部件32的后凸缘43被接合(点焊)。由此,车顶纵梁沈接合上部件31 和下部件32,而形成闭截面。在该状态下,上部件31的上鼓出部34和下部件32的下鼓出部41隔开间隔Si。如图4所示,车顶纵梁沈的上部件31的上接合端部(接合端部)45相对于下部件32的下接合端部(接合端部)46向车身外侧仅突出距离Li。如图4、图5所示,中柱27具有沿上下方向以倾斜状延伸的内部件51 ;从内部件 51向车身外侧隔开地设置的外部件52。内部件51具有向车室53方向鼓出的内鼓出部M ;沿内鼓出部M的前边设置的前凸缘55 ;沿内鼓出部M的后边设置的后凸缘56。外部件52具有向车身外侧方向鼓出的外鼓出部61 ;沿外鼓出部61的前边设置的前凸缘62 ;沿外鼓出部61的后边设置的后凸缘63。内部件51的前凸缘55及外部件52的前凸缘62被接合(点焊),并且,内部件51 的后凸缘56及外部件52的后凸缘63被接合(点焊)。由此,中柱27接合内部件51及外部件52,从而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形成为闭截面。在该状态下,内部件51的内鼓出部M及外部件52的外鼓出部61被设定为隔开间隔S2。外部件52具有朝向车宽中心方向弯折的上外弯折部65。外部件52的外接合端部 (接合端部)66与上外弯折部65连续并延伸到车顶纵梁沈的上部件31的上接合端部45。 内部件51具有朝向车宽中心方向以弯曲状弯曲的上弯曲部71。从上弯曲部71接续的上内弯折部72朝向车宽中心方向弯折,并且内部件51的内接合端部(接合端部)73延伸到下部件32的下接合端部46。外接合端部66延伸到上接合端部45,并且内接合端部73延伸到下接合端部46, 由此,内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上部构造,是车身骨架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接合车顶纵梁及柱而形成的内骨架;朝向相对于所述内骨架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上边梁;接合在所述内骨架上的顶板;接合在所述内骨架上的外板,所述车顶纵梁由上部件和下部件构成,该上部件及下部件被接合而形成为闭截面,所述上部件的接合端部相对于所述下部件的接合端部向车身外侧突出,所述柱由内部件和外部件构成,该内部件和该外部件被接合而形成为闭截面,所述外部件的接合端部延伸到所述上部件的接合端部,并且所述内部件的接合端部延伸到所述下部件的接合端部,所述上部件及所述外部件的各接合端部被接合,并且所述下部件及所述内部件的各接合端部被接合,由此形成所述内骨架,并且在所述各接合端部的接合部,所述各闭截面是连续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川恭伸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